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

2020-10-09 11:37刘晓
家庭·育儿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工匠精神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育的关键基地,在当前社会发展与人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新时代经济的到来,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质量和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也要紧随时代发展,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育,时刻做到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鉴于此,本文从工匠精神视角展开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希望可以为有关高校提供可鉴参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学前教育;职业能力

一、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概述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指的是诸多历史留名的出色工匠在职业发展践行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种精神品质。尽管工匠精神属于精神品质,不过该品质要想塑造而成,离不开工匠本身的职业态度、能力。换句话讲,职业能力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必要前提。工匠精神的特征包含以下几点:其一传承性,职业发展历史中,不管是什么职业、哪个朝代,都会存在优秀的工匠,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所呈现出的职业精神各有差异,不过也具有统一共性,比如敬业、精益求精、执着等。其二,延展性。工匠精神是历朝历代工匠借助具体化的实践所呈现展示出的一种出色品质。所以每个时代的工匠都会以自我职业行为、操守不断扩展和丰富工匠精神的内在涵义。其三,统一性。工匠精神的统一性指的是工匠个性化精神和共性化精神的融合。

(二)职业能力

職业能力在业界是一个颇受争议的术语,不同时期不同专家对其的看法各有不同。研究初期,职业能力是通过二分法来界定的,也就是将能就业当作指标来进行划分。只要可以就业的学生便是拥有职业能力,反之,无法就业的就是不具备职业能力。后来伴随着分析层次的延伸,职业能力的涵义进一步被挖掘,多了许多新的视角和这些视角下的不同看法。接着是共性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简言之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必然要拥有和掌握的本领,是成功展开职业活动必备的技能、态度、心理等的综合概括,包含了特定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等。这些界定和区分中,职业能力的涵义获得了明确的界定。职业能力是涵盖了知识、态度、技能、个性化心理等多方面元素的。从外延来看,它包含通用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通用职业能力是得到就业机会的前提,综合职业能力是牢牢抓住职业机会确保职业能获得成功的条件。职业能力是对诸多组成元素的一种融合汇总,所以这些要素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也是互相产生作用力的。尽管知识、态度、技能分属不同内容,不过其相互影响度是不容忽视的。比如职业知识匮乏会造成职业能力不高,而如果职业态度、精神不够,那即便是职业技能出众,也无法获得职业上的成功。

(三)两者的关系

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倘若职业人员没有具备工匠精神,那其职业能力的养成和展现都会深受影响。倘若执业人员不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那工匠精神就是无稽之谈。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在某些方面是存在重合与交集的。所以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是可以相互实现转化的。另外工匠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育具有相似性。宏观角度看,职业学习是既可以培育职业能力又可以养成工匠精神的一大有效路径。微观层面看,社会的诉求、个性化职业发展是两者形成的稳固根基。所以对工匠精神、职业能力而言,培育方法上有重合相似性。尤其对职业能力来说,它是工匠精神的具化展现和实践表征。

二、工匠精神培养背景下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策略

(一)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培养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

深度学习是在新旧知识汇总整合基础上展开的,注重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习的认知建构和反省,进而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实现对学习知识的迁移应用和问题妥善处理。此前的教学模式多是教师过度求速度,忽视了学生本该有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思考能力训练,大体都是理论教授、实践操作、课后汇总三步骤,学生在技能教育中缺乏深度学习能力和思考的训练。慢工出细活、精雕细琢造就非凡品质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教育核心理念。必须要在关注技能培育的同时强调对学生深层次学习能力的培育,使其在未来岗位上可充分应用深度学习能力,整合新旧知识,创建自己的知识架构,成为专业又专注的新时代精英人才。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课前进行线上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注重创新、探索能力的培育。根据教学规划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前借助云课堂等平台为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提前预习单元项目要求,试着进行模拟练习,也可以观看和学习全国学前教育活动公开教学视频,揣摩其中的精髓和方法,并联系自身经验进行创新和尝试探索,为课中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课堂线下教学,师生协作探索,加入新旧知识迁移环节。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对单元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针对线上预习中学生的提问予以线上解答,展开小组探讨,共同探索问题,夯实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在解答问题时注意抱持新旧知识迁移认知,为学生传达目前学前教育行业的创业新模式、专业知识怎样转换为创业资本的典型性案例,遵循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现课堂教学、项目教学的融合。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分组来模拟练习,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学生借助模拟组织各种学前教育活动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和认知,提高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实现对此次课堂的评测。

第三,课后延伸教学,巩固强化深度学习能力培育。课后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比如令学生观看教师预先录好的微课视频,复习单元知识点,实现学习的优化,不断做到敬业、专业。此外教师对课后学生的回馈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回复和解答,不断地优化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录制上传自身的学习成果,完成学习成果的分享和沟通,全面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健全知识架构。

(二)以全实践理念为基础培育精益求精的实践能力

全实践理念的提出者是我国的秦金亮学者,他在幼儿教师教育架构转型环境下建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全实践指的是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中的实践步骤当作整体系统进行规划和统筹。培育工匠精神、实操能力,需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统中创建“学生为知识探索的主力军、强调师生协作互动,关注情境中能力解决综合素养的培育”的全实践教学系统。培育学生实操能力,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主动建设完善自我知识系统,实现素质化、能力化发展。

首先,要建立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化设定学前教育教学法课程的三维目标,确立教学法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前教育活动课程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知识目标上要让了解学前儿童教育活动理论知识,知晓其身心发展规律,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组织学前教育活动。能力目标上,要遵循幼儿园五大教育活动设计实施方法,具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目标上,要养成对学前教育的正确理念、态度、情感等。其次,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变革创新。日渐发展的社会诉求、人才培育诉求要求高职教育课程内容要相符合。教学内容创新与变革必须依循现代化教育理念,以推动学生全面化成长为目标。因此,工匠精神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要强调对课程教学內容的优化、创新,把专业、敬业等职业精神融入其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分配得当,推进对学生日后成为大国之匠职业能力的培育。最后在教学方式上要不断进行创新。教师可以自转变理念、原理等方向出发改变教学方法,根据任务驱动进行课堂教育活动组织,通过项目教学等形式带动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化探讨和提问,调动学生求知欲,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课堂辅助、社团引领、基地助力共同培育可持续化的创新创业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亟须品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的教书匠人,要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加大对人才培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通过多渠道完成人才的创新化培育。高职院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需健全创业课程设立,组建专业的社团,充分利用学校一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培育和发挥深度学习、行业实践能力,探索课堂辅助、社团引领、基地助力三位一体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培育体系的建设。其中,课堂辅助指的是借助专业核心课、创新创业讲堂、专业基础课等令学生全面化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完成该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化覆盖。社团引领是指利用社团的力量展开指导教师的进一步指导,推动教育的深度进行。基地助力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创业孵化园、城乡幼教机构等基地优势,鼓励号召学生参加到创新创业孵化项目中,走上创新创业之路。教师借助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深度学习、全实践能力的培育,从而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认真、变革创新、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标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展示工匠精神,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使其把这种精神延续到自我学习和后续发展中,实现工匠精神对职业能力培育的推动作用,真正做到工匠之心传工匠之神,工匠之神造就出众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丽,刘媛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南方农机,2017(05).

[2]陈志刚,刘力红.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J].职大学报,2018(04).

[3]尹小梅.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7).

[4]徐伟.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

作者简介:刘晓(1989.03-),女,汉族,贵州瓮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工匠精神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