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2020-09-10 10:23苏甘菊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阅读活动有效阅读小学数学

苏甘菊

摘 要:阅读是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一项基础技能,也是学生知识来源重要渠道。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效果,保证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抓取能力。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有效阅读的开展进行实践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阅读;阅读活动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对题目信息和关键内容掌握不足,导致其问题的解答和运算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培养,无法正确理解题干信息和数量关系,进而造成一定的学习困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开展小学数学有效阅读的具体方法两个方面出发对此展开研究。

一、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概念内涵、法则理解等方面得到有效吸收,并对学生的渗透与运用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同时,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点之一。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文字之间所存在的数学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感知,这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效果。

二、开展小学数学有效阅读的具体方法

1、贴近生活实际,激发阅读兴趣

针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偏弱的问题,其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采取主体化、生活化、趣味性的设问方式,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信息导入其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学生积极的探究状态,这对学生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在二年级上册“购物”的教学中,本节是关于人民币单位和轉换关系的学习,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生活中超市购物为背景,将日常文具购物的相关问题引入其中,如“1支铅笔5角,1个练习本1元,购买这两个物品需要多少钱?”等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心理,这对下一步问题的解决铺垫基础。

2、分析信息重点,提升阅读技巧

语言信息的阅读与理解,讲究其方法的运用。找准数学信息中的关键点和重要元素,将对学生的数学运算提供帮助。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题目信息进行重点分析,合理渗透其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例题:王老师用卷尺给小红量身高,王老师用脚踩着卷尺的一段,正好踩去10厘米。此时,小红头顶的刻度是1米30厘米。请问你知道小红的身高是多少吗?通过对题目信息的阅读,我们可以找出已知条件:踩去10厘米、头顶刻度1米30厘米。结合实际情况,将刻度尺中1米30厘米的长度减去10厘米,就可得到小红的身高。通过对信息重点的分析,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还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增强。

3、营造课堂氛围,拓展阅读资源

对于正处在形象认知阶段的小学生,其阅读氛围的营造和创设,更易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构建阅读情境,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其阅读资源,这对学生的阅读提升和文化理解产生积极效果。同时,在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踩去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并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高效理解的学习习惯。此外,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数学绘本,让学生在图形与数字的结合阅读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意识,夯实学生的发展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生活案例的引入、信息重点的分析、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还使学生的数学感知、文化理解等方面得到加强,这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推动效益。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发展中,希望广大教师立足教育主体,采取多元探索、多措并举的培养思路,为学生的教育成长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凡成.小学数学有效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8(28):317-317.

猜你喜欢
阅读活动有效阅读小学数学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