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020-09-10 07:22刘楠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6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刘楠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同时又富有鲜明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实现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运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还可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因此,对于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构建策略的研究和应用也至关重要。本文中笔者从构建信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科学习思维;联系学生实际需要,有效鼓励学生创新三方面对此展开深入讨论。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该如何正确地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成为了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不断地积极探索中,众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课堂不断地进行优化,以求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经过实践总结,笔者发现,要想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兴趣;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的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动力,具备上述条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一、构建信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高效教学的实现基于学生高效课堂学习的实现,而学生的兴趣才是学生高效学习时实现的基础。兴趣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重点。要在信息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使用有趣的资料。良好的情境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而且在学生学习知识、理解内容过程中,情境资料也能发挥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高效实践新课知识期间,都可以利用情境创设引发学生兴趣入手。

例如,教师在教学“智能家居新生活”一课时,就为学生展示了丰富的情境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国家和地区对于智能化家居生活的理解。如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关于比尔·盖茨家的智能豪宅,让学生首先了解了人们对于高度科技化的家居建设的幻想和思路构建。在组织学生针对“智能家居生活工具知多少”主题进行讨论后,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播放了智能化生活家居在人们生活中实现的场景。如“关于智能扫地机器人”、“室内家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家庭影院”等资料。视频形式的教學情境构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对情境中设计到的技术应用进行了热烈研究讨论,情境资料的应用助力教师实现了高效率教学。

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思维

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必须遵循新课标教学理念。笔者认为,从“三维目标”到“素养培养”的转变,实际上就是从学生的外在学习表现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转移到对学生自身内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思维,不仅是教师助力学生实现高效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础,更是教师实现长期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持续发展的重要辅助条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合作探究、自主实践尝试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浏览器中搜索功能应用的知识时,就联系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娱乐需求,将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展开对新课知识的主动探究学习。“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看的动画人物吗?或者有想要搜索想要的学习资料吗?”学生积极举手进行了回答:“老师我想看熊大熊二”、“老师我想看英文单词”,诸如此类。学生的需求不一,但是都有对网络信息搜索功能进行实际应用的需求。教师就让学生以自己想要搜索的内容为目标,打开浏览器,输入关键词或者关键词进行了搜索练习。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可以用句子进行搜索,这让更多的学生逐渐形成了主动探索的意识,这促进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思维形成,为教师长期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三、联系学生实际需要,有效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必须认清信息技术是与生活、学习、娱乐息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还能助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稳步提升。由此可见,鼓励学生创新实践,不仅是教师对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深入贯彻践行的表现,更是高效利用教学课堂平台,将学生引入正确学习轨道上来的必要措施。

例如,教师在教学“美化作品 生动有趣”一课时,就结合本节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课堂实践提供更为丰富、有助力作用的资料。教师从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的应用效果出发,分别为学生展示了插入音频的演示文稿、插入视频的演示文稿,以及设置超链接、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成品,让学生首先对要实现的功能有所认识。这样,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实践学习内容。其次,鉴于本节知识点较多,为了缓解学生的实践压力,提升学生实践操作学习效率,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针对这些知识点的实践操作步骤的短视频。在学生实操练习期间,教师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短视频,视频内容为含有创新元素的操作步骤。学生在忘记操作步骤时,通过参考与课程资源相关的视频资料,既做到复习,又能实现问题的解决。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地更轻松、高效。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当从满足学生的高效学习需求入手,通过发挥教师自身引导教学角色功能,采取争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构建信息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学科学习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灵活选用教学方法;而教师联系学生实际需要,鼓励学生创新也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的必要手段,如此,教师可以促进学生实现高效学习,达到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目标。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