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No.3第一乐章曲式特征比较研究

2020-09-11 02:27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曲式大调调性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0000)

曲目《第七钢琴奏鸣曲》在贝多芬的作品10号里散发着最为耀眼的光芒。在1796年以及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布朗伯爵夫人的家里荡漾着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此曲目就为贝多芬为伯爵夫人所创作的三首中的一首。自18世纪50年代直至19世纪初古典主义的历史阶段里,功能与声体系逐渐发展成熟,构建了将“T—S—D—T”作为根本模式的功能序进逻辑[2]。根据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奏鸣曲形式是“最重要的音乐形式原则”,或形式类型,从古典时期一直到20世纪[3]。此乐章的奏鸣曲形式结构比以往的乐曲更为复杂细致,调性变化更为丰富多彩。

在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翻阅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研究方向是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以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等研究。但单独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No.3第一乐章的曲式的结构展开研究的内容比较罕见,由于以往研究人员所分析的曲式里展现出诸多的差异,所以此篇文章就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No.3第一乐章为中心,对其中所含括的三类曲式展开相应的分析、对比探究,以便能够对贝多芬的这部分作品的理解愈加深刻。

一、三种代表性曲式分析

(一)魏纳器乐曲式学中的分析

魏纳的曲式分析分析结果是奏鸣曲式。

呈示部(1-124),不对称的乐段+外部扩展(4+6+6小节,1-16)为主题的主要构成[4]。第一连接段(17-22)采用主要动机,结束在平行小调b小调的半终止。第一副主题调性持续前面的b小调。第二副主题连接段(31-53),连接段的调性为自#f小调向A大调进行转换。第二副主题(54-65)乐句未出现完全重复的现象,用完全终止将调性转为小调,停留在导音上。第一结束主题(67-93)是一个离调主题,采用主要主题的第一个动机,是4+23的不对称乐段。第二结束主题(94-105),主持续音上重复了2次。第三结束主题(106-113),采用不完满终止与完满终止的结合。第四结束主题(114-124),其中120-124小节将音乐引向展开部。展开部(125-183),主要主题展开的动机发展。再现部(184-294),调性转为e小调,即第一副主题的调性,半终止延伸了四个小节(201-204),呈示部中调性从b小调替代了A大调,在这个部分中,e小调与D大调的关系正是如此,因此,第一副主题以后的材料可以经过准确的移调至此,由此看来,这是贝多芬的有意而为之。第一副主题(205)是所有呈示部材料的再现。294小节接入一个连接段(294-297),通过转调模进,进入G大调。尾声(298-344),用一个全新的结束主题开始,调性为G—g—bE—D,327小节完全终止结束。最后(333-344)使用主和弦的结束。

(二)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中的分析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具有紧凑的双重结构感性质,通过同音跃进直率地表现出音乐的活力。一、二副主题是贝多芬的常用手法,第一副主题的位置由关系小调担当,此类主题为展现着一定独立特点的大乐句[5],A大调则为第二副主题,展开部以新主题开始,是主要主题的变形,规模较大。尾声同样也充满生命力与活力,呈现出整个乐章的统一性。

(三)赵晓生的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结构图解里所呈现的分析内容

奏鸣曲式为组成第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呈示部(0-124),主部(1-22)调性为D大调与b小调,开宗明义,下行级进4音组,是整个乐章的核心细胞[6],连接部(22-53)调性为b—#f—A,连接部使用新主题。副部(53-93)调性:A—a—A。小结尾(93-124)。展开部(124-183)。再现部(183-294),调性为:D—e—B—D—d—D,主部(183-204),D大调转到e小调的属调上。连接部(204-233),209—210小节中声部增加重复音并加强。副部(233-274),增加243-244一小节,调性变化为D-d-D。小结尾(274-294)持续D大调。结束部(290-344)。

二、三类具有代表性曲式的分析对比研究

(一)呈示部中的连接部长度不同

魏纳和郑兴三划分主部为1-16小节,认为是不对称的主题+外部扩展,17-22小节为连接部,调性从D大调转至b小调。赵晓生关于主部的划分为1-22小节。在乐句的划分上与前两位的分析一致,是 4+6+6的结构划分,15-22小节没有说明。他认为连接部为22-53小节,将连接部提升到“新主题”。笔者认为,从13小节调性转到b小调,第22小节出现平行小调(b小调)的半终止,连接部从22小节已结束,接下来是从第23小节开始的第一个副部的材料。

(二)副部的划分不同

魏纳认为第一副部是23-30小节,其曲式为乐段,31-53小节为连接段落,第二副部为54-65小节。郑兴三观点与魏纳一致。赵晓生的划分没有双副部,认为53-93小节为副部。这一乐章的呈示部中存在两个副部,第二副部的调性,相比主部主题的调性关系较近,称为更重要的副部主题[6]。第一副部22-30小节,第二副部53-65小节,从22小节出现b小调半终止,之后应是第一副部开始,第一副部为乐段形式,在30小节出现#f小调的完全终止,第一副部结束。第31-53小节为第二连接段落,调性由#f小调转到A大调,在53小节出现完全终止,所以认为第二副部从54小节开始。第一副部的调性不稳定,由b小调转入#f小调,之后出现一段连接,将调性稳定下来发展至第二副部。第二副部的调性比较稳定,为A大调。

(三)再现部中副部之间的连接划分不同

魏纳认为从第一副主题开始(第205小节),呈示部中所有的材料除了第四结束主题均规则再现。郑兴三对这一部分的分析是模糊的没有具体划分。连接部193-204前半部分是主部后乐句的分解和弦进行,后面发生了简单变化,调性为第一副部做铺垫转至e小调。再现部的副部和呈示部中的副部结构都是双重结构,再现部里两个副部的调性关系,若是其中之一做了“调服从”则就要充当副部主题(而不是两个副部主题均要实施“调性回归”)[7],再现部中的第一副部204-212小节,调性为e小调,在213小节转至b小调,在213-232小节出现一小段连接,随即进入第二副部。

三、综合判断得出的典型的奏鸣曲式

贝多芬《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典型的奏鸣曲式,与以往奏鸣曲式不同的是,这首乐曲的呈示部和再现部中出现的副部是双重结构,由于第一副部调性不稳定,调性回归在第二副部实现。该乐曲展开部短小,最后的尾声是对展开部的补充,已达到曲式结构平衡发展的效果。

表1 贝多芬《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结构图

表1呈示部(1-124)小节,主部主题(1-10)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为(4+6)的双句体结构,后乐句是前乐句的重复进行,该乐句以D大调主音开始,第十小节结束在主音,为完满终止。从第十小节后半部分进入连接部(10-22),连接部分为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10-16)是运用分解和弦对主部音乐材料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乐句(16-22)调性发生了变化,转到b小调,为副部出现做准备,结束在b小调的属音。展开部(124-183)小节,规模比较小,前八小节运用主要主题的发展动机引入,展开阶段为(133-166)小节,在167小节处出现属音持续进行,(167-183)为属准备阶段。呈示部中的第一副部的调性应该是A大调,贝多芬将第一副部的调性写在了b小调,是正常调性的大二度进行,在再现部中的第一副部应该是D大调,贝多芬将这一副部写在了e小调,也是大二度进行,呈示部与再现部看似不同,其实是基本规则的移调进行的,结束部有所不同,再现部中的结束部运用了连续的转调模进进行,并在最后调性发展为下属调G大调。结束部为(246-298)小节。尾声(298-344)小节,结构庞大,是对简短的展开部的一个补充,它的调性现在G大调上进行,经过了g小调和bE大调,最后回到了主调D大调。

四、结语

文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No.3第一乐章为中心,对其中所含括的三类曲式展开相应的分析、对比探究工作,分析结果显示在贝多芬的此部分作品中里所使用的曲式形式是奏鸣曲式。奏鸣曲式使得此类具有抽象性的器乐音乐获得了全新的戏剧力量[8]。贝多芬钢琴奏鸣Op.10.No.3第一乐章笔者认为是典型的奏鸣曲式,是因为这一乐章符合‘多样的统一’,这一概念苏联音乐理论家斯波索宾说过:“每首作品的形式都永远是独特的,其类型或图示若是与具有多样统一特点的普通美学规律展现出部分契合之处,就会展现出较强的伸缩度和适应度,由此就会被广泛地使用[9]”。从致力于理论方面研究工作的人员的角度上讲,具备对乐曲的曲式构造进行精准分析的能力是必备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贝多芬创作初期的作品所蕴含的风格和特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猜你喜欢
曲式大调调性
调性的结构力场、意义表征与听觉感性先验问题——以贝多芬《合唱幻想曲》为例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G大调随想曲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谈“调性”
谈音乐中色彩性的应用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
调性的描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