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在线学习规律需要新角度

2020-09-10 07:22刘增辉
在线学习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究院标准职业

刘增辉

10月30日下午,2020(第十九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的在线学习服务师: 职业能力与职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勤华,奥鹏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海荣,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华楠,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李青,中国创联教育金融集团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路行,时代光华研究院执行院长徐生吉作主题报告。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在线学习研究院院长严冰主持论坛。论坛由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和在线学习研究院主办,中国创联教育金融集团协办,时代光华提供支持。

围绕在线学习服务师的职业现状、职业能力、技能标准、发展诉求等问题,在线学习服务师:职业能力与职业发展高峰论坛的演讲嘉宾进行了深入研讨。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当在线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需要摆脱固有思维,从新的角度探讨其发展规律,进而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职业串联起技术、工作与学习世界

7月6日,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包括在线学习服务师在内的9个新职业。在演讲嘉宾看来,在线学习服务师成为新职业,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表示,职业分类是观察经济体的一个方法。正是由于职业的存在,才将技术世界、工作世界、学习世界串联起来。新职业的产生是由于新技术应用带来了工作世界的变化。教育和就业实际上是在一个职业框架中产生的,我们需要把学科世界或者学习世界与工作世界联系起来,因为一个学生毕业后进入的就是工作世界。他强调:“研究工作的新技能和发现新技能的工作已经变得同样重要。只有加强产业领域的工作观察,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产教对话,才有可能洞察人才新需求。现在和未来都是如此。”

“在线学习服务师的推出,为在线教育发展提供了‘风向标’。”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华楠强调,职业标准的确立及推广,对增强就业人员信心、扩大就业岗位将产生积极作用。可根据职业标准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确定教育教学培训内容,为开发新教材新课程提供依据和参照,这就实现了“人才培养—市场对接—社会需求”的同步,对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青教授曾主持编制了多项与在线教育有关的国家及国际标准。他认为,确立了标准就确立了不可逾越的底线,保证了在线学习服务的质量。这对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可以帮助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调控行业并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了标准就可以打破市场壁垒,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线教育和网络教育有很大不同

谈到在线学习服务师,首先联想到的是网络教育的辅导老师、班主任等,但在演讲嘉宾们看来,这两个概念有很大区别。

关键在于产生的背景不同。陈李翔谈到了我国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基建投资。从1998年开始,我国注重以能源、材料和产品为核心的基建投资。从2008年开始,国家投资4万亿元,主要解决铁路、公路、桥梁等大物流问题。2020年以来,我国又在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行的基础建设,当新冠疫情暴发时,我国各行各业才能从容应对,3亿多人的超大规模在线学习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有对在线教育质量的广泛关注,并引发对在线学习服务师的强烈需求。

嘉宾们认为,在线学习的喷涌而出,说明当前的在线教育和以往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有很大不同。因疫情的触发,在线教育/学习已不再是学校的专利,而是进入各行各业,成为广泛的社会行为和新常态。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在线学习研究院院长,论坛主持人严冰参与了研讨。他提醒大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研究在线教育、在线学习规律,包括对在线服务师标准的研讨,需要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要从学校教育的传统思维中跳出来,从新的维度去思考,才能得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结论。

“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世界的发展空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勤华表示,以往的人类世界仅仅是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人类世界发展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三空间”。“三空间”融合的环境,使传统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他说,在今天的在线学习场景中,教师职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和答疑解惑者,还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虚拟学习环境的建设者,以及维护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效交互关系的促进者和建设者。

北京师范大学曾就“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展开调研。研究发现,人们对在线学习有很多疑惑,其中之一是:在新常态下,人才培养是不是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诸多问题表明,在在线学习和在线教学理论、从业人员的能力等方面,我们并没有准备好。对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来说,我们最遗憾的是所掌握的只是二元空间的教育教学规律。”郑勤华说。

在线学习的特征之一——碎片化学习,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陈李翔就此指出,过程能力越来越成为产业界所关注的关键能力之一。所谓过程能力,是指认知和元认知、社交和情感、技术和实践、创新和变革等策略性技能。“但现在的问题是,碎片化在撕裂这个过程。”他表示,如何解决以个性化学习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化重组,是在线学习遇到的最大问题。所以在线学习服务师的作用很重要,它要连接教师和学生,连接技术和学习,陪伴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是其最核心的任务。

那么,在线学习服务师群体的现状是怎样的?标准编制组为此做了一个多月的调研。奥鹏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海荣代表编制组作了说明。高学历、年轻化、流动性较大是在线学习服务师群体的主要标签,近60%的从业者工作年限不足两年,近一半的人认为发展机会很小或没有机会。调研报告认为,客户沟通能力、投诉处理技巧、数字素养是最重要的基本素养,在线学习引导和学习组织是必备的专业技能。“制定标准时要把握三个核心——在线教师,通过学情数据对学习提出反馈、指导、引导的教师,直接服务学生的教师。”

广泛共识是行业自觉形成的前提

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下一步教育改革的方向。而全社会的在线学习趋势,更要求在制定在线学习服务师标准时,把目光转移到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中来,倾听他们的声音,吸收其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王海荣表示,标准的制定要在更大范围内达成共识,进而形成行业自觉。希望与更多的企业展开深度的合作,共同研制出适合不同企业特色基础的职业技能标准。

与会的企业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愿望,希望在标准制定中体现出在线培训企业的呼声和诉求。中国创联教育金融集团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路行以“饥渴”来形容对在线学习服务师标准的需求,因为在实际培训中遇到的是知识选择难、学习运营难、效果评估难。他说:“由于没有标准,在向各地人事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申请经费补贴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依据。在线学习服务走到今天,迫切需要新的职业人群出现,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线学习服务师职业标准、培训体系、考试鉴定规范研发需要坚持市场化,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市场。二是在线学习服务师需要分类设定,建议分为三类,包括K12教育方向、远程继续教育方向和企业在线培训方向。三是在线学习服务师的推广方式需要赛训结合,通过分类开展职业大赛,推动这一新职业发展并扩大影响。

事實上,在标准制定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走在前头。2019年年底,时代光华已开始研究在线学习服务岗位任职资格标准,2020年下半年推出了1.0版本,它反映的是一个企业从行业角度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时代光华研究院执行院长徐生吉表示,希望在制定标准时关注一个普遍现象:和大家的想象有所不同,绝大多数企业培训从业者并非教育相关专业出身,而是来自于业务条线。这是因为企业培训要服务于企业业务发展和绩效提升,所以培训从业者首先要懂业务。

.

猜你喜欢
研究院标准职业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不是我!是他捣乱!
云端旅行
嘉宾邵青
永远幸福
我爱的职业
党员标准是什么?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