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

2020-09-14 11:58李香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篇文章语文课堂交流

李香莲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和不断深化,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讨论式教学与课堂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上课好动、不容易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将讨论教学与课堂融合能够更大程度地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来,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安排的活动中,进而更好地夯实学生的基础及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字:小学语文;讨论教学;课堂参与;文章理解;表达交流

课上的讨论主要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某部分知识进行探讨,在之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对这一方面不够重视,大多教师认为让学生讨论会影响课堂秩序,因为无法确定哪些学生是在其中滥竽充数,借着讨论的幌子去聊天,所以讨论式教学很少出现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如今,讨论教学渐渐被教师采用,因为它对课堂有着重大意义。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讨论教学与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一般会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在讲课,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学生厌倦这种授课方式,从而逐渐对这一学科失去学习兴趣。与此不同的是讨论教学与课堂融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再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发起讨论就意味着学生有了更多发言的权利,更适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能够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也更适用于这个推崇素质教育的时代。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窃”字,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偷窃”,本篇课文的题目也正是此意,是指“偷”着去读书。我向学生提问:“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要去窃读呢?”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这篇课文,阅读完后可以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作者窃读的原因。课堂上有的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里,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组,所以当班上其他学生都在阅读课文进行讨论时,那些不主动的学生为了与其他学生有共同话题,也自然会融入进来。

二、丰富文章理解角度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个事物的看法,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学习语文课文亦是如此。对于一篇文章,不同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教学进度,在课上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听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会统一学生的理解角度,让所有学生都用一种眼光看待文章,虽然教学进度跟上去了,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太多提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妨采用讨论教学的方法,先让学生进行讨论,让课堂变成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多让学生谈谈不同看法,丰富对一篇课文的理解角度,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文章时,让学生阅读完这篇文章后,课文最后以桑娜的话结尾,学生都意犹未尽。于是我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一场讨论,让学生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这个话题极具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为渔夫与桑娜编造一个合理的结局。在讨论中,有学生说:“虽然桑娜已经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的家中,但由于渔夫和桑娜家庭生活十分拮据,这些孩子最终也只能饿死。”而有的学生说:“渔夫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虽然他在物质上很穷,可是他在精神上十分富有,最终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看待这篇文章的角度非常多。这场讨论使学生互相交流看法,对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强化表达交流能力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其中,表达交流能力通俗地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考试时通常以书面表达的形式来考查,分值较大。学生在幼儿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则是强化学生的这一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相應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在课上让小组进行讨论,当学生有不同看法时,他们之间就会提出问题,进而进行解答,沟通的过程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例如,讨论教学离不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教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景象,在课上,我向学生发起小组讨论,向学生说道:“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地方过春节时的风俗也是不同的,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过春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个小组讨论可以使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离不开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在学生讨论过后,我请一些学生进行了表达。

总而言之,有效的讨论才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适当观察,观察哪些学生实际上并没有讨论与课堂相关的内容,如果存在,应及时使学生改掉不良学习行为。相信在教师将讨论教学融进课堂后,一定会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学生的个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靳西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策略[J].学周刊,2016(03)

[2]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33)

猜你喜欢
篇文章语文课堂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