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art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应用探讨

2020-09-10 01:53庞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学习

庞莹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基于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它源于MOOC,又优于MOOC,是未来高职英语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聚焦混合式学习理论,搭建以iSmart为依托的SPOC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分析并探讨iSmart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建设与应用,探索如何无缝对接线上与线下,有力助推高职英语教学发展。

关键词:SPOC;混合学习;高职公共英语;iSmart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133-02

基金项目:江苏财会职业学院2019年校级课题“基于SPOC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19XJ03)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018年四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1];在信息时代,英语学习迎来颠覆教与学的改革,由传统课堂的教師单一灌输向学生的主动探索转变,由教师设定的统一化、标准化、批量化教学路线向多样性、交互性、形成性学习发生的途径转变。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对于英语教学方法、手段、资源的改革中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建立互联网交互平台,实施在堂和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2]。

一、文献综述

(一)混合学习定义

混合学习一词首先在企业培训中广泛流行,用来描述授课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结合,包括辅导、指导、在线互动、面对面的课程和在职培训。尽管混合学习的起源很容易追溯,但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混合学习是将传统的面授课程、网络学习和其他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进行多种组合,通过结合线上内容与线下课堂互动与实时指导的优点,为不同的学生定制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全面思考,提供针对性指导,从而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3]。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不应仅仅是时间、空间的建构,而应该是对教学模式根本性的重新设计,具有以下特点[4]:

第一,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乐于互动(这种转变应该适用于整个课程,包括面对面的交流环节)。

第二,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内容与学生外部资源之间的互动。

第三,为学生和教师融合构建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机制。

在语言学习和教学设计方面,Neumeier提出设计混合学习模型框架的六个参数[5]:模式、整合方式、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分配、语言教学方法、学习对象(学生、导师、教师)的参与、学习地点。本文试图以Neumeier提出的六个参数为参考,构建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学习。

(二)基于SPOC的教学

MOOC教学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促生了更为复杂的课堂类型——SPOC教学。国内,贺斌和曹阳率先对SPOC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SPOC将高质量的MOOC与面对面教学结合起来,并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POC软件工程的案例研究中总结出SPOC的六大优势[6]。然后,陈然和杨成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开发了基于SPOCs的混合学习模型[7]。对于中国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一些学者将SPOC、移动学习和社会交际融入课堂教学中,重构了大学英语课堂;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基于SPOC的翻译教学模式,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SPOC在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很有限。如何将SPOC技术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研究更少。本研究试图依托SPOC技术,设计一个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二、基于iSmart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本文依托的学习管理系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外语智能学习平台。iSmart平台聚焦英语课程学习,提供全方位教学自定义支持,融合线上线下,构建“教+学+考”多位一体的外语有效学习环境,帮助学习发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中My Course,DIY,My Lab,试题库等模块,突出以技能、态度、能力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实现面对面课堂,泛在E-learning,自定步调学习的深度整合。在深入探讨混合式学习理论含义、特点以及参数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基于iSmart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模式、学习内容、语言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侧重点不同,包含三个特点:一是学生既是iSmart平台的自主学习者,也是线下学习小组的合作者;二是教师既是面对面课堂的指导者,也是线上学习的导师;三是iSmart平台协同其他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技术(如批改网)成为学习者输入和输出辅助媒介。

第一阶段是课前学习,学生通过iSmart自主学习My Course数字化课程中微练习,交互式语音技能训练,视频问答、主题讨论。同时,教师团队根据本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在DIY模块中定制个性化SPOC校本内容,围绕单元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录制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设置嵌入问题,实现教学交互。学生在移动端完成微视频学习,参与投票互评、讨论学习小组活动。教师作为线上导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促成学习过程的反馈。通过数据追踪学习行为,智能评价学习绩效,对学习轨迹有记录,学习测评有依据,从而有力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真正实现移动化和泛在化的英语虚拟课堂。

第二阶段是线下课堂,教师由填鸭式灌输知识点转变成组织、指导、反馈学生语言技能的运用。线下课堂的教学内容以话题为主线,能力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学习小组协作研讨成果展示,例如话题口语交际、思辨性观点表述、同伴互评写作模式等。线下课堂的活动任务安排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玩中练、用中会。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的成果汇报,提供客观评价和个性化指导,真正达到让学习发生、让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是课后巩固和转化,教师评估线下课堂中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情况,利用iSmart平台中My Lab模块的试题库或者自行创建各种题型的微练习来检测和巩固。教师发挥其线上导师的监督作用,利用平台大数据统计分析,给予实时的反馈指导。学生进入My Lab自定步调地将前两阶段的知识能力进行内化和积累。

三、应用与反思

在实施一学期的基于iSmart平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后,笔者对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问卷调查。其中93%的学生非常愿意参与智能平台的英语学习,表示口语跟读,智能语音评测,阅读文本影视化等方面增强趣味性。 89%的学生认为该平台能随时随地满足学习需求,激发主动参与线上学习意识,有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另有86%的学生认为线上平台教师直播、同伴互评,讨论等活动,有利于促进学习主体间的互动合作。对于学习效果,约90%的学生表明認同该教学模式,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可知,基于iSmart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取得一些预期教学效果。但教师作为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设计者,应关注混合式教学专业性、技术性、艺术性的融合。混合式教学并不是计算机技术与英语教学的简单叠加,专业性不再是教师单一的学科专业知识,而是指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如何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如学习论、课程论、教育心理学等);如何整合技术(如多媒体、平台管理、在线交互等)赋能学习;如何寓教于乐,多模态教学设计,化简为繁地使用技术都对教师的知识、经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 html.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3]J.Bersin.The Blended Learning Handbook.New York:Wiley,2004.

[4]Dziuban,C.,Hartman,J.and Moskal,P.(2004)‘Blended learning’,EDUCAUSE Review,Vol.39,No.7:1-12.

[5]Neumeier, P.(2005)‘A closer look at blended learning: parameters for designing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ReCALL,Vol.17,No.2,pp.163–178.

[6]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7]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2-47.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学习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协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