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 X 寻北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雪国童话

2020-10-12 07:29一勺荔枝冰图虫创意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炖菜北极村漠河

文 / 一勺荔枝冰 图 / 图虫创意

如果说哈尔滨给人的印象是五光十色的冰雪大世界,那再往北一些的漠河就像一个纯净无瑕的雪国。天地之间,只能望见雪的莹白,任何颜色都无法喧宾夺主。这是一个拥有极昼、极夜和北极光的地方,好像所有童话故事都可能在此发生。

初见漠河,恭喜你找到北啦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深藏在大兴安岭山脉北麓,有着“金鸡之冠”的名号。顾名思义,如果把中国地图比喻成一只雄鸡,那漠河就是它头顶的金冠,也就是我国的最北处所在。路过乌苏里浅滩的时候,极目远眺,你甚至可以看到对岸俄罗斯村落里漂亮的红房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踏上漠河的土地前,我很难想象出这里的寒冷。在漠河长达七八个月的冬季里,当地人对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气温早就习以为常。而让我们眼红不已的暖气,漠河每年要足足烧上八个月——从10月初直到来年5月结束。

遇上比较冷的年份,雪从中秋节前后就开始下了。不过为了更好地领略极寒风光,我们选择在12月抵达漠河。

这时候,漠河的雪已经积得足够厚,白茫茫一片,踩上去咯吱咯吱响。雪地干净清爽,没有南方雨夹雪过后的泥泞,行人走过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要是在雪地里多走上一会儿,头发梢、眉毛和眼睫毛都会挂满白霜,仿佛被漠河的风雪吹白了头。

来到这儿的第一天,我就爱上了在雪地里打滚的感觉,直挺挺地摔进积雪里,一点也不痛,还能获得一种韩剧女主般的浪漫体验。于是我走哪躺哪,乐此不疲。同行伙伴有的仿效,有的面露“嫌弃”,司机兼向导大哥倒是波澜不惊:“南方人吧?南方人刚来的时候都这样。”

我们慕名而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北极村。这里原来叫做漠河村,也叫漠河乡,是作家迟子建那篇《北极村童话》大火以后,才顺势更名为北极村的。北极村随意一个地点,都是以北命名的,最北哨所、最北人家、最北小学、最北小吃店……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最北邮局,寄一张遥远的明信片给自己思念的人,也可以和一块写着“我找到北了”的石碑打卡合照,为“寻北之旅”来一个完美收官。

不过你要是对寻找“中国最北点”比较执着,还可以前往乌苏里浅滩,那里的纬度比北极村还要高。严格来说,那里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最北”。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漠河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拥有了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时间节奏。

每到夏至前后,这里几乎24小时都是白昼,晚霞与朝云齐飞,远处的地平线像是着了火,让人分不清黄昏和黎明;而冬至时又是另一番奇景,一整天只有三四个小时天亮着,太阳会和月亮同时挂在天上,不过转瞬又沉入漫长的黑夜。

为了不摸黑赶路,我们下午两三点就从北极村来到了北红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北极村是个商业气息浓厚、旅游业完善的5A级景区,北红村的名气和客流量都远不如前者。

或许也正因为这样,北红村得以保留比较原生态的村落样貌。皑皑白雪覆盖在木屋、栅栏和堆积的柴火上,行人很少,偶尔有几个游客或嬉闹的小狗打破静悄悄的氛围,然后又重新归于静谧。尽管如此,木刻楞屋顶上的袅袅炊烟还是透露出人们的踪迹。

推开客栈大门,浑身的寒气瞬间被室内20摄氏度的空气蒸腾了个干净。老板热情地招呼我们住下,他们一家人也住在这里,吃饭就是老板娘自己做的东北农家菜,多来个客人就多添双筷子。饭后,大家都窝在有炉子的厨房里聊天、唱歌,或者溜出屋外看星星。

只要是天气晴朗的日子,这里都能看到满天星斗。没有了城市里的光污染,星星显得格外明亮,好像能一眼分辨出神话中描述的各个星座。站在如此浩瀚的星空之下,每一个个体都显得那样渺小,心中会不自觉地涌起敬畏与感动,生活中的那些困惑、不安,好像突然间全部释然了。

观星归来,整个村庄漆黑一片,只有木屋的窗口透出暖色的灯光,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耳边偶尔传来低低的犬吠。一瞬间就理解了课本上那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怎样一番情景。

追不到极光?来试试泼水成冰吧

漠河地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每年夏至前后,西王母的七个侍女会回到人间探望住在北极村的爹娘,她们身上的七条彩带随风飘舞,人们就能看到绚烂的北极光。于是,村民们会在夏至这天自发来到黑龙江边,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跳舞唱歌,等待北极光的到来。

尽管漠河是国内唯一有机会观测到北极光的地方,但即使在概率较大的夏至、冬至前后去游览,也并不一定能见到极光,这是一件非常需要运气的事,可遇而不可求。连从小在漠河长大的迟子建,也说自己“长这么大只遇见过一次”。

不过,很多事物正是因为难以得到,才显得弥足珍贵,也让人们对下一次相遇充满期待。

没有追逐到梦幻的极光并不会让漠河之旅黯然失色,因为你还可以自制奇景——泼水成冰。低于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里,手拎装有90摄氏度热水的水瓶,在院子里摆好姿势,胳膊用力一抡——喷溅而出的热水瞬间冻结成冰,空气中炸开一道绝美的弧线,刚跃出地平线的太阳为其镀上金灿灿的颜色。那个画面,只见过一次就永生难忘。

总在夜晚光临人间的雪花、笔挺的白桦林、满树晶莹的雾凇、质朴热情的村民……漠河的生活仿佛一幕缓缓拉开的电影画面,简洁而明快,又带着北方边境地区特有的粗砺质感。身在此处,生活中的琐事与负累都不自觉卸除,埋藏于厚重的积雪之下,只想与大自然的壮阔美景融为一体,安静等待时光的流逝。

漠河旅行攻略

很多人都是从迟子建的散文开始认识漠河的,她曾说:“我全部文学力量,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家乡,也就是漠河。”在她温暖而缓慢的叙事中,这块常年冰封的土地被撩拨出一股强烈的生命力。而当喜爱她文字的人亲自踏上这块土地时,会发现许多场景是那么熟悉,好像几十年从不曾改变。

○【漠河·美食】

由于故乡地处苦寒之地,冬季漫长,寸草不生,所以吃不到新鲜的绿色蔬菜。我们食用的,都是晚秋时储藏在地窖里的菜:土豆、萝卜、白菜、胡萝卜、大头菜、倭瓜,当然还有腌制的酸菜和夏季时晒的干菜,比如豆角干、西葫芦干、茄子干等等。人们喜欢吃炖菜,冬天的菜尤其适合炖。将一大盆连汤带菜的热气腾腾的炖菜捧上桌,寒冷都被赶走了三分。人们喜欢把主食泡在炖菜中,比如玉米饼和高粱米饭,一经炖菜的浸润,有如酒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滋味格外的醇厚。而到了夏季,炖菜就被蘸酱菜和炒菜代替了。园田中有各色碧绿的新鲜蔬菜,菠菜呀黄瓜呀青葱呀生菜呀等等,都适宜生着蘸酱吃;而芹菜、辣椒等等则可爆炒,这个季节的主食就不像冬天似的以干的为主了,这时候人们喜欢喝粥,云豆大碴子粥、高粱米粥以及小米绿豆粥是此时餐桌的主宰。

——迟子建《故乡的吃食》

○【漠河·民居】

木刻楞房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木头垒起的房屋。它一般都很高大,房中竖有几根作为支撑点的圆柱。由于漠河冬季严寒漫长,风烈雪猛,所以木刻楞房屋的外表要糊上厚厚的黄泥。这种房屋多半不用画蛇添足再加一个天蓬,屋顶就算是天蓬了,所以在屋中抬头仰望,看到的就是斗笠形均匀铺开的红松木,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森林的感觉,能嗅到木质特有的气息。房子里至少要砌两面火墙,搭两个火炉,火炉既可用来取暖,又可用来做饭。这种屋子的地面只有用木板铺就才能与房屋的气氛相得益彰。不用说,家具也都是木质的了,而且越古旧越好。人们在这样的屋子里可以高声大气地说话。从房屋的外观来看,南墙上多半挂着东北特有的蒜辫子、菜籽、鱼干等等,而西墙则挂着各种农具和捕鱼的工具。这样的房屋看上去非常浑和大气,可以想见它们是多么适合喝着烧酒讲着粗野笑话的极北地区的人居住。冬季的雪花开始拥抱漠北小镇时,这些房屋就更显得无与伦比的沉静。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成为大自然最和谐的一部分。

——迟子建《房屋杂谈》

○【漠河·风光】

在我的故乡北极村,每逢夏至到来,白夜就降临了。天色在午夜时分仍很清朗,你甚至能辨别出落在花圃上的蝴蝶。白夜就像新嫁娘一样容光焕发,那洒满了阳光的路,宛若它拖曳下来的洁白的婚纱一样,令童年的我欢喜不已。因为这时的我可以放纵地在户外戏耍,大人们若是吆喝我回屋睡觉,我会理直气壮地说:“天还没有黑呢!”

——迟子建《中国北极的天象》

猜你喜欢
炖菜北极村漠河
去漠河舞厅来一曲
“北极消防员”的极寒坚守
吃在漠河(外三篇)
给我一口锅,我能炖了整个世界
做炖菜砂锅最好选无釉的
北极村清凉册
漠河游记
炖菜 首考火功
徽之炖 炖出原味,炖出暖意
回归和谐温情的精神世界——论迟子建《北极村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