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体系下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20-09-15 16:14李筠
校园英语·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高校《综合英语》课程在思政教学体系下要不断加强课程的德育能力,充分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英语课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入体现出英语学科的思政价值,为国家输出更多具有较强的政治觉悟以及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本文以英语专业为例,分析高校《综合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并论证了通过英语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此来实现高校《综合英语》的思政教育。

【关键词】课程思政体系;《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李筠,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一、高校《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体系是传统思政课程育人的转型,思政教育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思政理论课程,以跟上时代发展需求。让各类专业课程同思政课程共同发展,充分挖掘《综合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政价值,思考怎样将思政内涵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语言能力、思想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四位一体的教育目标。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语言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英语学习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加深英语专业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并认可不同文化的存在,以及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决定了《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具有绝对的可行性。不同的文化背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提升当代的英语专业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本文以高校《综合英语》课程为例,通过对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载体以及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的创新改革,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综合英语》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不同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育德作用。

二、高校《綜合英语》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优势

以英语专业为例,《综合英语》课程实现了语言能力锻炼与文化素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机结合。在课程思政大环境下,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课堂教育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时代发展,还应在课程教育中融入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是有限的,教学效果不佳,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形思政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思政教育为点对面的教育模式,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应过渡到面对面的全方位教育,并充分挖掘《综合英语》课程中蕴含的人文因素及思政价值。以思政教育为突破口,创新改革英语课程建设,实现语言能力及思想价值育人育德的双重教育,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的思政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 文化素养的提升。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包含语言技能训练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教材包含了基本的外国文化信息,介绍了国外的生活方式、节日活动的起源等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辅以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及认识,以此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知识层面。国外名篇的鉴赏则可以培养锻炼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生与社会的内涵,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对外国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认识,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正确认知能力。课程思政体系下高校《综合英语》课程实现了育人育德的教育功能,具有较高的思政教育价值。

2. 德育育人的功能。高校《综合英语》课程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课程,教程内容丰富,授课范围面广,课时较长,为此,在《综合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应强化课程的育德育人的育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英语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注重课堂教学的沟通交流,学生、师生的讨论并辅以教学的讲解等教学环节,有效地保证该课程传授知识技能的育人功能,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落实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育德功能。《综合英语》这类专业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进行德育教育,启发学生的思政逻辑思维。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转变观念,让思政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以及教师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将英语课程的专业技能培养向育人育德转变,将思政的专人孤岛式教育向专业化课程教育转化。

3. 爱国情怀的教育。语言学习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更要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综合英语》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覆盖范围广,因此通过英语课程教育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通过经典之作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不同文化的比较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本国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避免学生出现崇洋媚外的不正确观念。

三、高校《综合英语》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体现课程的思政价值,体现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高校每年向社会输出大量的高端人才,《综合英语》是高校的基础专业课程,在英语课程中渗透思政价值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传统的英语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缺乏对学生思想觉悟的培养,与当下时代发展的人才要求不符。因此,必须通过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1.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能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还应不断完善自身的观念意识,正确认识到专业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还能深化专业课程的思想内涵,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同时,英语专业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自身的思政政治学习,寻求专业教学与思政理论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行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政价值,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

2. 丰富英语专业的思政内容。高校《综合英语》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以往的教学忽视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教师的思政观念不足,认为思政教育任务需要由专门的思政教师进行,导致了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不高的现状。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将专业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有效渗透。严格选取英语教材,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节设计,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构建系统的教师培训机制以及提高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水平。以《综合英语》课程来实现思政价值内涵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能有效促进英语教学的多元化,为此应不断发展英语教材及配套教學资料,以充分体现英语专业教学的隐形思政价值。

3. 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政能力。德育教育是高校教学的根本,只有将思政教育体现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思政素养并对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在教师的考核测评中,应将师德师风纳入其中,学校定期举办思政教育主题的讲座,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将知识与价值的传递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综合英语》课程上升到一定的价值高度,以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4. 构建科学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思政体系下的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基础,是良好的《综合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良好的课程建设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因此,首先要加强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其次是思政教育功能的实现。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课程的德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知识技能与核心素养的冲突矛盾,实现两者的内在统一。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主体是教师,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政能力,加强教师的思政意识,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

5. 丰富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过于枯燥,教学中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这样的英语课程难以实现思政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迫在眉睫。合理利用网络,充分挖掘科学有效的教学资源,并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育人育德的教育功能。无论课上课下,都要积极开展英语实践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对某一时事政治进行讨论,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提升学生政治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现阶段,高校主要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考试成绩综合进行学生课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难以有效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多维评价方式,加入学生的德育道德成绩,体现学生在日常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加强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课程评价则要体现公平公正性,让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专业技能以及思政水平能力的培养学习中。

五、结语

《综合英语》课程在实现基本的育人功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元性,建立文化自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便于在专业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工作。因此,本文以课程思政体系下的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主要阐述了《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重要意义以及必要性,并分析构建《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体系的有效措施,以此来实现《综合英语》课程对学生价值导向的引导与渗透功能。

参考文献:

[1]周正秀.课程思政体系下的高校《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

[2]张海凤.“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探究——以唐山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16(22):217-218.

[3]陈丽霞.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以《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

[4]叶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方法探究——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为例[J].智库时代,2019(49).

[5]金燕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新职业英语-职业<综合英语>Ⅱ》教材为例[J].科技资讯,2019.

[6]李丽.高校“商务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58-61.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
关于《综合英语》课程学生学习需求及教学反馈的问卷调查报告
基于毕博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解析
基于TED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证研究
浅析文化差异性教育在高职教育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综合英语》课程移动学习模式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