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外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2020-09-29 08:47红,张源,徐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技术骨干菜单教学模式

严 红,张 源,徐 营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3]等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把实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实习教学改革与研究,提升实习效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实习教学是高等院校高素质综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场生产应用进行衔接的纽带,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以及后续学生的择业、深造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4]。在实习教学环节中,除了完善实习保障体系(如实习经费、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实习审批流程)[5]、稳定的高服务效能实习基地[6]、高占比的优质“双师型”指导教师外[7],实习教学模式也是影响整个实习教学成效的关键[8]。校外实习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分散实习、集体实习和顶岗实习,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教学研究人员又提出新的教学实习模式,如“顶岗与校内实习结合”[9]、“双承包”[10]、“弥散型”[11]、“准现场”[12]等实习模式,并取得了积极效果。

目前,高等院校许多专业要求基于现场条件开展实习实践,然而在基于真实现场的实习教学模式探析方面已有文献相对较少,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仍属大学生实习体系研究的薄弱之处。若选择的实习模式与实习参与方之间呈现较弱的匹配关系,则易影响实习的整体效果,不利于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提高。此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迅速改变着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学生校外实习要求已不仅是固有的动手能力的简单培养和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巩固延续,而更重要的是能通过校外实习过程充分提升其分析、设计、测试、归纳、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3]。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当前实习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模式,详细分析了该模式的结构、运行原理和优势等,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

1 当前校外实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相关校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检索[13-14],并根据笔者多年带领校外实习经历、与参加实习的学生以及实习指导教师的交流等,将当前校外实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为“三不高”,即实习学生积极性不高、实习企业参与度不高以及实习参与人员获得感不高。

(1)实习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理应是整个实习教学体系的中心,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状态多表现为主动参与度低。在传统实习教学模式中,实习安排主要通过高校实习总任务要求、实习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实习基地条件等因素确定,较少从实习学生角度出发,导致实习学生对所指定的实习任务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

(2)实习企业参与度不高。实际上,除了实习学生积极性不高外,负责提供实习场所的实习企业参与度也相对较低。由于传统模式中学生主要完成实习大纲中固有实习任务,与企业自身发展关联较少,因此,作为实习基地或提供实习场所的许多企业而言,除了保障实习期间基本所需外,通常难以呈现积极参与状态。其可能的弊端表现为实习企业在配合整体活动安排方面,多以程序化模式提供常规实习所需,难以给予学生贴近当前生产实际、行业前沿或蕴藏较大创新或挑战性等实习实践机会或课题,而这些实践机会或课题在客观上却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这种状态既不利于实习学生客观认识行业发展现状,也不利于高等院校实践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培养,对具体实习的总体成效有较大影响。

(3)实习参与人员获得感不高。由于学生主动参与低、实习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在实习过程中也易导致富有热情的指导教师积极性降低。在参与多方的实习积极性总体不高的情况下,易导致实习各方获得感大幅降低,这种消极现象不仅对当次的实习成效具有不利影响,同时也易演变并加速减弱实习企业后续的参与热情,从根本上影响综合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 “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模式

针对校外实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学生为实习中心”的“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模式,其总体运行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1”是指实习基本任务,比如采矿工程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矿井生产系统、采煤方法、巷道布置、掘进支护等内容的学习掌握;“X”指将企业生产典型实际问题分解而形成的各菜单专题。该模式将促进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多方在实习整个过程中联合互动,充分激活各方的积极性,实习成效的最大化,提升学生实践创新综合能力。

图1 “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运行模式

2.1 组成结构

“1+X”菜单专题式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结构,即实习总任务制定、实习学生与菜单专题匹配以及菜单专题运行。

(1)在实习总任务制定方面,除了传统实习大纲以及实习政策、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参与外,重点增加了实习学生和企业生产典型实际问题。其中实习学生是实习教学体系的主体和核心,须确保其主动参与实习中的各个流程,尤其是实习总任务制定。通过将实习学生纳入实习总任务制定成员,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另外,在制定实习任务过程中,也可使学生对本次实习任务要求、时间安排和参与本次实习的校内外指导教师有总体了解,这对后续推进实习任务开展具有积极作用。企业生产典型实际问题是连接实习教学参与各方的重要纽带,也是“1+X”菜单专题式实习教学模式的基石,通过将企业生产典型实际问题分解为若干菜单式专题,在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引导下,以实习学生组成的实习小组为主体,企业部门技术骨干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协助,有利于将企业生产典型实际问题“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并逐步逐一攻关解决,有助于实现企业生产过程中降本、提质或增效目标,进而大幅提高实习企业对实习参与的兴趣和主动性,并具体表现为实习过程中实习企业各相关部门及部门技术骨干、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积极投入以及与实习小组的默契配合。

(2)在实习学生与菜单专题匹配方面,依据菜单专题内容不同,实习学生分别选择并申请进入企业的不同生产部门,并由进入同一部门的多名实习学生组成一个实习小组,形成“菜单专题—实习部门—实习小组”匹配模式。在此匹配过程中,为了充分保障进入各生产部门实习学生的实习质量,在总体确保各菜单专题实习任务难度相对均衡条件下,严格限制各实习小组中实习学生的数量。在此基础上,从实习企业中参与实习的各部门选择技术骨干,作为具体专题指导教师,进而实现最终的“菜单专题—实习部门—实习小组—部门技术骨干”匹配模式与协作结构。

(3)在菜单专题运行方面,主要通过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实习企业指导教师以及企业部门技术骨干联合指导而共同完成,这是“1+X”菜单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主体。该结构又可细分为实习菜单专题开展、实习成效综合考评和实习总结及反馈优化3部分,其运行框架如图2所示。在实习菜单专题开展过程中,可围绕具体专题内容,充分结合实习部门资料、设备、场所、人员等资源优势,实习学生组按照专题开展计划协作完成,专题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测试、现场实验、统计归纳、产品设计以及配合现场问题的理论探索等。在实习成效综合考评方面,从过程上分为阶段考评和最终考评两部分;对单个实习学生考评组成上,又分为个人综合表现及其个人所属的专题小组完成情况两部分;实习菜单专题考评小组包括企业部门技术骨干的代表、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可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进行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在实习总结及反馈优化部分,主要分为实习研讨和表彰优秀两部分,实习研讨是在实习结束前对本次实习所涉及的专题完成、多方指导、学生体会、存在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回顾与交流讨论,既是对本次实习的“系统总结”,其结果也是下一次校外实习的重要参考基础;同时,对本次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实习学生进行公开表彰。

图2 实习菜单专题运行框架

2.2 模式原理

在“1+X”菜单专题式教学模式中,实习学生主动参与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实习总任务的制定、实习菜单的选择、实习企业部门申请、实习小组对专题研究解决、与实习企业部门技术骨干的交流讨论、实习考评和实习总结等。除了增强学生对现场特定问题的解决能力外,在此过程中还包括协作交流、统计分析、发散思维等其他方面的能力训练,可大幅提高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和各菜单专题相对应的部门技术骨干是该教学模式的重点和创新。一方面,通过改变传统实习教学模式中过度依赖高校指导教师的固有方式,提升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和各部门技术骨干在实习任务设定、指导、考评、表彰等实习各环节的参与作用,从总体上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该模式引入了企业生产典型实际问题,为了取得较理想的问题解决效果并提高生产水平,实习企业也将给予大力支持并鼓励现场指导教师和企业部门积极参与协作,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指导教师和各部门技术骨干积极性,促进实习取得实质成效。高校实习指导教师是该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和主导,由于企业生产典型实际问题通常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且难度较大,这就需要高校实习指导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丰富的解决现场问题实践经验,在全面预估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有效评估问题的总体难度,并将问题较合理均衡地分解为各菜单专题,确保各菜单专题的总体难易程度及其内容的聚焦性和延展性,在专题开展过程中能够密切跟踪各专题动态进展,并实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不断拓宽思路。此外,在高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企业部门技术骨干的联合指导下,积极推进具体专题稳定开展和最终的顺利完成,在此过程中培养实习学生分析、设计、测试等综合实践能力。

2.3 主要优势

通过与传统实习模式进行比较,“1+X”菜单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参与实习各方积极性高。通过将企业生产典型实际问题作为纽带,将参与实习的各方主动连接起来;相较于传统固有程序化的实习模式,该模式在充分调动各参与方积极性的基础上,可使实习学生得到更多实质性实践锻炼机会,并在协作解决菜单专题过程中提高实践综合能力。

(2)实习学生的主动性强。传统实习模式中实习学生主动性相对较低,主要根据高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定的实习任务依次开展。而本教学模式在各环节中均以实习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在菜单专题选择方面,充分立足学生自身特点和优势,给予较大的选择空间,这也更有利于菜单专题顺利开展;在最终考评过程中,不拘泥于实习报告,而是提供多样化的成果展示手段,以便更全面合理地评估实习学生的实习成效。

(3)实习任务明确集中。该模式在制定总任务过程中包括基本任务和菜单专题,其基本任务内容、计划安排、主要要求等清楚具体;菜单专题方面任务要求明确,需解决的特定专题导向性强。因此,该实习模式有利于实习学生对实习任务有的放矢,聚焦关键问题,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

(4)企业部门技术骨干对实习指导结构的完善。传统模式多是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协作进行指导,但企业指导教师多是企业生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他们主要针对企业整体和各生产部门规划、系统设计、模式发展等宏观方面进行分析与指导,缺乏从基层角度对具体问题分析以及提供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路、成功和失败案例、主要模式以及制约发展的具体难点等,而部门技术骨干多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可以从基层角度进行具体案例补充完善和菜单专题的协助指导;因此,在“1+X”菜单专题式模式中,通过将实习企业部门技术骨干纳入实习体系中,在菜单专题开展过程中,实习学生可与参与实习的部门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咨询和交流,不仅有助于推进菜单专题任务的开展,而且能学到许多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开阔研究思路以及明确后续需要弥补的学科知识或技能等,并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3 “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模式应用要求

“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模式能够综合提高实习成效,但在保障实习效果同时也对作为菜单专题式实习教学模式的主导和关键参与者,即高校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运用该实习教学模式之前,高校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做好准备。

(1)研究和实践能力。高校实习指导教师需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须了解解决现场问题与学校授课之间的区别,能够辨析与提炼实践中的难点,将实践中问题分解为专题并规划实践流程等。

(2)对实习企业深入调研。实习开始前需对实习企业整体生产情况、生产部门主要技术骨干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生产难题等开展深入调研。以调研结果为基础,对可纳入实习体系的具体生产问题进行统计和初步筛选确定,并拟定参与实习菜单专题的企业部门技术骨干人选等。

(3)充足的实习过程准备。高校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明晰除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基本任务外,菜单专题指导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需要在实习开展之前综合实习学生数量、学生实习阶段类型及总体学习情况、企业生产典型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对实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前准备预设方案和细化流程内容,例如如何引导实习学生推进专题进展、如何实时了解实习小组进展情况、如何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量化考评等。在充足预案准备情况下,实习期间才能实质性协助各实习小组对专题任务的开展,全面了解实习成员的实习表现,并在考评阶段对实习学生给予合理评价。

(4)与实习其他参与方就实习教学模式进行协调并达成一致。“1+X”菜单式实习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实习前期高校实习教师需与实习学生、实习单位以及现场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充分交流,结合菜单专题式实习教学模式结构特点,对参与各方的总体要求、实习流程、实习期间相互协作关系等多方面协调一致,以确保实习过程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实习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实习任务明确集中,实习学生获得感高。本文在简要分析和归纳传统实习模式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围绕“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模式的组成结构、模式原理、主要优势以及应用要求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另外,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实习学生在山西中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实习过程中进行了“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性试验,实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而且从实习结束后学生反馈结果显示效果良好,说明了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校外实习取得实质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在后续实习过程中进一步对该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细化、试验和完善,以不断促进校外实习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致谢:“1+X”菜单专题式校外实习教学模式试验探索项目得到了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矿业工程学院和山西汾西中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猜你喜欢
技术骨干菜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国新年菜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对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的管理研究
泉水地加工厂邀请浙江纽顿包装公司专家“传经送宝”
本月菜单
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在重庆举办“第7期计划生育技术骨干高级研修班”
一个“公海龟”的求偶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