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以《公共关系》为例

2020-10-12 14:37朱佩琮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云班公共关系公关

朱佩琮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外延式进入内涵式、由封闭式进入开放式、由国内向国际进军。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合理增加高职学生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学习渠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就显得十分必要。高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根据各个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职业技能,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分类因材施教,这就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撒下了生长的土壤。国家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导向和实施要求,浙江省教育厅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提出了“互联网+教学”的改革目标。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力不足,但动手能力较强,上网技术娴熟的学情,也为实现混合式教学提出了迫切性和可能性。

本文着眼于职教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导向,以及高职学生学情分析,以市场营销专业《公共关系》课程为例,开展基于云班课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综述

(一)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

混合式教学即面授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Elaine Voci和Kevin Young第一次提出混合式教学理念,认为可以通过有效融合学习时间、环境、资源、方式,将面授与在线教学优势互补,优化学习效果[1]。国外对混合式教学理论的研究包括交互理论、连接主义、共同体、精加工理论、转化学习理论等[2]。

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在《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最早将Blended Learning引入教学领域[3]。何克抗教授积极倡导将混合式教学引入课程教学中[4]。

(二)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

(1)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波尼姆·魏利森(urinoma Valia than)提出技能驱动型、态度驱动型和能力驱动型3种模式。雷格·巴勒(Craig Barnum)与姆威廉·帕尔曼(William Parkman)则提出基于网络传输、面对面学习、解决方案、协作延伸学习的四阶段模式[2]。

(2)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

较受青睐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翻转式、互动式和驱动式的教学方法。马晓亮、刘芬强调,除重难点内容适用讲授法外,应根据教学环境环节及知识类型侧重不同,选取不同方法[5]。陈朝晖等人建立了以自我知识建构为目的、交互学习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6]。马懿等人则认为,混合式教学要以学习者的多元化协作为核心,构建了驱动式教学法[7]。

(3)混合式教学平台研究

混合式教学平台日益多样化,功能愈加丰富完善,例如,超星泛雅及学习通平台、雨课堂、小黑板、微信公众平台、蓝墨云班课、课堂派、智慧树,还有伴随抗疫期间“停课不停学”应运而生的线上直播平台钉钉、腾讯课堂等。关于教学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的特征、平台的构建及平台的使用方面,其核心都应为教学服务。

(4)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

美国教育部一项“有效学习”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混合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纯在线学习及纯面授学习,数据显示,美国高校大部分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英国高校采用混合式教学占到了50%;新加坡的高校 80%以上的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2]。

(5)混合式教学领域研究

高校是混合式教学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混合式教学最早出现在英语类、计算机类和医学类,并逐渐在思政、数学、会计等通识类课程普及;现在几乎已经深入所有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中。另外,混合式教学也常见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和企业培训中。

总结国内外研究热点,现阶段我们应注重设计型研究的范式,从设计到实践,再到对原来的设计或模型修正或提升。选择混合式教学平台,加强线上线下的结合,通过线上的自主学习与线下的师生互动、生生讨论等环节,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建构以及实践应用过程。

三、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安装并运行在移动设备上的教学APP,它提供iOS 版和Android版,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PC版平台,对教师和学生免费开放。凭借强大的教学辅助功能,蓝墨云班课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具体功能详见表1。

根据ADDIE模型,教学可分为五个阶段: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8]。第一步,分析学习需求考量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第二步,设计教学活动筛选教学方法;第三步针对课程设计准备课程资料;第四步是根据课程设计实施教学;第五步是教学评价动态反馈教学效果。课题组根据该模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框架。

(一)课程分析

《公共关系》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程,承担培养公关专员这一市场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职责,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关策划能力,危机管理能力以及企业内外部关系的处理能力,学生需要接触分析大量的真实案例,也需要设计公关活动和处理公关危机,课程内容既符合高职学生普遍轻知识重动手的学习习惯,也对课程改革提出挑战。

课题组在为期三年的云班课混合学习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线上拓展学习资源,也创设生动的线下实训项目,同时取自公关行业微信公众号和APP的大量真实公关事件和案例分析也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校企合作课程融入“汽车营销”“房产营销”“微信营销”板块,也为实训项目的真实性接地气提供保证。

(二)课程设计

课题组将整个课程设计为教师线上/线下教学模块和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四个模块,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综合性评价,综合考核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和运用的混合层次。具体如表2所示。

(三)课程开发

课题组广泛选取中国大学慕课MOOC和职业教育国家资源库里的线上辅助教学资源如微课、Flash动画、典型案例,以及公关行业领先的APP或公众号如数英网、梅花网学习平台推送的热点公关活动或危机公关事件,提前上传到云班课的共享资源区,作为课程引入案例或者基础知识点,再附以测验或讨论,考核学生自学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后也会开放与主题相关的经典案例重大事件或热点聚焦,拓展学生的涉猎范围,再通过轻直播/讨论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或展示自己的个性作品。

表1 云班课辅助教学主要项目及功能

表2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框架

课题组也会将课程的教学指导资源,如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授课计划和考评标准上传到云班课共享资源区,以供学生全面了解课程的目标、课程的体系、课程的内容以及考核标准,对课程有立体的认知。

(四)课程实施

(1)课前

课题组发布学习资源、测试内容、话题讨论、案例分析等资源,尤其是最新发生的公关热点事件,促使学生提前进入课程内容,保持对公关行业的兴趣和敏感度。

(2)课中

课题组每节课采用云班课随机选人功能,邀请1-2位学生即兴分享最新的公关热点事件,这些来自公众号和APP图文并茂并配上视频素材的文章往往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在经验值激励下,学生还会认真预备自愿分享并加上自己的独立见解,丰富了课程的内涵,也增加了学生们对课程实用性的认知。

教师根据公关公司的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取材高职学生的真实生活选取公关项目,通过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和项目式教学法,组织学生成立公关公司进行分组竞赛完成公关任务。教师先在课堂上分析学生们的课前测试或话题讨论,引入知识点讲解。再通过大量案例分析,精彩作品鉴赏,提供实训模板,使学生认识如何将知识信息转化为方法技术,在课中课后的实训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通过组内分工,组间竞赛,锻炼他们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团队项目的汇报环节,小组成员需要介绍自己的作品或项目的设计思路,通过这种教授他人的方法来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并锻炼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中随时穿插热点话题时事讨论,通过轻课堂/讨论功能收集学生的答案,再通过投票问卷汇总大体的意见倾向,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头脑风暴,学生在背靠背的网络平台里各抒己见。教师娴熟地运用课堂表现功能里的抢答、选人和举手功能,鼓励学生回答提问、发表见解,彼此评价。学生在经验值排名和个人荣誉感激励下踊跃发言,举手环节参与率甚至可高达90%。这些活动展示了他们娴熟的资源收集和概括能力及丰富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述功底。

(3)课后

教师布置拓展资源,如案例分析、话题讨论、课程学习、作品鉴赏,学生需要继续完成课中的实训项目,带着问题去搜集资料,运用资源,丰富课程内涵外延。教师通过小墨智能分析学生的课程参与情况,了解部分经验值落后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消息功能保持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

(4)课程举例

以“设计组织形象识别系统(CIS)”模块为例,教师在课前导入“麦当劳更名引起网上热议”的案例,请学生分析CIS的作用。课中先总结分析学生们的结论,再简单介绍麦当劳CIS的三个层次及彼此联系。之后再展示我校CIS的灵感元素和宣传载体,结合其他示范院校的校标和校徽设计,请学生在“头脑风暴”板块分析评价提出建议,教师点评讲解理念识别MI与视觉识别VI保持一致性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

课后布置学生寻找校园中的“VI元素”,发布到云班课的讨论区,以此加深对VI运用的感知。教师布置学生分组自行设计本班CIS形象识别系统,各组成员构思班训口号(理念识别)和班级的班规活动(行为识别),在此基础上设计班徽和宣传载体,并在作品展示课上向全班同学推介,其余同学在云班课上举手点评,并通过“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功能打分。这一活动调动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出神入化的设计能力和精彩连篇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价

平时成绩的考核取自云班课的经验值体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线上线下的参与状况和学习效果反馈,以及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辨能力。教师给不同类型的活动分别赋分并将考评依据上传云班课资源区,供学生随时查询。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获取经验值,实时动态查看排名变化,教师量化全过程评价,综合即兴演讲,课堂参与、作业质量、出勤情况的经验值,形成占比50%的平时成绩。

阶段性成绩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重难点知识掌握和技能方法实操能力,着眼于培养公关人员的方案撰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提供优秀作品鉴赏和实训模板,请学生个人撰写公关活动方案和危机处理方案,根据提前公布的量化考核要求形成占比20%的阶段成绩。

期末考试兼顾知识点回顾和解决重难点问题,通过客观题考核基础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务题型,考核重难点知识的运用能力,请学生分析具体公关工作情境中的工作步骤、主要方法和工作方案。这些取自课堂实训的项目,学生可以随时在云班课上查看教师的评价和建议,也可以私信老师获得一对一指导,同时互相学习优秀方案,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四、总结建议

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平台资源共享,丰富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云班课平台上传微课、课件、实训项目要求及模板、典型案例、视频案例、平面视频广等资源,学生上传个人演讲及书面作业,小组研究报告及策划方案,丰富教学内容,形成互相学习彼此竞争的教学秩序。

这种弹性灵活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因材施教,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长和频次,并学习其他共享资源拓展相关知识,培养主动学习习惯与自学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提升学习效率。简短典型且新颖的学习资源,以及定期推送的更新方式,在线互动的学习形式符合00后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提升学习效率。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使教学接轨职场,锻炼实践能力。教师根据职场工作任务精心设计线下学习任务和实训项目,教学实训更接近真实商业活动。

同时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实践反映出以下问题。由于目前大量的慕课平台和在线精品课平台都要求学生注册在线上课,打乱现有的课堂教学节奏。同时在线教学资源库里可作为辅助手段的可下载资源数量有限且良莠不齐,教师可以筛选作为共享资源的课程视频内容有限,并与线下活动设计在内容和节奏上存在脱节,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资源的动力不足,课前测试结果参差不齐,影响线下课堂教学进度和线下活动开展。

建议高校拓宽在线资源合作获取渠道,并鼓励支持一线教师自主学习信息化技术手段,总结教学经验,分析混合式学习模式实践需求,提供符合00后学生学习习惯的在线自主学习资源。

教师受时间精力所限,在课后线上问题答疑或私信沟通阶段无法及时回复学生,影响学习积极强的学生,也忽略部分学习困难但学习态度良好的学生,影响了混合式学习所倡导双向互动,因材施教的效果。

建议教师可以挖掘班级学习能力强学习意愿佳的学生成为助教,辅助教师在课后发起线上答疑解惑,同时以经验值奖励来鼓励学生们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形成携手并进的团队合作氛围。

猜你喜欢
云班公共关系公关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关:我们是策划和执行的超人
公关赋能的3个新边界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向“黑公关”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