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买”字义项商榷

2020-09-29 07:44刘庆濮
现代语文 2020年6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语义特征

刘庆濮

摘  要:以语义特征分析、论旨理论等为指导,运用语料库分析、描写与阐释相结合等方法,分析“买”及其宾语的语义特点,以揭示“买”的新义项。《现代汉语词典》应补充“买”的三种新义项:“博取、追逐”“换得、得到”和“求得、取得”。

关键词:“买”;语义特征;语义角色;《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一、引言

“买”是一种交易活动中的动作,带有自主性、有偿性和获得性,与“拿”“给”有很大的差异。“买”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及物动词,所带宾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名词性的具象词语充当受事宾语。例如:

(1)我带你去领款,招呼他们给你买飞机票。(老舍《西望长安》)①

(2)劳金们凑了一点钱,买了一个破旧的大柜。(周立波《暴风骤雨》)

在例(1)、例(2)中,“买”后的宾语“飞机票”“一个破旧的大柜”都是具象事物词语。这样的用法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买”的释义“拿钱换东

西” [1](P870),是相一致的。通过对语料库中“买”的考察,我们发现,“买”后的宾语也可以是抽象词语。例如:

(3)不过他的收藏经历前三年几乎都是在买教训。(电视访谈《鲁豫有约》)

(4)我得用美食来买她欢心,并一味和颜悦色的笼络住她。(苏青《王妈走了以后》)

(5)他是凭本事吃饭,无须故意买好儿。(老舍《四世同堂》)

在例(3)~例(5)中,“买”后的宾语“教训”“欢心”“好儿”均为抽象词语。此时“买”的释义与宾语是具象事物词语的“买”是否相同,就需要我们从语义平面进行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目前学术界对“买”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算少。明蕾对“买”的句法和语义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其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说明了与其相关的语义结构及语义角色的同现限制规律[2]。倪婷钧认为,“买”涉及的参与角色可以抽象为:[施事]、[换取物]、[买]、[与事]、[受事],相对于“拿/取”等含有“获得、取得”义、表示物品转移的动词来说,“买”还包括“换取物”的转移,所以“买”具有[+有偿]这一区别性的语义特征[3]。朱德熙认为,从意义上看,“买”表示“取得”,所谓“取得”可以描述为:存在着“得者”(A)和“失者”(B)双方;存在着得者所得亦即失者所失的事物(C);A主动地使C由B转移至A[4]。戴耀晶指出,“买”属于二价动词,可以进入“N1+去V+N2”句式和“N1+别去V+N2”句式,而不能进入“N1+去V+N2+N3”句式和“N1+别去V+N2+N3”句式,论元角色为施事和受事[5]。袁毓林认为,“买”的词汇意义涉及“买者、买物、卖方”三个语义角色:“买者”包含施动性,可以抽象为施事;“买物”包含受动性,可以抽象为受事;“卖方”包含参与性,可以抽象为与事。“买”表达的是受事从与事方转移到施事方,可以概括为“取得”。因此,当它跟受其支配的论元实现为“NP+V+NP+NP”之类的句法形式时,这种句式自然地具有“取得”这种句式意义[6]。范晓、杜高印、陈光磊认为,“买”属于“取”类双宾动词,其形式表现为主语—近宾语—远宾语(即:得者—给者—给予物),这类双宾动词所带的远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对得者(常是主语)而言是内向的,所以它是内向动词[7]。

可以看出,关于“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买”的句法、配价和语义特点分析上,对“买”的实际用法与其义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关注较少。有鉴于此,本文以语义特征分析、论旨理论为指导,运用语料库分析法、描写与阐释相结合等方法,揭示动词“买”及其宾语的语义特征,并建议《现代汉语词典》补充“买”的新义项。

二、“买”的语义分析

(一)“买”的语义特征

为便于分析,我们根据“买”后宾语类型的不同,将“买”分为两种类型,当“买”的宾语是具象事物词语时,记为“买1”;当“买”的宾语是抽象词语时,记为“买2”。

“买”是一种商业活动,而能进行这一商业活动的主体不可能是物,必须是有生命的人。因此,无论是“买1”还是“买2”,都具有[+述人]的语义特征。例如:

(6)因为我已花了一块大洋,买了一张绿色的睡票,自然不甘心牺牲。(俞平伯《风化的伤痕等于零》)

(7)他狠心拿出来几百石杂粮在城内放赈,希图在穷人中买一个慈善之名。(姚雪垠《李自成》)

例(6)中的“睡票”是具象词语,“买1”动作的主体是“我”,因此,“买1”具有[+述人]的语义特征;例(7)中的“慈善之名”是抽象词语,“买2”动作的主体是“他”,因此,“买2”也具有[+述人]的语义特征。

进行并完成“买1”这一动作,需要动作主体在心理上愿意并主动去做。例如:

(8)边疆初雪,已经很冷,老杜打了个寒噤,赶紧到开票处给她买了个女铺位。(陈艰《生命的热量》)

例(8)中的“女铺位”是具象词语,从语境可以得知,“买1”的动作主体“老杜”是在心理上愿意并主动去完成“买1”这一动作的。因此,“买1”具有[+自愿]、[+主动]的语义特征。

进行“买2”动作时,动作主体是否是自愿或主动,则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当“买2”后的抽象词语为褒义词或中性词时,记为“买a”;当“买2”后的抽象词语为贬义词时,记为“买b”。

第一种情况:

(9)她又想买个好人缘儿,又舍不得花钱。(林希《五先生》)

(10)最重要的是用它买时间,他们会用金钱购买这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时间。(何怀宏《迟到的四季》)

(11)我们用全部的家当,买一个平安,这总可以了吗!(高建群《大顺店》)

例(9)中“买a”的动作主体“她”是“想买好人缘”,“她”是在心理上愿意并主动去“买a”的。因此,“买a”具有[+自愿]、[+主动]的语义特征。例(10)中“买a”的宾语是“时间”,尽管“时间”是中性词,但对于像“时间、经验”等这类宝贵的东西,人们愿意去换取。因此,“买a”也具有[+自愿]、[+主动]的语义特征。例(11)中“买a”的动作主体是“我们”,“平安”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用全部的家当”代价较大,“这总可以了吗”明显带有无可奈何的意味。因此,进行“买a”动作本来并非是自愿的,或者是“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非自愿—被迫无奈接受—自我安慰—愿意接受。通过对例(9)~例(11)的分析,可以得知,“好人缘”“时间”和“平安”这类词,无论是褒义还是中性,人们总是愿意并主动去追求,甚至在例(11)中用“全部的家當”换取。因此,“买a”具有[+自愿]、[+主动]的语义特征。

第二种情况:

(13)不过他的收藏经历前三年几乎都是在买教训。(电视访谈《鲁豫有约》)

(14)有的驾驶学校百般刁难,有时简直是花钱买气受。(《轿车何时驶入中国百姓家》,《湖北经济管理》1994年第6期)

(15)花钱买了个坏印象,被别人看见了,还留个坏名声。(《人民日报》,1998-01-21)

例(13)~例(15)中的“教训”“气”“坏名声”都是贬义词,对于不好的事物,人们总是避之不及,上述例句中的动作主体并非是自愿主动去做。因此,当“买2”的抽象宾语是贬义词时,“买b”具有[-自愿]、[-主动]的语义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进行“买1”这一动作可以实现货币与物品之间的直接交换。例如:

(16)今天,他又让人买来一艘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模型,摆放在办公桌的正前方。(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例(16)中的“他又让人买来一艘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模型”是一个兼语句,我们可以推测,“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模型”是“人”用货币“买来”的一种具象物品,这时,便实现了货币与物品之间的直接交换。就此而言,“买1”具有[+直接交换]的语义特征。

“买2”的宾语是抽象词语,进行“买2”这一动作则无法实现货币与抽象感受之间的直接交换。例如:

(17)多花十万二十万,能住上好房,买个心里踏实,值!(《人民日报》,1993-07-10)

例(17)中的“心里踏实”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它是无法用钱直接买到的;句中“多花十万二十万”直接买到的是“好房”,“心里踏实”是因为住上“好房”而间接得到的一种感受。也就是说,“十万二十万”的钱无法与“心里踏实”这一感受直接交换。因此,“买2”具有[-直接交换]的语义特征。

有些学者将“买”归为索取类动词,不过,“买”与“拿”“偷”“抢”等索取类动词却有所不同。进行“买”这一动作,需要用货币才能完成;而“拿”“偷”“抢”这类动词,则不需要货币作为中介。因此,无论是

“买1”还是“买2”,都具有[+有偿]的语义特征。明蕾更是直接将“买”归于“获得类动词”下位的“有偿获得类动词”,而将“拿/偷”归于“无偿获得类动词”[2]。

当“买2”后的抽象宾语是“好(儿)”“欢心”“喜欢”(通常前有指称代词修饰)时,记为“买c”。这时,并非全是借助于“钱”来完成动作“买c”,而是“用某物或做某事”。例如:

(18)马师傅净想买经理的好,不让挑,一个劲的穷催:“快着,快着!”(老舍《春华秋实》)

(19)原来牛肉青鱼始终买不到她的欢心,和颜悦色也没法留住她的身子。(苏青《王妈走了以后》)

(20)要是咱们不去买他的喜欢,他没得到你,就该跟咱们过不去了。(老舍《鼓书艺人》)

例(18)中“经理的好”指的是“经理的认可”,此处的“买c”并不是“拿钱买”,而是通过做某事直接得到“经理的认可”。例(19)中“她的欢心”指的是“她对人或事物喜爱或赏识的心情”,即动作主体用“牛肉青鱼”这些东西去“买c她的认可”。例(20)也是如此。可以看出,当宾语是“好(儿)”“欢心”

“喜欢”时,同样是“有偿”的,但并非全是借助于“钱”来完成“买c”这一动作,而是“用某物或做某事”的方式得到他人的认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进行“买c”的动作时,也实现了“直接交换”。因此,“买c”具

有[+有偿]、[+直接交换]的语义特征。

我们对各种类型的“买”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归纳,具体如表1所示:

(二)“买”的语义角色

我们知道,“动+宾”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动词。也就是说,“买+宾语”中的核心成分是“买”。结合上文对“买”语义特征的分析,下面,再具体阐述“买”所关联的论元情况。

关于“买1”的语义角色,前人已有深入研究,明蕾把动词“买”的价语分为三个层级,即必有价:买者、商品;特有价:货币、卖者;可选价:时间、处所等。又根据语义角色和价语之间的对应关系,把语义角色分为核心语义角色:施事、受事;特有语义角色:工具、与事;外围语义角色:系事、范围等[2]。关于“买2”的语义角色,前人的研究则较少。由于“买2”可以分为“买a”“买b”和“买c”三种类型,三者的义项存在着细微差别,因此,我们对其语义角色分别展开分析。

1.“买a”和“买b”的语义角色

“买a”所涉及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间接受事、工具、时间、处所等。与“买1”不同的是,“买a”的语义角色没有“与事”的参与,并且这里的“受事”并非是“买a”动作直接涉及的对象,因此,将其称为“间接受事”。例如:

(21)我知道他们有钱,想在死前买些快乐,我只好供给他们所需要的。(老舍《月牙儿》)

(22)一些有理的当事人也想通过花钱在法院买个公正。(《人民日报》,1993-02-18)

在例(21)中,“他们”是施事,“钱”是工具,“死前”是时间,“快乐”是间接受事。这里“买a”涉及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工具、时间、间接受事。在例(22)中,“有理的当事人”是施事,“钱”是工具,“法院”是处所,“公正”是间接受事。这里“买a”涉及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工具、处所、间接受事。

可以看出,“与事”并没有成为“买a”的语义角色。在由“买1”构成的句式中,“买1”之后的“受事”都是具体事物,一般有语义上的领属者(有些没有出现,但通过语境可以补出)。“买a”后的“间接受事”则多是一些感受或抽象事物,如“快乐”“公正”等,具有[+感受]的语义特征;同时,在“买a”动作实现之前,并没有领属者,具有[-领属者]的语义特征。因此,在由“買a”构成的句式中,不会出现“与事”的语义角色。

“买a”所联系的抽象事物宾语论元语义角色主要是施事。例如:

(23)如果去,你就当花点钱买舒坦,套个近乎。(六六《蜗居》)

例(23)中的“舒坦”是抽象宾语,也是“买a”的“间接受事”,具有[+感受]的语义特征;而[+感受]必然是“人”所特有的,进行“买a”动作的施事具有[+有生]的语义特征。因此,例(23)中抽象宾语是与施事者有关的感受。

“买b”所涉及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间接受事、时间、工具等。如在上文例(13)中,“前三年”是时间,“教训”是间接受事,“买b”涉及的语义角色有时间、间接受事。在例(14)中,“钱”是工具,“气”是间接受事,“买b”涉及的语义角色有工具、间接受事。在例(15)中,“钱”是工具,“坏印象”是间接受事,“买b”涉及的语义角色有工具、间接受事。例(13)~例(15)中均未有施事语义角色的出现,但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补出施事。如例(13)根据“他的收藏经历”可以补出施事“他”;例(14)是对“驾驶学校”的评论,由此可推知施事是“在驾驶学校学习的人”;例(15)是辽宁省劳模、公司总经理李春久说的话,由此可推知施事是“给领导送礼的人”。

总的来说,“买b”涉及的语义角色不如“买a”丰富,“买b”也缺少与事,原因是在于“买b”后的宾语“教训”“气”“坏印象”具有[+感受]的语义特征。同时,在“买b”动作实现之前,并没有领属者,具有[-领属者]的语义特征。

2.“买c”的语义角色

进行动作为“买c”时,当宾语是“好(儿)”时,可以出现“与事”,如例(18)中“经理的好”,指的是“经理的认可”。如果不是有特指的人,则可以不出现与事,如例(5)中“买好儿”,指的是“他人的认可”。当宾语是“欢心、喜欢”时,“与事”必须出现,如例(19)、例(20)中“她的欢心”“他的喜欢”。由此可见,“买c”所联系的宾语论元语义角色有施事、与事等语义角色。

综上所述,造成“买1”与“买a”“买b”“买c”语义角色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其后宾语性质的不同。“买1”后的宾语为具象事物词语,有领属者,因此,有“与事”语义角色的参与。“买2”后的宾语为抽象词语,多是描述人的主觀感受的词,在进行动作“买2”之前,没有领属者,因此,不出现“与事”成分。“买c”后

的宾语为“好(儿)”时,“与事”成分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当宾语为“欢心”“喜欢”时,“与事”成分则必须出现。总的来看,由于述宾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核心结构,所以允许它所带的宾语呈现出语义上的多样性[8]。

三、“买”所带宾语的语义分析

当进行“买1”动作时,必然会出现货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也会涉及到所有权并且伴有所有权转移的情况。例如:

(24)每次上文具店,她都会买一两本封面设计独特、纸张质地优秀的日记本。(土一族《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在例(24)中,虽然没有出现货币和商品所有者,但根据句中的信息可以推测出,“买1”一个物品,必然会有货币的参与,也必然会有商品的所有者的参与。也就是说,货币和商品所有者可以不在句中出现,但在实际语境中必定会参与“买1”的活动。“日记本”有领属者,当进行“买1”动作时,“日记本”的所有权便会由原来的商品领属者向动作主体转移,从而实现“日记本”所有权转移。因此,“买1”所带的宾语具有[+领属者]、[+所有权]、[+所有权转移]的语义特征。

进行“买ab”①动作之前,抽象宾语没有领属者,也不会出现所有权及所有权转移的情况。例如:

(25)钱能买来东西,钱还能买来快乐。(杨晓丹《三个富婆的私生活主张》)

(26)二分厂一个工人,休息时把脚放在椅子上,行为不端,他花20元人民币买了个教训。(《人民日报》,1994-02-27)

例(25)中的“快乐”是具有褒义的抽象词语,在进行“买a”动作之前,没有领属者,也没有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更谈不上所有权的转移,而是动作主体间接得到的一种心理感受。因此,它具有[-领属者]、[-所有权]、[-所有权转移]、[+感受]的语义特征。例(26)中的“教训”是具有贬义的抽象词语,除意义和感情色彩不同外,其语义特征与例(25)中的“快乐”完全相同。再如:

(27)你既买我的好,又好去对娘娘表表功!(老舍《茶馆》)

(28)他是凭本事吃饭,无须故意买好儿。(老舍《四世同堂》)

例(27)中“买我的好”的意思就是去“得到我的认可”,那么,无论进不进行“买”这个动作,是否对施事者“认可”,都是由“我”说了算,因此,宾语“好儿”具有[+所有权]的语义特征。同样,“好儿”也是有领属者的,具有[+领属者]的语义特征。同时,伴有“我”态度的转变,具有[+转移]的语义特征。它还是人的一种感受,具有[+感受]的语义特征。在例(28)中,“好儿”的领属者可以通过语境补充出来,因此,“买好儿”的语义特征与例(27)一样。

我们对各种类型的“买”的所带宾语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归纳,具体如表2所示:

四、与“买”的词典释义比较

符淮青曾建构了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意义模式图,其中,“D”表示“动作”,“d”表示“动作的各种限制”,“E”表示“关系对象或关系事项”[9]。根据这一意义构成模式图,《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词典》)中“买”的释义“拿钱换东西”可以分析为:

拿钱  换  东西

d    D    E

其中,d“拿钱”为工具限制,E“东西”为D“换”的关系对象或关系事项。符淮青将可以触摸的物体“E”称为“D”的关系对象,将不可触摸的物体“E”称为“D”的关系事项[9]。这里的E究竟是D的关系对象还是关系事项,就要看“东西”所指的物体可不可以触摸。《词典》对“东西”一词的释义为“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释义中所说的“具体的事物”应是指可触摸的具象事物;而“抽象的事物”是指什么,则要看这一词条后的举例。其后的举例为:“语言这~,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工夫不可。”可见,“东西”释义中所说的“抽象事物”是指“语言”这一类的事物,如“慈善之名”“名”“婆娑世界”等,而不包括“舒坦”“欢心”“教训”等词语。就此而言,这里的E“东西”既包括可触摸的具体事物,也包括一部分不可触摸的抽象事物。

《词典》对“买”的举例为:~票|~布|卖出粮食,~进化肥,这里的“票”“布”“化肥”都是具象事物名词。由此可见,“买”的释义“拿钱换东西”仅包括“票”“布”“化肥”这样具体的事物,而不包括“舒坦”“欢心”“教训”等。退一步说,即使“买”释义中的“东西”包括“名誉”等抽象词语,但仍然是将“舒坦”“欢心”“教训”等排除在外的。就此来看,《词典》中对“买”的释义只是适用于“买1”,而不适用于“买2”。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既然出现了“买”的新的对象,那么,“买”的义项也应有所扩充,所以词典的释义理应随着现实中“买”义项的增加而增加。

叶桂郴对先秦及以后各个时期的典籍进行了考察,他发现,“买”在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时期都有用于抽象意义的情况,可以解释为“获得、追逐、博取、求取、求得”等[10]。例如:

(29)以非买名,以是伤上,而众人不知。(《管子·七臣七主》)

(30)可以买得婆娑世界。(《敦煌变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

(31)受贿买闲,应付权贵,其弊难以枚举。(明代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卷十四)

例(29)~例(31)中的“名”“婆娑世界”“闲”都是抽象名词,这与上文例(9)~例(11)中“买a”的宾语是同一类型。

《汉语大词典》对“买”的解释是:

①购进;以钱购物。与“卖”相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鲁人买之,百两一布。”②雇,租。清方文《毗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笠泽买吴舠,画舫青帘过驿桥。”③收买,买通。《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④招惹,引起。宋王安石《寓言》诗之二:“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⑤博取,追逐。《管子·法禁》:“说人以货财,济人以买誉。”尹知章注:“济施人货财,所以买其声誉。”⑥增添。[11](P14128)

《汉语大词典》中的第三个义项“收买、买通”与“买c”的意思有些接近,不过,“收买、买通”多为贬义,而“买c好”“买c她的欢心”“买c他的喜欢”并不全是贬义,因此,不能直接用“收买、买通”来解释“买c”。

结合“买c”的语义特征[+述人]、[+自愿]、[+主动]、[+直接交换]、[+有偿],“买c”后的宾语的语义特征[+领属者]、[+所有权]、[+转移]、[+感受],应将“买c”释为“用某物或通过做某事换取他人的认可”。考虑到词典在释义时多采取简洁明了的原则,可将“买c”释为“求得、取得”。《汉语大词典》中的第五个义项与“买a”的释义基本相同,因此,可将“买a”释为“博取、追逐”。由于“买b”的宾语大多为贬义名词,可对“博取、追逐”这一义项加以调整,而将其释为“换得、得到”。

五、结语

《现代汉语词典》是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词典,收词、释义注重规范性。不过,语言是在不断变动的,所以规范性也是相对的。注重规范往往会带来所收词语和义项的滞后,《现代汉语词典》出版之后的多次修订也表明了这一点。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买”的释义相对较窄,不能涵盖“买2+抽象词语”中“买2”的义项。考虑到这些义项在现代汉语中的大量用例,它们已经具备了进入现代汉语通用词语的资格。根据“买2”后宾语类型的不同,本文将“买2”分为“买a”“买b”“买c”三种类型,其宾语不同,这三种类型的“买”的释义也应有所不同。通过前文对“买”及其所带宾语的语义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买a”的释义为“博取、追逐”,“买b”的释义为“换得、得到”,“买c”的释义为“求得、取得”。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明蕾.汉语动词“买”的句法语义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倪婷钧.说“买醉”[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11).

[4]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 1979,(2).

[5]戴耀晶.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J].中国语文, 1998,(1).

[6]袁毓林.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J].世界汉语教学,2002,(3).

[7]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8]张颂.性质形容词带宾语的语义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6).

[9]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叶桂郴.“买”、“市”、“购”的历时演变[J].古汉语研究,2011,(4).

[1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十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12]徐丽丽,车飞.说“买”[J].绍兴文理学院学報(哲学社会科学),2017,(2).

[13]邵敬敏,周芍.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14]曾丹.反义复合词“买卖”形成演变的认知分析[J].汉语史学报(第八辑),2008.

[15]尚永璨.“句法—语义”接口中词汇与句法互动制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16]吕文平.汉语“买卖”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Discussion on the Meaning of“Mai(买)”in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Liu Qingp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 and content theory,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mai(买)”and its object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corpus analysis,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o as to reveal the new meaning of “mai(买)”.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should add three new meanings of“mai(买)”: “win, chase”“exchange, get”and“seek, get”.

Key words:“mai(买)”;semantic features;semantic roles;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paraphrase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部分若干问题商榷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与配例的关联性与认知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