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11 09:1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疼痛感循证腹腔镜

崔 丹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胆囊结石是因妊娠、遗传、生活方式、肥胖、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胆固醇、胆汁酸浓度改变,进而引起胆汁淤滞,造成胆结石。胆囊结石属于肝胆外科常见病,具有反复性强、病程长、预后差等特点,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在饱餐后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若干预不及时,可引起胆囊炎、胆囊萎缩,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黄疸、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常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其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等优势,是胆囊结石常用的治疗手段,能够顺利清除结石,但术后极易引起感染,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不利于术后恢复[2]。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完善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循证护理开始被广泛推广,其主张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寻找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服务指导,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不适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本文进一步探索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化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1.43±5.78)岁;平均病程(18.15±3.33)个月;临床诊断:胆囊肿瘤8例,胆囊炎40例,胆囊息肉12例;合并症:肺气肿14例,冠心病16例,高血压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1.59±5.62)岁;平均病程(18.34±3.52)个月;临床诊断:胆囊肿瘤6例,胆囊炎41例,胆囊息肉13例;合并症:肺气肿13例,冠心病17例,高血压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②患者存在腹腔镜手术适应证;③患者各项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②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③认知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患者;④ 血液疾病患者;⑤无法耐受手术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包括:①术前护理: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方法以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促使患者对手术具有一定的了解,缓解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树立对手术治疗的自信心;患者需保持低脂饮食,且遵医嘱分别肌内注射地西泮、山莨菪碱,促使胃肠道蠕动;②术后护理:注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③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头晕、心慌、呕吐、恶心、腹胀等症状,一旦发生并发症,需及时对症治疗。

1.3.2 观察组 采用循证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3.2.1 确认循证问题 ①成立循证小组,本次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护理人员组成,统一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如循证护理内容、胆囊结石术后护理重点等;②结合患者术后疼痛性质、临床表现、护理人员经验提出相应问题,如腹腔镜术后产生疼痛原因、具体护理对策;③术后第1天,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了解患者疼痛的特征、部位、持续时间等,并记录在患者个人档案里,便于后期给予针对性护理,需将评估结果标识张贴在床头。

1.3.2.2 循证支持 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百度等网站上查询关于“护理”、“疼痛”、“腹腔镜手术”、“胆囊结石”等相关文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临床护理经验合理拟定护理方案,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准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3 循证观察 根据搜集到的科研证据制订有效性、推广性强的护理方案,指出当前存在的不足,制订完善的护理方案。

1.3.2.4 循证应用 ①疼痛护理:术后为了避免伤口牵涉痛,需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每隔2 h变换1次体位,且注重按摩肢体,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注意按摩力度需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动作要轻柔,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同时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还需注重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产生原因、危害性以及预防手段,根据患者的实际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对于肩部疼痛患者,可通过吸氧和局部按摩,缓解其不适感和疼痛感;对于疼痛感轻的患者,可运用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放松疗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转移其注意力,从而减轻其疼痛感;对于疼痛感重的患者,可通过口服或注射镇痛药来缓解其疼痛感;对于疼痛缓解不明显的患者,需寻找疼痛原因,从而及时调整疼痛护理方案;②病情监护:术后密切监护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脉搏、面色、心率等生命指标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报医务人员,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液和尿液的量、性状、颜色是否正常;③口腔护理:术后患者需每日清洁口腔,用淡盐水漱口,避免口腔异物造成呛咳;④便秘护理:为了缓解患者腹胀、便秘等症状,需嘱咐患者多饮水,配合腹部按摩,从而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其不适感;⑤饮食护理:患者需从进食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秉持易消化、低脂、维生素丰富等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产气较多、辛辣刺激强的食物摄入,为了改善腹痛,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需遵守少食多餐制度,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增加饮水量,避免便秘发生;⑥并发症防护:a.胆总管残余结石:主要是与术中取石不彻底有关,在术后护理期间需密切监护患者腹痛、发热症状有无改善,询问患者腹部有无隐痛或剧烈疼痛,观察患者腹部体征,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定期复查尿淀粉酶和血常规指标;b.术后切口感染:胆囊周围感染是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切口红肿疼痛、体温升高,对此需密切监测患者术后3 d内的体温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一旦发现化脓、渗血等现象,需及时引流换药;c.术后轻型胰腺炎:术中操作不到位可导致胰胆管不通畅、胆管黏膜水肿,主要表现为尿淀粉酶、血胆红素下降或上升,因此还需加强对患者实验室指标和体征的评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⑦腹腔内出血护理: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面色苍白、脉细、血压下降等出血性休克症状,为此需密切观察以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控制,如引流管内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液,需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48 h 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标准[4]:若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强烈,最高分10分,7~10分:疼痛感剧烈,且难以忍受,对睡眠质量造成影响;4~6分:疼痛感可忍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质量;1~3分:疼痛感轻微,无须药物控制,可忍受;0分:无疼痛感。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疼痛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和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牵涉疼痛、创口疼痛、肩膀酸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和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9.85±2.55)h,术后下床时间为(26.34±4.55)h,住院时间为(7.55±1.21)d,术后24 hVAS评分为(3.21±0.41)分,术后48 hVAS评分为(2.55±0.28)分;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3.35±2.87)h,术后下床时间为(15.45±3.11)h,住院时间为(5.84±1.35)d,术后24 h VAS评分为(2.45±0.33)分,术后48 h VAS评分为(1.17±0.33)分。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有1例(1.67%)出现肺部感染,1例(1.67%)出现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有4例(6.67%)出现肺部感染,4例(6.67%)出现胆漏,3例(5.00%)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11/6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胆囊结石主要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属于肝胆外科常见病,常发生在成年人群中,经研究统计[5],其发病率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模式的改变呈上升趋势。而其诱发因素与胆固醇分泌过多、胆固醇吸收能力减弱密切相关,疾病早期患者可在进食油腻食物或饱餐后出现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随着病情恶化,可出现胆囊炎、胆囊穿孔、胆囊萎缩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引起休克[6]。为了降低病残率、病死率,常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可减轻对机体的创伤性,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小等优势,但术后大部分患者存在疼痛感,若缓解不及时,可引起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影响预后,为此需注重术后护理指导[7]。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拟定专业化护理指导,通过结合临床评估结果、临床经验、查询结果,合理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遵循以医学为基础的理论,有效解决当前护理问题,利于机体康复[8]。与传统护理服务相比,循证护理更加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属于新型护理理念,本次以疼痛护理作为护理依据,丰富护理研究内涵,开拓护理工作思路,确立护理问题,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护理人员相关工作经验,拟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而缓解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恢复[9]。本次护理服务重点进行了疼痛护理、病情监护、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便秘护理,其中通过便秘护理和病情监护,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之处,从而给予相应处理对策,以免造成严重后果;通过疼痛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疼痛的类型、性质、特点,合理采用护理指导,从而最大程度上缓解其疼痛感,促使护理操作更加专业化和具体化;通过饮食护理能够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为术后康复打下良好基础[10-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牵涉疼痛、创口疼痛、肩膀酸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循证护理能够缓解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感和不适感,促使患者生理、心理处于最佳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病情康复。

总之,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机体疼痛感,促进身体康复。

猜你喜欢
疼痛感循证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