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反思及微改革模式的探讨

2020-09-15 16:14何蓉文伟
校园英语·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何蓉 文伟

【摘要】近年來的高考英语变革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对大学英语教育进行调整,高校教师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新的尝试。然而,这种改革一定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自有规律,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和已有的经验,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本文对现有改革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英语现有的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大学英语微改革模式,指出改革要遵循渐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此文也可以作为一般性的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考英语变革;大学英语;教法和学法改革;微改革

【作者简介】何蓉(1984.09-),女,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化翻译学等;文伟(1985.03-),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凝聚态中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基础性研究、原子分子学中的量子相变等。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考英语变革下大学英语教学微改革模式的探索和研究》(项目编号:491号)。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中提到,外语等科目建议实行社会化考试,并且一年多考。自从《决定》发布以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省、直辖市纷纷颁布出台高考改革方法,围绕英语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从国家层面上讲,此《决定》是从宏观视角上引导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是帮助当前中学英语教学走出困境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让中学英语教育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重塑定位,让英语学科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其工具性的本位,让教师按照语言的内在属性去教授英语,让学生按照语言的内在学习规律去学习英语的重要宏观引导措施。然而,对它的解读普遍存在不实之处,或者过分地夸大《决定》在英语教学模式上的影响,认为其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或者过分抵触《决定》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觉得这次改变是国家去英语化的一个过程,英语课程将会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认为它会完全改变英语教学的课时量和教师的工作量,改变英语原有的地位。这些不实解读在个人层面上引起诸多的猜测,很多教师和学生对这次《决定》所带来的改变感到焦虑,对个人在变革下的定位感到迷茫。这种焦虑和迷茫不仅仅存在于中学教师和学生当中,也存在于各高校英语教师之中。

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继承和提高课程——大学英语来说,其受高考改革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了应对高考英语改革带来的影响,各高校纷纷制订相应的措施,出台英语改革方案或意见。在出台的这些方案和意见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展缓慢,效果不显著。

一、全盘否认传统的英语教学,为改革而改革

从1982年,高等学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经验交流《纪要》颁布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了,在这三十多年来,大学英语在国家人才国际化进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现如今,几乎所有的改革方案必定要陈述传统之弊,盛赞改革之利。仿佛改革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药,而存在三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模式仿佛一夜之间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的元凶,成为众矢之的。

诚然,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投入高,产出少,重应试,轻应用,强听写,弱口语……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它是在社会的功利性发展大环境以及应试教育小环境下积累起来的,也是无数前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我们不能把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导致的。相比之下,现有的大学英语对推动国家人才国际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在调节个人知识水平构成和社会功利化发展平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去否定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不应该过分地夸大尚未实践的改革方案。

二、改革手段方法简单粗暴,不切实际地缩短课时

在现有的大学英语改革方案中,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把缩减课时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一些以课时量为主要工作量的高校,这种改变意味着有些教师的工作量将无法完成,甚至有些教师的岗位将保不住,因此教师们人心惶惶,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课时量不是不可以缩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对于一些招生生源不太好的学校,大学英语本来就很难教,如果不切实际地削减课程,会使得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起来更加不理想。

三、对大学英语的定位不清晰,改革目标不明确

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有两方面的定位,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 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 国际交流、 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这两个方面的定位分别是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来阐释的。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我们不应该以国家层面的定位去要求学生,来制订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而对于高校方案制订者来说,我们不应该以学生个人发展去迁就我们的定位,影响、限制方案的制订。另外,尤其重要的是,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兼顾大学英语的个人定位和社会定位,在英语教学时,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注重他们整体水平的提高。

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其参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也不同。但是几乎所有的改革都是从单方面定位上去改革教学手段,调整评价体系,重建师资队伍。这样一来,改革的结果,或者是目标太宏伟,对教师要求太高,且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难以落地;或者太迁就学生,对教师要求太苛刻,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改革效果不理想。

四、人才建设缺乏持续性,重人才引进不重人才培养,难以持久

现在谈发展,必谈改革;谈改革,必谈人才;谈人才,必谈引进。几乎所有的改革都把人才引进作为改革方案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一个手段。诚然,引进人才可以减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资金、时间等方面的投入。一般来说,引进的人才由于具有较广的见识,能够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带来新的思维、新的气息和新的观念。但是,人才引进并非万能药,它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除了要引入人才之外,让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和优势也是改革必须要重视的一方面。另外,除了对人才引进之外,如何利用已有的人才,整合已有的人才资源更是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改革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定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自有规律,一定要尊重人的自在发展。我们不能否认三十多年传统英语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经验和成功,不能为了改革而去改革。如果我们不加区分改革的利弊和优劣,就算改革的初衷再好,也会演化为一场闹剧。探索如何在当前制度最少的改动下,减少改革的阻力,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作用才是当代英语改革的当务之急。

微改革是针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改革的不足所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它立足于现实资源条件,从最优化角度出发,寻找一条最优化的改革路径,以指导大学英语改革。需要注意的是,微改革并非不改革,也不是微小的改动,而是在改革过程中讲究策略和方法,循序渐进,根据每一步产生的效果及时调整改革手段,从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達到最佳的改革效果。改革需要具备连续性,不能造成人才的断层和资源的浪费;改革需要立足基础条件,要有各自的特性和特色,不能照猫画虎,也不能赶时髦;改革更需要科学化、模型化和定量化,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把改革带入深潭。

微改革的核心就是“科学化、模型化和定量化”,其思路是“连续性和可控性”,其目标是“最优化”。微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点:

1. 微改革模型的构造。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提到“万物皆数”。历史上很多看上去是人类社会规律性的学科,最后都变成自然科学学科的分支,如经济学、心理学,等等。通过精准的数学分析,能够描述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对于微改革来说也一样,它也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改革是人和人、人和社会环境的交互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这些交互过程数学化、模型化,用数据去说话,让改革科学化。

2. 外界刺激因素的分解。一个状态的演化除了内因之外,还要有外因的刺激。对于改革来说,内因不外乎教师自我水平的增减、学生学习态度强弱的变化。内因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别的变化,个别的变化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但是,在外因的刺激下,个别的变化有可能出现协同效应,从而使得内因出现极大的增强,而导致事物发生质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是同样的道理。个别教师的个性发展和个别学生的兴趣增强,不会改变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但是在适当的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比如,对一些教师的个性发展进行绩效奖励,对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引导,那么,这种个别变化就会变成协同变化,就会使改革起到杠杆的作用,四两拨千斤。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研究外界的刺激因素,研究哪些因素在哪些时刻会对改革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哪些因素在哪些时刻会产生负面、消极的作用。

3. 微改革最优演化过程的分析。我们提出“微改革”中的“微”,意味着改革是可控的。我们通过外界刺激因素的分解,用外界微小的刺激去驱动改革模型的演化,从改革的演化结果来及时调整下一步的微刺激。这是从定性的角度去理解微改革的优化过程。从定量角度上理解,“微”意味着可以被微分,每一个步骤的结果都可以转换为数学微分的形式,从而建立数学的演化过程,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解析它最优化的过程。

我们总结了高考英语变革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改革新模式。我们认为改革不存在好坏,只存在适不适合、科不科学、有没有效。微改革的核心就是“科学化、模型化和定量化”, 立足于现有的资源条件,从最优化角度出发,寻找一条最经济、最有效的改革路径,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微改革模式作为一个科学的改革思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本项目得到了湖南省教改项目(湘教通〔2016〕400,第482和491号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每日电讯,2013,11,16.

[2]刘玉杰,范敏.高考英语改革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32-33.

[3]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4-11.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中动词—ing和不定式的比较
英文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