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2020-09-10 15:23王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探索创新教学环境自主学习

王琴

摘要: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需要传授学生学习的方式,这样才可以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积累丰富的课外学习知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在理论概念知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的不同学习优势和特点,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本文就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自主学习;教学环境;分组活动;探索创新

在素质化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比较迅速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有所差异的,学生所积累知识内容数量的不同,让课堂中的教学进度,推进的速度也是非常缓慢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对于知识内容的讲解深度进行分层,在设计教学题目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对于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通过开展分组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于概念化知识内容的印象,可以变得更加的深刻,强化学生的记忆曲线。

一、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主作用,在为学生讲解一些学习技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在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构建,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学习,是需要学生将合作过程与独立思考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融合的,在构建知识框架结构体系的过程中,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厘米和米”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经常使用的作图工具,就有各种形状的尺子,有直尺,也有三角尺,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刻度尺,在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进率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内容,让学生对于图片中所展示的物体,进行长度单位的选择,比如一根擀面杖,可以用米也可以使用厘米,学生所使用的书桌的高度,就需要用米作为长度单位,学生的文具盒的长度,就需要用厘米作为测量单位,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用到和见到的物体,教师在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在其中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可以构建生活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于问题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和理解。

二、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教师在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对于课堂中知识内容的讲解形式,进行合理有效的完善与改革,在创新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在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构建自主学习课堂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合理的推进,根据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进行思考和总结。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线段”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在对于直线和射线的特点,进行全面掌握的前提下,就可以在对比学习的基础上,对于线段的定义进行概述,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线段是否可以测量,线段是否可以无限的进行延伸,线段具有几个端点,列举几个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线段的物体,教师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过程中,也需要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在知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去,或者是将德育教学理念与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于线段的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线段具有两个端点,线段是可以进行测量的,因为线段具有两个端点,所以线段的两端是不可以进行无限延长的。

三、利用分组活动

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可以从对于数学公式的推导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显现,教师在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将德育教学理念运用在知识内容的讲解中,对于调动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不退位减和退位减”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可以先对于不退位减的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在理解教材习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什么是不退位减,比如十五减去四,或者是减去五,这都可以被称为是不退位减,也就是说,十五减去五一下的数字,包括五,都可以称为是不退位减,因为学生不用向十位借出数字,只是凭借着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足够减,而退位减与不退位减正好是完全相反的,还是十五减去一个数字,如果这个数字是大于五的,就需要先十位上的数字借一,比如十五减去六,因为五是比六小的,就是不够减,所以就需要借一个数字。

四、鼓励学生探索创新

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这样才可以发挥不同学生的学习优势,学生在勇于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深化自己的思维层次,在理解数学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于学生的操作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三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为学生展示不同大小角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以三角形为依据,对于锐角、直角和钝角进行学习和理解,在三角形中,如果是按照角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以及钝角三角形,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对于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与概括,通过将德育教学理念与合作学習的方式进行结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创新。

总而言之,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知识内容的讨论学习,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创设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将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在知识内容讲解过程中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索新知,从而有效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谢久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03)

[2]周永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巧妙地渗透德育[J].现代交际,2012(02)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阳光小学

猜你喜欢
探索创新教学环境自主学习
一次“有序”的数学课堂引入的反思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英语练习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