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现状及解决策略

2020-10-09 10:07黄文胜韩伟
科技风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现状策略

黄文胜 韩伟

摘 要:为了对现有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进行重构,并实现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人性化的发展目标,就必须针对其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创新,对症下药,找到依法推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的有效策略,从而为保障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奠定基础。为此,笔者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现状及解决策略》为课题,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解决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问题的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建设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现状;策略

一、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现状

对于中国而言,要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仅仅依靠领导层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只有把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提高到一个足够高的位置,把基层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彻底解决掉,人民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才能提高自身对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才能在国际社会所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准确地把握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他们在开展后续工作的过程中才能更具有目标性与方向性,从而提高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实效性。总之,对于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只有把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做好,中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在面对国际问题时才能更有底气和信心。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与人民需求日益增长的速度相比,目前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过程中群众的参与性不足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更是一个执政党必须明白的一个基本道理。当然,与古代封建社会不同,新中国是要让人民当家做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国内环境而言,基层干部是最能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真实想法的政府人员。不仅如此,当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他们也比较了解,这为做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层组织自治能力明显不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他们可以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但是很多时候也因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综合治理活动中,甚至即使基层干部强烈要求人民群众进行参与,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也不高。国内现有的社会综合管理体制就是“自上而下”,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组织自治效能的发挥,严重打击群众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服务群众、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基层干部进行监督是村民的基本权利,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群众借助于民主协商方式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意识比较薄弱,所以他们的监督权往往得不到保证。对于那些弱势基层群众而言,由于基层干部宣传工作不到位、组织工作不到位,还产生了群众参与渠道不畅,利益诉求平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正是由于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不到位,群众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所以有些群众为了解决问题就会选择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段,比如诉讼、信访、向媒体曝光、举报等,这不仅会在全社会形成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在发生群体性事件以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

(二)基层干部与群众法治观念薄弱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无论是解决什么问题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决。就目前而言,我国仍然处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而作为现代人,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乡村群众,都要做一个懂法、守法并且还会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中国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民事调解的方式妥善解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并不需要利用到法律武器。但是一旦民事调解失败,那么矛盾双方很可能会用法律武器进行“决斗”,所以懂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学法、懂法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这个地方,很多时候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某一方或者双方都不懂法才产生的。对于基层干部而言,由于他们的服务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们就必须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在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时可以向双方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让他们权衡利弊以后再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对于群众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的说客一样,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理想、最经济的问题解决方法,这同样值得现代基層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然而,当前基层干部与群众法治观念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意识、小农经济等思想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影响力,这就导致部分存在面对利益分配问题时总是习惯从一些自身利益以及短期利益出发,给基层政府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对于目前的乡村而言,村民之间很可能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恶语相倾甚至是大打出手,所以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和谐基层氛围的形成,也会影响到村民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建设新农村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是,很多地区基层党委、政府都未能达到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理念进行转变的目标,治理理念依然非常落后。

(三)社会矛盾化解体系有待完善

社区、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组织,不仅是形成和谐生存环境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目标的强有力保证。社区、村委会的价值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监督政府职能、协调村民之间利益关系以及整合群众诉求等方面。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社区、村委会这种基层组织在城乡振兴工作以及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社区、村委会还可以在向组织成员传达各种政策信息的过程中,把组织成员在为村民解决矛盾时所面临的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从而为政府实行下一步城乡发展计划提供参考。然而,由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政府部门与社会群体之间失去了必要的交流与沟通的环节,而且还没有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多样性矛盾解决体系,所以更是增加了潜在矛盾的数量,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难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社区、村委会干部在解决村民矛盾时应该具备的思想,如果社区、村委会如果能够及时介入并且化解这些矛盾,那么就可以避免这些矛盾被进一步激化,这无疑会缓解信访部门和诉讼部门的工作压力,也可以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目前,人民群众中存在的“信访不信法”“以访代法”等现象比较严重,而有些群众思想比较激进,所以总是会提出一些无理取闹的要求,缠访、闹访等问题甚至已经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一大因素。司法机关就是为保障社会公平公正而存在的政府机构,缠访、闹访等现象的产生无疑是对司法机关进行挑衅的行为,更是群众不守法、不懂法、不会用法的外在表现。因此,这种情况下,完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和社会矛盾化解体系,提高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基层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二、解决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问题的策略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权益是维护社会与稳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有力保证。解决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问题不仅是实现现代化国家治理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比较复杂,而且还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提出新的要求。不仅如此,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了深化,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过去一些埋藏的比较深的基层社会矛盾不断暴露出来并且还受到了激化,致使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当然,这些问题的产生同样也意味着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为了对现有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进行重构,并实现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人性化的发展目标,我们除了应该清楚地看到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更应该通过认真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特点做出相对应的措施,找到依法推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的有效策略,为保障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奠定基础。

(一)提高群众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与过去封建社会不同,在新中国这片领土上,每个合法中国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他们都可以行使社会综合治理的合法权利。为了建设现代化、人性化、民主化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党中央还是基层组织都要坚持系统化的治理原则,在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并支持社会各领域积极参与,让基层组织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基层人民群众中形成一种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提高社区、村委会在社会群体中的公信力,也让社会民众更全面而细致地了解到政府对城乡建设工作的支持与鼓励。基层领导干部、德高望重的老者、离退休党员等都可以引导群众转变思想,培养他们树立大局意识,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双眼,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需要融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和智慧,并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像居民自治手段、行政手段以及司法手段等都可以被应用到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从而在发挥出政府引导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出群众集体的力量,让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构建“社区、村委会领导、政府引导、社会协调、群众参与、法律保障”的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是提高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群众合法权益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区、村委会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遵循民主协商的基本原则,为社会增加活力

与社会管理相比,社会治理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更容易受到群众的青睐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当然,要想实现这样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基层干部社会综合治理思想的转变和治理方式的转变。在对待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时,基层干部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思想,不要盲目服从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基层治理环境的特殊性,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不要用命令或者威胁的方式对群众进行社会综合治理,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还会让群众对基层政府产生厌恶抵触的心理,对基层工作的开展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基层政府要彻底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体系,朝着民主、自由、开放的方向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治能力,尽可能地让群众的问题不出社区、村就可以被妥善解决,切实保障社区、村委会的作用和存在价值能够得到体现。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除了要遵循民主协商的基本原则以外,还要为社会增加活力,活跃社会氛围。从基层自治的性质和特点中就可以看出,基层自治必须要尊重人民主权,让人民可以感受到他们作为国家主人应该享受到的权利。提高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自治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群众的责任感,同时还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所以,这就要求基层组织在社会综合治理过程中要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现有的基层自治体系,增强群众民主法制意识,集中民智、激活民力、凝聚民心,真正实现基层群众自治。

(三)发挥法治引领的作用

开展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同时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为之努力,并且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必须要尊重人权,同时在处理问题时还要保证公平公正性。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看出法治永远是最有效、最合理的保障人权的治理基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干部必须要提高自我法治意识和能力,培养法治理念,确保法治化取向的规范性,把民主法治与依法治理有效融合。广大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对象,所以基层干部要学会引导群众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事务。

(四)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精细化治理

城乡社区是社会综合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精细化是提升治理能力的突出体现。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划分城乡基层网格化治理,把社区、村划分成若干个网格,以网格为最小单元进行社会综合治理,精准管理到每一个角落。依托科技支撑、大数据平台等形成智慧管控,实时监测、科学规范、高效处理系统,搭建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将群众诉求机构延伸到群众身边,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社会综合治理更加趋于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如建设社区专职社区综合治理队伍、下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及机關党员增强基层综合治理能力。通过强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大力推行基层治理信息化,打造“智慧社区”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城市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五)完善综合治理制度建设

社会综合治理制度建设是社会综合治理运行的保障,因此建设完善的治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社会综合治理分析制度,定期召集成员单位交流分析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工作情况、突出问题、发展趋势、解决措施等,进行分析研判和研究部署。加强基层力量建设,选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热心从事群众工作人员,指导基层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把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前端。完善搭建社会服务治理平台,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探索建立对群众求助、投诉的联动受理、快速处理和及时反馈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解决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问题不仅是实现现代化国家治理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基础。从当前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现状来看,我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提升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实效性,我们除了应该清楚地看到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更应该通过认真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特点做出相对应的措施。由此可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现状及解决策略》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利民,林芝,钟文嘉.“村民自治与基层治理”向何处走?——“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与基层治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2]贺少雅,武千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论坛综述[J].社会治理,2018(07).

[3]王传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04).

[4]秦上人,郁建兴.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走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态[J].南京社会科学,2017(01).

[5]李秀义.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作者简介:黄文胜(1969—),男,汉族,广东丰顺人,博士,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研究方向:公共管理;韩伟(1971—),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交大经济学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云南省专家库成员,“433”能效体系创始人,逻辑管理学创始人,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应用。

猜你喜欢
现状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