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的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2020-09-10 10:23田奇文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高中阶段数学教学

田奇文

摘 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同样也成为了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工作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助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效益。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能够契合教育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引言:

在优秀教学案例的作用下,通过对教学问题的设计工作,能够很好地突出高中数学的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进而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服务。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分析,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除了“育人”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革新自身教育模式的情况下,以新课标为平台,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心,创新和改进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由此可见,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作用。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引入更具验证性的案例

验证性案例的存在,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结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作为一门更偏理工类的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后续理、化、生知识学习的基础,同样也是学生综合发展和学习高等数学的前提。与此同时,数学本身的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单单体现在学科的层面上,还体现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明确的是,数学的知识复杂并且具有深度,数学的答案和结果只有对和错,体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相对性和逻辑性,整体的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开展。故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更具验证性案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且,在验证性案例下,学生对知识理论产生怀疑,在质疑思想的前提下,学生会自主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分析工作,自主、自觉、自发地探讨问题,并根据最终的分析结果获得结论与反思。由此可见,数学验证性案例的存在,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并产生了质疑思想,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更具生活化的案例

与验证性案例不同的是,生活化的案例更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重点针对的是让学生回归到教学的主体地位之中。要明确的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其教学的方法和模式的选定都应本着以适应学生为原则,这同样也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核心思想和中心原则。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考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而这一过程,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的培养则可以通过生活化案例的引入进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发展和兴趣的生活化案例,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案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案例的引入不能过于盲目,所有的案例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习能力选择。同时,在案例的引入下,通过合理分析学生兴趣爱好的方式,可以更加规范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而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知识和内容,学习数学的解题技巧和应用方法,以此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生活化案例的选择还要贴合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能过于重视趣味性,案例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活动服务,若是只顾兴趣选择而不在意教学内容是不合理的,与教育的本质也相背离。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入更具分析性的案例

分析性案例的引入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思维转换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去转变看待问题和学习的方法。在分析性案例的引入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趋于灵活,对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也更加地明确,对知识的应用也更加地规范、合理。与此同时,针对于高中数学而言,分析性案例的存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间的交流,通过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在分析性案例的引入下,更多具有开放向和发散性的问题得以应用,案例的主体设计有了更多的方向和思维模式,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且,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研究讨论,不同小组间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想,集思广益谋求最优化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进而在规范数学知识网络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新型的数学知识思维导图,对学生后续亟需学习知识产生积极影响。不过需要重點注意的是,分析性案例的引入还要遵循针对性的原则,分析案例的选择要结合教学的具体进程进行。并且,分析案例和研究案例的过程不应占用过多的学习时间,具体的讨论小组和组别活动可以在课余时间展开,课上的时间要围绕在发表意见和成果的方面展开,以此来更好地利用实践,更好地引用分析案例。例如:在直线与双曲线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数目,从而总结出任意一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固定点移动到任意位置,自主进行探索。但是要注意的是,学生是在教师设计的研究方案下学习的。如果数学实验方案完全由学生设计并制作成课件,那么这样的研究就更加开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研究数学教学案例并加以应用是很有必要的。故此,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身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在了解如何应用数学教学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分析性、生活化和逻辑性案例的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和逻辑能力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为我国现代化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高中阶段教学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关晶.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 数学之友, 2016.

[2]魏云楼.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 中国西部, 2017, (007):225.

[3]杨强[1].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2):1-1.

[4]曾珉. 浅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外交流, 2019, (011):226-227.

[5]马艳虹.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19.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高中阶段数学教学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