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关怀

2020-09-10 07:53程康宁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

程康宁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在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职业态度和行为出现负性体验,身体、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教师,往往感觉自身在教学工作中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工作积极性减退,幸福感降低,有孤獨感和压迫感。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此,采取有针对性地管理、改善措施,对于增进教师身心健康、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育人质量、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更好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自我关怀

引言

职业倦怠一般指由工作压力所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以工作满意度低、工作激情逐渐丧失、精神状态疲乏困倦为主要表现,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备课阶段敷衍了事、授课热情缺失,这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影响整个学校的建设质量。提高待遇、减轻负担的外部关怀当然可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然而如果待遇没有返回自身和重建自身,教师的内心世界仍将荒芜、枯竭。只有发展自我关心和自我同情,职业倦怠才会消失。因此,本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关怀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泛开展教师培训

加强对新入职年轻教师的岗前培训,通过培训,让年轻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晰的方向和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避免盲目,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教师进行持续的职业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农村小学对于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一般包括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培训、一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等,但这些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师需求,如各级各类培训参加培训的名额有限、缺乏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培训等。如果更多教师有更多机会走出去,交流学习,拓宽眼界,个人素质和各项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他们的成就感自然就会形成,会激发出更大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提升制度,使教师短期或长期外出进修和学习成为常态,满足教师不同的发展需求,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此外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人生观的树立,认清自己的能力,客观地形成对自己的期望,缩小现实与期望的差距。同时正确的人生观能够让小学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激发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情,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引导教师与更大的自然环境联结

因为又忙又累,教师是孤独的,特别容易自我封闭。即使是在和同事同行们进行比较时,其标准也往往是谁的班级排名在我前面,谁的职称比我高,谁的奖金和职务比我好等。没有充分情感交流,每天戴着面具,不敢暴露真实自我,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受挫后的痛苦就容易夸大变形,总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只有自己一人在艰难中挣扎,其他人都幸福完美。感受普遍人性是自我关爱的中心:人无完人,所有人都会失败、犯错,或沉湎于不健康的行为。此外,教师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自己应该再努力一些,对学生应该更温柔可亲一些。Tesser(1991)发现:把自己看作是更大群体的一部分能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这种归属感也使人更愿意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一旦归属于更大群体,遇到挫折时你会想:这不一定是我的错,我不孤单,责任会由大家共同承担。当教师与同事和同行交流情感,坦诚互助,他们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烦恼;当教师与大自然联结,对飞鸟和蚂蚁等生命产生同情,他们会放下面具和假象,用净化了的心灵重新投入教学。

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师针对自身的职业倦怠情况,首先,应做好相关的认知,寻找倦怠出现的自身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师应该认清自己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职业能力中的长短板,才能做好自我定位。同时,专职教师应该关注自我人格的类型,明确自己的性格特征、处事风格,这将为更好地设立职业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奠定基础,如性格开朗活泼的老师适合与学生高频互动,沉稳安静的老师更擅于观察与分析。其次,教师应深刻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不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同时也是一种崇高的事业,这需要教师们增强职业使命感,提升自我思想境界,明确职业定位,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平时多在身边寻找榜样和标杆,从优秀的同行身上汲取养分和不断前进的动力。最后,教师应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一般来说,新教师入职总会为自己制定相对详尽的近期目标,包括获得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学生评教高分等年度目标,为了达到目标也制定了细致周全的方案,在职业生涯伊始表现得兢兢业业,热情澎湃。然而三五年后,有一定资历的专职教师会发现自己每年都在重复相同工作,失去了初始的新鲜感和动力。因此制定中期和远期职业规划,可以更有效地激发职业动力,提升职业价值感。

结束语

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职业培训,运用合理的评价激励手段,畅通教师职业上升通道,建立教师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减少教师的角色冲突等途径,可在一定程度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同时,作为教师,要培养成熟的职业情感和坚定的职业信心,不断激发个人潜能和创造力,合理释放压力,改变消极应对问题的态度,克服职业倦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验为人师表的职业快乐。

参考文献

[1]关淑诗.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张玉歌.关怀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3]覃阿敏.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教师发展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