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习作

2020-09-14 11:58郭家芬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作文课写作文课外

郭家芬

2019年最新修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并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言和想法,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然而实际呢?大多数学生因为生活单调、经验贫乏、各种体验的缺失而不愿意写,或者寫也是语言枯燥乏味,记流水账。怎么才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彻底地放飞心灵,爱上写作文呢?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小学作文的现状和原因,我认为让孩子爱上写作文,可以从以下去进行:

一、充分激发孩子习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在老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因此,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指向学生心灵的深处,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才会有写作文的欲望。因此,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基本的。那怎样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让孩子从此爱上写作文呢?

(一)让学生爱上教作文的老师

我们回顾自己学习成长的经历,自己在读书时是不是喜欢哪个老师,哪门功课就更好呢?孩子最初对于学科的兴趣很大原因来源于对这个学科老师的兴趣。同样,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先要喜欢教作文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授作文之前,更多是应该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在生活中做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孩子亲近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同时教学中注意用幽默风趣、切近孩子们的语言进行教学,和孩子们互动,让他们体验到习作的快乐。同时,老师要尊重、鼓励和发扬学生独特的思想,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二)让学生着眼生活,观察并表达生活

孩子对作文没兴趣,觉得写作文太难,是因为孩子头脑空空,没有什么可写的,无处下笔。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看似是学生没有素材,其实是孩子对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没有留心观察。作文离不开生活,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中碧波荡漾,是因为源头有活水流入。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同样,孩子们只有仔细地观察生活,才能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才能让学生想写作文。所以,平时的课余时间,有目的地布置孩子们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物、景,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或者开展多彩的活动——这样,让学生在作文上有内容可写,不再胡编乱造,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这无疑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都盼望多上作文课,从而爱上写作文。

(三)爱上阅读,自主积累,自主运用

教学作文时,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往往有了好的素材,可是却苦于无法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头脑中的语句积累过于贫乏。要有丰富的积累,吸收别人的精华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当然离不开阅读,更离不开积累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因此,在平时,我会给每位学生一个“摘抄本”,摘录别人的好词好句好段,并进行恰当的评价,有选择性地进行背诵;平时会每周定时进行阅读欣赏,让学生相互介绍优秀文章书籍;在习作时有针对性地引导。这样,孩子们对习作的兴趣高了,从而爱上了写作文。

(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只愿意做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因为这样会让他有一种成功感。在学习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成功是使孩子产生学习兴趣、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孩子一旦获得成功,就会有兴趣、有信心继续学习,实现下一个目标。写作文尤其如此,可能孩子在写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寻找其中的优点,哪怕只是一个好的词、句、段,我们都不要吝啬使用赞美的语言,或是华丽的点评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在习作中注重展示,贴在教室的专栏里,让其他的同学羡慕。争取下一回的成功。学生在追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感,从而对习作的兴趣不断增加,因而爱上写作文。

二、着眼课内,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一)上好每一堂作文课

我们知道,在平时的教学中,真正的作文课最多是一个单元一次,每次作文时间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怎么样在这弥足珍贵的课堂上,让学生爱上作文呢?首先我们师者要注意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老师尽量把课设计得生动有趣。老师的课堂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深情,让学生享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精彩纷呈,从而爱上语文课,爱上优美的文字并将其自主积累运用。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自然不攻自破,写作文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从而爱上写作文。其次,一堂好的作文课,不应该是简单的指导课,告诉学生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就可以的,而应该是活跃的,灵动的,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可以是欢声笑语,是心灵的放飞。老师设计教学时,要在看似随意却是有目的的聊天中,渗透写作教学。

(二)多做小练笔

让学生爱上写作文,仅仅靠作文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小学课程设置中,所选的每一个故事,或感人至深,或生动有趣,或发人深省;每一处景物也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的。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每一个能引起共鸣的地方,鼓励学生个性表达,说说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写一个片段。比如,教学《骑鹅旅行记》这篇课文时,孩子们对突如其来的结尾:“男孩骑在鹅背上,然而要在两个扇动着的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迷茫不已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想知道故事后来发生了什么吗?男孩骑上鹅都去了那些地方?都经历了那些惊险刺激的冒险?男孩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从迷茫中醒悟过来。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开始和男孩一起去冒险——在此基础上,也就乐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了。这是心灵的放飞,学生在这样的小练笔中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写作。

三、充分利用课外

学生的生活永远离不开课内和课外,二者永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师要善于把握课内课外的各种契机,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抓重点,指导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在课外细致观察,认真阅读积累,从而让学生也能妙笔生花,爱上写作文。

总之,要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几者缺一不可,把几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事半功倍,让孩子们在习作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撞击出心灵的火花,从而爱上写作文。

猜你喜欢
作文课写作文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写作文的烦恼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写作文等
取经之路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