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认同感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0-09 11:05吴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相关性教学研究

吴洋

摘 要 本篇论文研究了大学生的归属感、自我认同感及社会支持这三者的现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自我认同感及社会支持对大学归属感的相关性,为提高学生的归属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进而缓解学生在大学里的浮躁,厌倦和懈怠的不良表现。

关键词 自我认同 相关性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本研究以大学本科学生为对象,研究学生对大学的归属感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可以丰富国内集体归属感的理论研究, 并且为大学针对学生对学校归属感提高制定有效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为学生奠定社会工作基础的重要阶段,大学归属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其集体意识的培养。这一要素作为工作开展和遂行各项任务的基本,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自我认同感与社会支持对学生的大学归属感的影响和促进效果,在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任职后的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

1自我认同感、社会支持程度和大学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以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社会支持为研究自变量,探究两者对于学生的大学归属感的作用机制,首先要确认两者对学生的大学归属感这一变量是否存在相关性。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支持分别对大学归属感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自我认同感、社会支持程度和大学归属感三者的相关程度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自我认同感和大学归属感、社会支持程度和大学归属感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程度较低的是社会支持程度和自我认同感。

2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在自我认同感与大学归属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社会支持程度与大学归属感均存在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考虑社会支持在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大学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根据温忠麟、张雷、侯杰泰(2004)提出的中介变量检验程序下面对社会支持、自我认同感及绪论归属感总分进行中介检验。

第一步:以自我认同感为自变量X,大学归属感为因变量Y,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M;将三个变量进行中心化转化后得以下三个方程:

⑴Y=cX+e1

⑵M=aX+e2

⑶Y=cX+bM+e3

第二步:檢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通过回归分析进行检验方程(1),检验系数 c 是否显著,如果系数 c 不显著,则说明自我认同感与大学归属感相关不显著,停止检验: 如果c显著,进行第二步:

第三步:检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作用,通过回归分析进行检验方程(2),检验系数 a、b 是否显著,如果显著,进行第四步;如果 a、b至少有一个不显著,则进行 sobel 检验。

第四步:检验方程(3)中c,是否显著,在 a、b都显著的前提下,c,显著,则为部分中介效应,若c,不显著则为完全中介效应。

3个人基本信息在大学归属感的差异讨论

3.1不同年级在大学归属感上的差异讨论

在大学归属感方面,大一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的大学归属感,大四年级学生的大学归属感最低,说明年级这一因素与大学归属感成负相关关系。

首先大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刚刚步入大学的阶段,对光荣而崇高职业的向往以及在建功立业的目标,使得大一新入学的学生对自己所归属的单位和集体产生较高的认同感,进而也提高了对大学这一最小集体的归属感。

其次,大一年级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初,大学就是他们在大学的第一个集体;对学校内同年级的同学和高年级的学长有着交往的新鲜感;同时,生活,训练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大学就像入学前的家庭一样给了自己很多的帮助,让这一未知领域变得清晰起来,提高了自己在的安全感,而大学归属感也与之水涨船高。

第三,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由于公差勤务、上课加操以及对单一生活的厌烦情绪的增加,学生在大学内的活动时间减少,参与集体活动的频率也降低。而大四年级作为即将毕业的年纪,面临着毕业考核,论文撰写等多方面的压力,甚至会出现质疑自己在大学四年的收获和对未来感到迷茫。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在大学内积极情绪的产生和维持。

3.2不同生源类型在大学归属感上的差异讨论

青年学生都有着相似的大学归属感,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却有着相似的对大学的归属感。

入学后,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的所面对的工作生活基本一致。虽然生源类型的不同造成学生间能力素质的差异,但大学对课程安排并不存在生源类别上的差异,同年级间学习训练科目相同,相应的,产生的压力是相似的,对心理构成的影响也是相似的。而在大学层面而言,青年生均要参与学校安排的工作和任务,同时,同年级间在学校活动时间也近似,难以产生在大学归属感上的差异。

4结论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个年级的本科在读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在学生这一群体中,大学归属感、自我认同感及社会支持三者的现状及关系。通过数据统计、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及中介效应界定等统计学方式对有效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郭金山,车文博.自我认同与相关概念的辨析[J].心理科学,2007,27(05):1266-1267.

[2] 张浩.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比较研究[D].2008.

[3] 张琳.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差异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366-367.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相关性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