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地区差异研究

2020-09-12 05:14苏敏艳王紫红郑慧凌张娜娜
卫生软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苏中苏北资源配置

苏敏艳,王紫红,郑慧凌,张娜娜,高 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近年来,江苏省各地区卫生服务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但是布局与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大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的虹吸现象和小城市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现象也依然存在,卫生资源配置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1]。因此有必要研究江苏省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因地制宜的相关政策,使全省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和科学,更快更好地推动“健康江苏”的建设。现已有的文献多数采用基尼系数、集聚度、泰尔指数、数据包络等分析方法研究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情况[2-4],缺少对各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分类结果的研究,本文采用熵权-TOPSIS和系统聚类方法分析江苏省2013-2017年卫生物力和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并探究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性[5]。

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2013-2017年《江苏卫生计生年鉴》,从统计年鉴中选取反映江苏省卫生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的5项统计指标且均为正向指标,分别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数、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卫计人员数、每千人口职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江苏省13市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三个区域,其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属于苏南;扬州、南通、泰州属于苏中;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属于苏北。

2 研究方法

2.1 熵权-TOPSIS法

熵权-TOPSIS分析法是熵值赋权法和TOPSIS法的组合。熵值赋权法是用来判断某个指标差异性的方法,熵值越小,差异程度越大,权重也越大,反之权重越小。TOPSIS法是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是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评价的一种方法。因此,熵权-TOPSIS分析法基本思想是基于原始评价矩阵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规范矩阵求解各指标信息熵并确定权重,建立加权决策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正理想方案(最优方案)和负理想方案(最劣方案),计算评价对象与正负理想方案的距离,求出评价对象与负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并以其作为评价排序的依据[6]。具体步骤如下。

2.1.1 构建决策评价矩阵,指标值数据标准化

2.1.2 计算各指标信息熵值Ej和差异度系数Gj,确定指标权重

差异度系数对的计算公式为:Gj=1-Ej。

2.1.3 构建加权决策矩阵,计算距离并确定接近度

2.2 系统聚类分析法

系统聚类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聚类过程由软件SPSS 23.0完成,通过比较样本各指标或样品之间的性质,将性质相近的归为同一类,性质差别较大的分为不同类。将上述13个地区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的Ci值作为聚类指标,选用聚类方法为组间联接,度量标准为区间欧氏距离的Q型聚类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7]。

3 结果

3.1 2013-2017年江苏省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苏南地区除每千人口医疗机构数外,每千人口床位数、卫技人员数、职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苏北地区仅每千人口医疗机构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南京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职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8.05家、2.86人、3.59人,但每千人口医疗机构数仅为0.29家,远低于其他地区,配置水平不佳,见表1。

表1 2013-2017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3.2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江苏省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将江苏省2013-2017年卫生资源配置各指标原始数据统一标准化,通过计算确定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各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权重。由表2可知,不同年份各指标权重略有波动,但每千人口卫计人员数的权重最大,该项指标对于卫生资源结果影响较大。每千人口职业(助理)医师数的权重除2017年外,其余年份均为最小。

表2 2013-2017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各指标权重

运用熵权-TOPSIS方法的江苏省13个地区2013-2017年卫生资源配置综合评价Ci值及排名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2013-2017年江苏省各地卫生资源配置综合评价Ci值排名呈现不同的变化情况,苏南地区的南京、无锡、苏州和苏北地区的徐州排名一直较为靠前,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和苏北地区的盐城排名一直较为靠后,这体现了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与城市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联系。总体上而言,苏南、苏中、苏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差异性,苏南、苏中、苏北综合评价平均水平分别为0.4765、0.2690、0.3807,苏南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整体上明显优于苏中与苏北地区。

表3 2013-2017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综合评价Ci值及排序

通过计算2013-2017年江苏省各地区综合评价Ci值的均值与变异系数,探讨其分布情况并进一步了解13个地区五年间卫生资源配置变化情况,结果详见表4。如表4所示,2013-2017年各地区综合评价Ci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大小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均值的大小代表配置水平的高低,变异系数的大小代表配置稳定性的高低,淮安配置水平和稳定性均较好,南京、无锡、苏州配置水平较高但波动性较大,镇江、扬州配置水平较低但较为稳定,宿迁、盐城配置水平较低且变化波动较大。

表4 2013-2017年江苏省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综合评价Ci值均数和变异系数排序

3.3 基于系统聚类法的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分类结果

将2013-2017年江苏省13个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综合评价Ci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如表5所示,三类地区的综合评价Ci值均值相差较大,其中第一类地区的Ci值是第三类地区的两倍多,进一步说明了江苏省各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分布不均匀,存在差异性。

表5 2013-2017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系统聚类结果

4 讨论与建议

由熵权-TOPSIS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可知,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南京、无锡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较高,苏州、常州、淮安、徐州、连云港卫生资源配置处于中间水平,南通、镇江、泰州、扬州、盐城、宿迁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较低。综合而言,苏南地区卫生资源配置良好,苏中和苏北地区有所不足。苏南、苏中、苏北出现医疗卫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政府卫生资源投入有关,另一方面是各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才吸引力具有差异性。同时,基于上述熵权结果可知,卫生资源配置物力指标每千人口卫计人员数对卫生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

4.1 加强政府干预,优化空间布局

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中具有主导作用,对于苏北与苏中地区应加强卫生政策倾斜性与引导性,缩小区域差距,优化不同区域的布局,进一步增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对卫生资源配置较为薄弱的地区应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力度和地区间交流合作,尤其是医疗机构床位数的增加,通过实施区域卫生升级战略,逐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优化地区间医疗资源布局。

4.2 制定卫生人才规划,缩小地区间差距

科学制定并落实地区卫生人才规划,特别是卫计人员数和卫生紧缺人才规划,缩小区域间在资源总量和服务质量上的差距。要加大对苏中、苏北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力度,制定具有吸引性、激励性的绩效考核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全省医疗卫生人才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实现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需求。

猜你喜欢
苏中苏北资源配置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凝侨心 聚侨力 助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