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技巧

2020-09-10 10:23林昆墨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有效性

林昆墨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有趣性活动,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创新性课堂的打造。本文着眼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活动的有效性策略和技巧。课堂引入是整节课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整堂课的开端,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求学的欲望。因此,创设充满新意、吸引眼球的课堂引入,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为接下来新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课堂引入;多媒体;有效性

课堂导入往往是课前混乱与课堂肃静的分界线。学生从课间10分钟休息的嬉笑打闹到上课铃响后马上安静下来,需要有个过渡阶段,有效的课堂引入就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聪明的教师善于运用导入语“收心”,以其从容的教态、洪亮的声音、新颖的内容、幽默的言语控制全场,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学生尽快回到课堂上来认真听讲,从而发挥课堂引入的特有魅力。那么,怎样在一节课开始的短短几分钟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给小学教师造成了很多的困扰。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集中的时间太短,往往只有20分钟; 上课爱搞小动作、爱说话、多动。那么,作为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有什么好的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在课堂上吸收知识呢? 叶老曾经说过: “只有将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他们的学习态度才会端正,他们的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被运用,才能真正将习惯变为本能”。因此,针对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通过培养他们对做某些事物的专注力来训练他们的听课习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等影像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我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容易吸引小朋友的眼球。 “有一天,平面图形伯伯很高兴,带着他的小朋友们来我们一1班做客。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客人吗? 愿意跟他们交朋友吗?” “愿意”“那你们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小学生最喜欢交朋友了,一听到有新伙伴加入,学习热情马上就高涨起来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很浓厚。紧接着我给学生们展示多媒体,只见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手拉着手迎面走来。学生都非常高兴地看着屏幕,这时,我马上问学生: “你们谁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吗?”有的学生很快就把它们的名字说出来了,有的还不认识,但是很认真地看着,学习着,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就被我调动起来了,大家的学习热情非常浓厚,也更爱数学课堂了。

二、温故知新,激励学生

上课前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引入方法,这是很多老师都喜爱的方法,正所谓温故而知新。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的螺旋式发展,高年级的知识,基本都是中低年级知识的迁移和扩充。所以“温故知新”的课堂引入能夠帮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与此同时也为将要学习的知识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上课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说我们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进而提问“那你们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通过前面的复习以及老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心中初步形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某种联系,为接下来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打下基础,接着通过“数方格”以及剪一剪、拼一拼(割补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在实践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长方形的宽,于是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所以经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过复习旧知,新知的学习就不会很难,学生在学习中会利用自己以前的知识经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通过课前引入变得更加紧密。

三、引入课堂活动需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较强,教师可以利用其多样化的特点,给小学生提供更加各种各样有趣的学习资源,引起小学生的无意注意,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更有活力。

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教师可以利用三维立体软件,从多个角度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指引学生描述他们看到的图形。有了三维立体图形的展示,小学生注意力能够更加集中,也能知道立体图形的各个面是怎样的,这样就能够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在课堂上开展观察物体的比赛,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答,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寻求教学亮点,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备课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的亮点,利用这些亮点来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百分数的分子必须是整数”。为了使学生对百分数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我让大家课后回家查找资料,并找出反例来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成立。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们明白了原来百分数的分子也可以是小数,反驳了这个观点。与此同时,我又及时地跟学生分享了很多生活实例,让学生彻底明白了百分数的含义。比如,我跟学生说: “今天我班有2个学生请假了,所以,我们班的出勤率是 82.3% 。”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纷纷举例说: “我妈妈车间生产的羽绒服,羽毛的成分为 78.2% 。”通过各种各样的举例,学生们对百分数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学生们的思维是活跃富有创造性的,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利用这些亮点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课的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更是一门值得我们深思的艺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会使学生更容易吸收新知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磊 .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其对策 [J/OL].现代交际,2017-07-22.

[2]张泽庆.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A].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会 2010 年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3]张春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有效性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