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

2020-09-10 14:53云噶藏多杰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儒家道德发展

云噶藏多杰

摘要: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开创的并且由他的弟子以及后来继承者逐步完善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思想中华文化全所覆盖的文明有着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始终,儒学形成以前中华文化当中就有关于入学内涵的思想积淀,在孔子整理周人的思想观念并且开创儒学之后,在其以后的历史长河当中儒学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儒学不再仅仅是一种学术流派,更多的是成为了中华文化圈内所生活的人所选择并且认同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且逐渐的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它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影响深远,一直到现今的时代儒学的一些道德思想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本文将系统的梳理由儒学诞生初期到现代社会道德主体性思想的变化。

关键词:儒家;道德;道德主体;发展

第一章、孔子思想的形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史记》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三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孔子是鲁国人,其家族是从宋国逃难来到鲁国避难的殷朝贵族遗后。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末端,社会政局十分的不稳定,传统的思想已经被打破了礼崩乐坏,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政治统治权力逐渐的由周王室向诸侯公室再向士大夫下移,周天子的权威日益下降,这是种中央权力的下移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礼乐制度的破坏,战争以及各类诸侯的对礼乐制度的僭越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反而为思想的自由与萌发提供了充足的生命力各种思想不断地萌发,孔子在这样的时代诞生,生活于鲁国,鲁国在春秋时期一直处于国势衰弱的一方,但是作为鲁国作为周公的封地鲁国是被周人的“礼”影响程度最深的国家并且保留着周人文化典籍最多的国家尚且保留着许多殷周之际的文化思想,始终保留着较为完备的周礼的文化传统,潜存着殷周时期萌发的道德观念,鲁国的文化环境孕育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酝酿成为儒家思想的契因。

第二章、春秋时期儒学的道德主体性思想

1、超越的层面:天命,在孔子的思想当中“天”有着两种不同的涵义。第一种涵义,是对时节以及物质世界现实的客观改变的理解。第二种涵义,则是更深层含义的“天”,是指某种超越社会、个人之上而又是人的生活内在因素的一种实在,有时又会称为“天命”或“命”的哲学范畴。

2、社会的层面:礼,孔子所提出的“礼”不止是礼仪文明,他的“礼”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的礼不止是表象形式的制度或者礼仪,更多的是关于整个社会层面的社会价值追求以及个人内在的要求。从根本上来讲是国家政治伦理制度和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并且对“礼”提出了实践的礼,实践的礼孔子是从社会成员以一种标准从事社会生活,这种标准就是“中庸”来达到和谐。

第三章、汉代时期儒学的道德主体性思想演變

在汉代儒学中的核心内容与观点就是天人感应,通过对阴阳五行以及八卦的研究,汉代儒学构造了一个有机的宇宙体系,在这个宇宙体系当中宇宙与人的关系既是相连的又是不相连的,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互相串联,“天、地、人”三本一体,虽然这三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这三者又处于一种不可分割的状态。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对原始儒学“天”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在周人时期就将天看作是一种超越自然地但却又能影响自然的一种客观存在,在孔子时期这样的观点没有发展起来,在汉朝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天”的思想内涵逐步的发展壮大,儒学在这个时期呈现出一种宗教化的趋势,在这种思潮当中,儒学的道德主体性思想是与宗教观相结合的,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与原始儒学的发展状态大体一致,并没有展开更为多样性的发展。

第四章、魏晋时期儒学的道德主体性思想演变

在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多民族交流导致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以及冲突,这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兴盛,使得当时的人们十分向往虚无世界的景象,例如佛教的往世轮回以及西方极乐世界,以及道教所宣扬的仙界。以至于这一时期产生了十分多的志怪奇谈小说多关于鬼怪神魔。后汉至魏晋的社会变迁中,加剧儒学的衰落,导引玄学思潮滋生蔓延到整个社会政治和文化当中。

玄学在名称上是与儒学似乎无法相互联系,但是儒学的实质内涵还是蕴含在玄学当中,玄学是儒学在新的时代的新的诠释。魏晋时期的玄学所持的核心观念应当是“自然之学”。在这个时期,儒学的功能以及所追求的核心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儒学在这个动乱纷纷的时代日渐式微。从儒学的内部来讲,衰落是它的必然结果,在汉末经学已然是穷途末路,思想的僵化以及天人感应的权威丧失,儒学的衰微是一种必然性的表现。

玄学的主要特征是一种学术的融合,儒道皆取。形成了与汉代时“天人感应”完全不同的新的思潮那就是“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魏晋时期的道德主体的基础也发生了新的发展与改变,原始儒学认为善恶置辩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孟子的性善论以及荀子的性恶论都是属于这种思潮观点,而到了魏晋时期的玄学则是以动与静的关系来进一步完善人性论来制定善恶的标准。这种观点中十分明显的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

总结:

儒家的发展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时也对中华文明辐射范围之内的其他国家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道德规则以及道德制度的建制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关于伦理道德哲学关系的梳理与构建,所以探明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去研究自己以及其他周边文化当中所表现出的一些传统伦理问题,并且可以为现实性的一些问题给出新视野的解答方案。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2019年度课题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9SZJDS08

猜你喜欢
儒家道德发展
知命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区域发展篇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图说共享发展
茶道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