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级联合响应的高校实验室应急预案体系

2020-09-29 08:47王金贵罗飞云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预案演练救援

王金贵,罗飞云,张 苏,郭 进,杨 健

(福州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师生的主要科研、教学基地,是高校教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创新的重要使命。高校实验室因具有空间相对封闭、人员密集、设备仪器昂贵、社会地位特殊等特点,导致实验室一旦发生事故其人员伤亡概率极大、经济损失较重、事故影响颇为严重。因此,做好高校实验室的应急管理,对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是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路。梳理发现,当前针对实验室各类事故的事前预防方法的相关研究较多[1-5],对实验室事故后应急管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应急管理体系、体制和单项应急预案等[6-11],鲜有人对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进行深入探索。纵观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应急预案的编制,存在预案体系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完善、部门职责不明确等缺点。此外,各高校校级实验室应急预案编制较为笼统,风险评估不到位,与学院、研究室、实验室应急预案相互抵牾,事故处置的指导性较弱。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多由保卫部、设备处等行政部门进行管理、修订,而对于既可能是事故制造者又可能是直接遭受事故威胁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却未能对此预案进行充分学习,甚至多数人不知道此预案的存在,这无疑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事故预防和处置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我校为例,从细化实验室级、学院级、学校级三个层面的应急预案子体系着手,并通过优化各子体系相关预案间的衔接关系,构建基于多级联合响应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以落实实验室三级机构的应急职责、程序和衔接。研究成果对于相似高校提升实验室的应急管理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1 多级联合响应的高校实验室应急预案体系

为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国家提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单位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公共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的研究逐步规范化、体系化。但对于高校实验室的应急管理仍停留于对单项应急预案的研究,此外应急预案制定过程多是自上而下逐级展开,在各层级预案编制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上级预案的影响和制约,并以上级应急预案为基础进行编制,而未能做到以实验室风险为基础进行编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挥应急预案预防事故的主动性、前瞻性及处置事故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及现有实验室类型,本文从实验室级到学院级再到校级,即自下而上逐级构建我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如图1所示。这一体系由实验室级、学院级和学校级三个预案子体系构成。实验室级预案子体系由各实验室应急处置卡、各专项处置方案和学科“实验室群”应急预案构成;学院级预案子体系由各学科“实验室群”应急预案、各院级专项预案和该学院综合应急预案构成;学校级预案子体系由学院综合应急预案、校级专项预案和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构成。

学科“实验室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别是实验室级与学院级、学院级与学校级应急预案体系的交叉部分,其中应重点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信息上报和应急响应的流程、方式和内容等涉及上下级职能对接的内容,以保证各级预案体系的紧密衔接。

图1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2 实验室级应急预案子体系的构建

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最终落实单位,实验室级应急预案体系应紧紧围绕实验室特点进行构建,形成具有针对性、实操性的应急预案体系。

以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该院共有89间实验室,可归类为几个学科“实验室群”,形成以学科为中心、实验室为单元的实验室“群”结构。每个“实验室群”都有地点集中、专业类似、功能不同、事故类型相近的特点。笔者以安全技术与工程学科“实验室群”为例,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该专业现有实验室类型,构建该专业实验室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子体系。

如图1所示,在学院级应急预案子体系中展示了该专业的《安全技术与工程“实验室群”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该应急预案包括 4个专业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专项应急处置方案,即《实验室触电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实验室火灾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实验室爆炸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和《实验室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处置方案》,以及“火灾爆炸实验室应急处置卡”“安全检测与监控实验室应急处置卡”“防火材料制备实验室应急处置卡”等 8个具体实验室应急处置卡。实验室应急处置卡是针对该实验室事故类型和潜在风险而编制的具体事故处置措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而实验室研究人员作为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第一威胁对象,须熟练掌握其所在实验室的应急处置卡,并熟知事故响应流程。一旦发生事故,相关人员能迅速地按应急处置卡的措施对事故进行控制和消除,并及时上报事故信息,防止事故扩大。这是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重要防线。

3 学院级实验室应急预案子体系的构建

如图1所示,学院级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子体系包括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环境与资源以及生物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的实验室。其中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还包括《实验室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实验室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5个该学院实验室可能引发较大事故的事故类型专项应急预案和《安全技术与工程“实验室群”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群”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5个学科“实验室群”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学院级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应以实验室级的预案体系为基础,涵盖本单位负责的所有实验室,同时与实验室级的预案体系相互衔接;构建过程中应明晰所有实验室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故类型,对于可能引发较大事故的常见事故类型应独立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4 学校级实验室应急预案子体系的构建

如图 1所示,校级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子体系包括《实验室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实验室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7个学校实验室可能引发较大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环境与资源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13个设有实验室、研究室可能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在构建我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过程中,以学院级实验室应急预案体系为基础,结合各部门、各学院实验室安全隐患、事故类型、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和应急处置方案等,构建校级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保证与各学院的预案体系相互衔接,形成比较完整的“实验室—学院—学校”三级应急预案体系。

5 培训与演练

(1)培训。为了保证应急预案切实发挥作用,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使参与应急救援的各部门、学院和应急救援人员都能明确应急职责、掌握救援技能、熟悉救援程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层级所有可能参与应急行动的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培训。应急救援培训按领导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分级展开。领导层着重培训应急管理知识、国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信息披露技能、主要的应急处理程序等;管理层着重培训应急预案结构和职责、抢险救助指挥技能、报告程序和方式、应急处理程序要求等;操作层着重培训主要应急设备的使用、抢险救助技能、自身防护技能等。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对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培训时,还应重点培训该实验室内主要事故类型的应急处置措施。

(2)演练。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或训练,使参与应急救援的部门、学院、人员明确岗位与职责,规范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处置程序,磨合机制、锻炼队伍,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应急知识和逃生技能,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由于学生入学、毕业等原因,导致高校实验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安全事故应急培训、演练应经常举行,覆盖面应尽可能广泛[12]。除了校级演练之外,应落实各实验室的应急演练工作,以保证实验室所有人员都能够亲身参与演练,认识实验室事故特性,熟悉应急响应流程和应急装备的使用,切实巩固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第一道防线。演练时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及突发事件的特点,按照规定时限、标准和要求,开展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提升组织指挥、协调响应、抢险救援、物资调度、技术支撑的能力和水平,为实战积累经验,做好准备。

6 结语

应急管理工作是高校实验室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是保障实验室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实验室、学院、学校三层级构建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实现各级预案紧密衔接,让应急预案在事故救援中起到指导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落实各级组织应急救援职责,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高校实验室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专业素养,整体推进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障师生实验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猜你喜欢
预案演练救援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未雨绸缪演练忙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救援行动
应急预案的编制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