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探究

2020-09-10 15:23袁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袁静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与游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开展幼儿活动,能够将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幼儿喜爱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幼儿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活动的参与兴趣也变得高涨起来。因而课程游戏化教学这一概念被广泛提及,且被作为重要的目标贯彻到教学中。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和切入点,针对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幼儿教育活动质量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专业化培训;游戏化环境;游戏化精神

课程游戏化是新形势下所倡导的新型幼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它具体是指将游戏的精神以及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将枯燥的活动变得充分乐趣,促进寓教于乐理念在课堂上的渗透和实施。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凸显幼儿教育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特征,为实现幼儿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注重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施教技能

教师施教水平和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游戏化教学的质量。因而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施教技能。因而教师也应在充分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教学对于幼儿全面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树立全新的幼儿观、教育观,在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将课程游戏化深入贯彻到教学中,在尊重幼儿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游戏化进程的发展。同时,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参加培训的形式来提升自身的课程游戏化施教技能,为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的顺畅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幼儿园的负责人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单位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让教师能够时刻了解并接触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同时,教师在课下也应通过学习的形式来不断提升自我。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了解幼儿基本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与课程游戏化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施教方案,并将学习到的内容积极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从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进行改进,从而逐步形成完整的游戏化教学体系。如此,通过对教师实施专业化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和施教技能的提升,课程游戏化活动也因此得以顺畅、高效地进展下去。

二、创设游戏化环境,促进幼儿观察探究

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基础是游戏环境的设置。对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他们更容易对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产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同时,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游戏环境的设置,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求出发,结合相应的教学目标给幼儿设定一种生动、适宜且不失童趣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这一适宜环境的感染下更好地感知游戏活动的乐趣所在,让幼儿在仔细观察事物和周边环境以及不断探究的过程获得新知,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或是户外场地中开辟出一角作为“自然活动”的区域,并在该区域放置上各式各样的植物,让幼儿从中进行探索性的观察和学习活动,感受植物的生长以及生命走向凋零的过程。当植物的生长突然发生变化时,比如豆芽突然出现发霉的現象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思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由此展开一场实验探究活动,让幼儿通过分组实验的形式探究在不同生存条件下生长豆芽的发育情况,比如通过干湿环境对比的形式观察豆芽的生长发育状况,通过观察在泥土、沙土等不同土壤条件上生长的豆芽了解土壤环境对豆芽生长的影响等等。通过设计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情境,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变得极为高涨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为幼儿营造了一种更为生动、适宜的课堂学习情境,促进了幼儿对游戏活动的主动参与以及游戏化进程的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又如,为了幼儿提供一种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景,教师应注重户外游戏活动环境的设置,除了给幼儿提供各式各样的户外活动器械和设施之外,教师还应组织幼儿自主制作各种体育活动材料,并因地制宜创设丰富的游戏活动环境,利用自身园区具有的沙滩、树木或是草坪给幼儿设置探险的游戏情景,使幼儿的运动技能得到有效培养,探险精神也能得到发展。如此,便将游戏环境的作用充分展现了出来,幼儿在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也能获得进步和发展,这对促进幼儿的成长和进步是极为有益的。

三、渗透游戏化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游戏精神的渗透是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质和内涵,也是游戏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游戏本身所倡导的自主、自由、愉悦的精神理念正是幼儿这一年龄段所特有的特质,而通过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让幼儿感受到这种精神也是促进幼儿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方式。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注重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渗透,让幼儿在充分体会到游戏化教学带来乐趣的同时,使幼儿的精神层面能够有所进步和提升,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也能充分展现出来。

例如,以美术活动为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爱乱涂乱画是幼儿的天性所在,给幼儿设置一面自由涂鸦的墙面,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绘画。同时,在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时,教师不应按照原有的标准进行评价,比如说幼儿是否按照规定的色彩进行涂色,或是按照范本进行绘画等等,而是应当从幼儿作品是否具有创意、是否新颖等方面入手,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使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始终保持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和动力。如此,便将游戏所倡导的自主、愉悦等精神理念渗透到了幼儿教育活动中,丰富了游戏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促进幼儿的全面进步和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课程游戏化是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幼儿教育组织策略,在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提升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幼儿教师应在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应认识到课程游戏化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推进课程游戏化进程发展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幼儿园课程的开展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幼儿长足进步、提升幼儿教育活动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北京:早期教育,2015

[2]李芳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适时研究[J].北京:新课程研究,2015

四川省德阳市德阳外国语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