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课程开发与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2020-09-10 02:13闫向锋
高考·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效德育课程

闫向锋

摘 要:本文以开展落实德育教育教学为主旨,阐述了以实效性为目标,以社会现实为抓手,以课程开发为依托,以体验为感染力,以有效性作业为辅助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探讨剖析了德育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突破性和策略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课程;德育;实效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代改革背景下,我国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课程开发,切实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成为了高中教师亟待探究的重点问题。

一、新形势下课程开发与德育实效性研究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发展与身体成熟的重点时期,高中教育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进行合格劳动者的重要责任。作为普通高中的政治教师,必须要明确当前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及德育工作面临的发展新形势,能够与时俱进的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德育工作结合生活能够形成全方位的育人工作模式。所以必须要构建符合新形势发展需求且师生互动、学校参与的德育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

二、新形势下促进课程开发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实际生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属于创造性工作。在此过程中,应当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手中材料有针对性的设置校本课程同时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切记不要让学生围着老师转。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在校本课程研究之前,必须要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能够了解到学生日常关心的话题是什么,通过数据分析和筛选之后,能够挑选出哪一些内容与教材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最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通过挑选出典型案例进行课程编写,能够随时更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二)以教师为中心,引导学生发展

教师应当运用生活经验与智慧引导学生,应用政治视野牵引学生,尊重学生的生活需求以及各项差异,科学合理的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同,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某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能够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生活,身心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教师可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明德知礼,通过集体活动与社区服务、法制教育讲坛、传统革命教育等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以及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乐于助人精神培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多元化发展。

(三)以学科为支撑,构建教学体系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完善的科学组织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与学校可持续发展。所以政治教师不仅要重视课程的表面趣味性,也应当充分重视课程的研究性,能够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紧密贴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操作实施。所以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有针对性的应用政治学和经济学、法学等众多学科的基本方法与概念,能够将原理和各项观点融合入生活教材之中,通过应用常识以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组织丰富多元的趣味性活动可以开展“专题讲座”、“辩论会”、“时政分析”、“小法庭”等各类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政治学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四)以评价为介质,促进学生發展

校本课程开发应当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综合素养,能够激励学生不断的进步发展,可以形成以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课程计划评价与课程结果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以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师的科研水平、课程意识为主,将教师与家长、学生都融入到评价主体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运用及思想的变化,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一步反映学生的思想综合素质发展现状,实现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全面综合的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通过课程开发以及德育教育多元途径,为学校树立起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能够建立以学生日常行为活动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体系,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价值以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培养出学习优秀、品德高尚,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能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结束语: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在当前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生活和学校中利用实践行动,践行德育知识的教学引导工作,在工作中不断的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所以利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不利于学生拓展自身的思维,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德育知识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不断的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如平,林轶虹.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7,(04):8-10.

[2]彭志红.新形势下课程开发与德育实效性的分析和探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05):124-128.

[3]杜淑贤.在德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德育学习能力的相关策略[J].学园,2017,(15):145-146.

[4]倪子杰.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课程开发与德育教学的策略[J].少年德育,2018,(07):211-213.

(本文系2019年度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形势下课程开发与德育实效性的研究》([2019]PLZ035)结题论文。)

猜你喜欢
实效德育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