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浅析

2020-09-14 11:58王桂环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小学生

王桂环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以及生活化教学法,打造属于学生的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在承担学习责任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采用大包大揽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企图以教师讲解取代学生的理解,从而造成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严重依赖教师的学习心理,也造成部分学生不具备主动探究相关数学问题的意识。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应放手学生,让他们“独立行走”,通过个人观察、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解读能力

在高年级的数学知识中,有一些内容较为抽象。假如教师运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方式授课,不仅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增加数学教学的工作量。针对这种状况,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授课法,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降低学生的思考维度,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多媒体中的图形变化,促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知识解读能力。

例如,在讲授“圆柱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降低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展示,更为直接地理解知识,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认知深度,提升他们的知识理解能力。在圆柱体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提问题,激兴趣。在开课后,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圆柱体体积的公式,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推断。你们可以尝试从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以及长方体体积两个角度思考。第二点,展图像,促互动。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圆柱被切割,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第三点,引观察,促沟通。在上述情境展示结束后,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观察圆柱被切割的整个过程,并观察哪些是不变量,并分析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一阵沉默后,小莫积极地举手说:“通过观察,我发现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为长宽高的积,而其中长宽的乘积即为圆柱的底面积。由此,我可以得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为圆柱底面积与高的乘积。”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教师生动形象地展示此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降低学生思考难度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掌握能力。

二、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实践的方式,证明相关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充分运用所给的条件,诠释数学定理,促进他们问题探究能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圆锥体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圆锥体积的计算定理,充分运用教师提供的多种条件,进行实践和证明,促进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准备实验器材。教师准备如下的实验器材:同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和圆锥、天平、带有精确刻度的水槽。第二点,提出问题。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书中说,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你们如何运用实践的方式证明?可以充分运用教师提供的工具。第三点,实施引导。为了保证学生实践的方向性,教师适时地走入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第四点,展示成果。通过观察,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实践结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我一共探究出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以空心圆锥为盛具。将圆锥中的水,向空心圆柱中倒,一共分三次倒满。第二种方法,借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即分别将空心的圆柱和圆锥,放入带有精细刻度的水槽中,观察液面的升起高度。我发现两者呈现三倍关系。”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法,教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证明相关的数学问题,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巧用生活化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是透彻理解数学知识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更为科学地构建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的连接,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华想要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进行套圈游戏。在平时的游戏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依次进行游戏。在这次游戏的过程中,他想到了一个让所有好朋友一块玩耍的方式。你们知道小华是如何进行的吗?第二点,实施引导。为了提升学生思考的方向性,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思考,如何让人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相等,一定要考虑到每个人!可以从圆的角度考虑!”第三点,展示成果。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从圆的角度进行思考,即将圆心设成目标物的中心,并以圆的周边作为边界线,让學生站在圆的边缘投掷套圈。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透彻认识度,增强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提升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思维的舞台,并结合具体的学习状况,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运用个人的思考,掌握教师所授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

[2]孙海东.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发展.2016(02).

[3]何海菊.小学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06).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