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浅议

2020-09-14 11:58殷西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殷西伟

摘  要: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更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别为善于营造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特别是中外对比;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导向。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议题,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更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提一些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善于营造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

历史学科是一门富有魅力的人文性学科,由于其本身带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故多数学生对之是比较感兴趣的,但这并不足以构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本动力。事实上,相关调查显示,虽然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对历史感兴趣,但对学习历史则又认为自身的积极性不够。这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爱历史”和“爱学习历史”完全是两回事。相当一部分教师就因为没搞明白这一点,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下的心思和工夫不够。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转化为其积极主动学习历史的动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平时教学中善于营造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须知历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上好历史课是需要特定氛围的。

举例来说,在教学陈胜吴广起义的课上,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后,即让学生分别扮演陈胜、吴广、戍卒甲乙,辩论“因雨误期,到底该怎么办”。这其实也就是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很自然地就得出起义的根本原因还是秦的暴政,并加深了体会和感悟。再如学习丝绸之路的课上,为了让学生对开辟时间、交流物产,以及丝路的意义和影响加深理解,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命题判断游戏:笔者提出命题“秦始皇要吃葡萄”,学生略加思索,立即反应,争抢回答“秦始皇吃不到葡萄”,因为葡萄是西汉丝绸之路开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这两个例子虽然都很简单,但也有着较强的代表性。总结来说,历史教师一定善于创设历史情境,营造历史氛围。这样做,一是有助于学生课堂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二是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形成较深刻的体会,只要持之以恒,其效果将是十分明显的。

二、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特别是中外对比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之间是有一定纵横联系的,这也是构建学科知识架构的基础。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和中外对比,以便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教学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为了引导学生客观评价明治维新,笔者补充了日本侵华战争和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的视频,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感官冲击,既让学生把日本明治维新后的侵略扩张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形成明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使学生形象感知了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的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世界人民和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样就使学生对明治维新形成了全面客观的认识。

再如学习列宁和十月革命时,笔者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中国的民主革命进行联系,既复习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区分了中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差别,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总之,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并形成一些初步感悟,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和中外对比通常是学生难以想到的,因此就需要教师来加以适当的点拨。

三、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导向

核心素养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除了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重之外,同时兼顾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很多教师认为历史学科的学习重点就是一个“背”,知识点就是那些,学生只要背熟了,理解了,再辅之以大量的习题练习,所谓熟能生巧,也就会用了,同时在做题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这样的观点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看无疑有着一定正确性,但从新课标的视角来看,则是不全面的,因为这种方式将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利于其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即应减弱传统讲授式教学的灌输色彩,而将探究式的教学与其合理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启发,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掌握知识的生成思路,从而促进学生产生深刻的体会和内在感悟,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有效与否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别为善于营造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特别是中外对比;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作为教學的基本导向。当然,有效教学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课题,需要平时教学中结合实践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宗丽.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 吉林教育,2015(17期):39-.

[2]刘黎明.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践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00(015):184-18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