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青春期的导师

2020-10-14 19:52刘彩琴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男女生异性笔者

刘彩琴

青春期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必经过程,也是每个人在心理、生理上特别敏感、尴尬的。教师要正视孩子的青春期特殊心理,要耐心、悉心,采取恰如其分的方法引导,让孩子迈好这第一步,做好孩子青春期的导师。尤其是引导孩子不做“大人”和正视萌动的“爱”。

做孩子青春期的导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时代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快乐地成长。青春期往往对每个即将经历它的孩子都带有一层神秘色彩。卢梭说:“避免邪念的唯一办法就是免除神秘。”要想孩子迈好青春期的第一步,就应该揭开这层神秘面纱,让孩子正视青春期。不知不觉中,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慢慢进入青春萌芽期。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都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尤其是现代社会,孩子的接触面广,特别是网络的影响,使孩子更早的“成熟化”,进入青春期。作为小学高年级的教师要耐心、悉心,做好孩子青春期的导师。

有人说,现在的小孩都是“小大人”。确实如此,五年级的孩子也已由懵懂的少年时期进入叛逆的青春时期,他们对社会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面对百态世界,他们表现得越来越像个大人。

开学初,为了让自己更快、更多地了解班里的孩子,笔者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优缺点。首先让孩子自己說一说优点,接着请同学夸一夸这孩子,大家都很踊跃,说得不亦乐乎。说完优点说缺点,但只有几个孩子自愿站起来说,到了由同学来指出自己的缺点时,基本没有人站起来让同学揭一揭短了。确实,说自己的缺点,对他们来说需要勇气。一来他们不想在新老师面前暴露自己过多的缺点,二来也不想让同学借此机会嘲笑他,会很丢脸。就在笔者决定跳过这一环节时,溢同学站了起来,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正当笔者为他的勇气感到高兴时,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让笔者听了吓一跳,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满身都是缺点的孩子,而是说他爱炫耀,喜欢用钱来摆平一些事情,比如花钱请人做作业,花钱交朋友,喜欢同学的东西用钱买等等。

早就听说有学生花钱请人做作业,和同学攀比,在同学之间做“生意”之类的事情,但大多是初中生,没想到小学生也会这么做,是他们太懂事了?还是他们太现实?等同学们说完后,笔者看着溢同学问:“同学们说的是真的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笔者又接着问:“你怎么会想到这样做的呢?”“我想,我不喜欢做作业,就花钱请同学帮我做了,我爸妈做生意就是这样做的,大人可以这样做,我也可以啊!”他回答道。听了这话,同学们看着他,笔者就问大家:“你们觉得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大家讨论一下。”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大家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一害了自己,只想着用钱来解决问题,而不会去想通过积极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获得快乐,荒废了学习,如果没钱了,可能还会想方设法去得到钱,甚至去偷、去抢。二也害了同学,让同学的虚荣心越来越强,也让他成为见钱眼开的人,而且有些人还会模仿,也想着用钱来摆平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听了这些,溢同学小声地说:“以后,我不会这么做了。”笔者接着他的话说:“老师相信你,你有勇气站起来让大家说你的缺点,相信你也有勇气去改正这一个小小的毛病。同学们你们觉得呢?”同学们都点点头。

现在有不少孩子对财富金钱没有概念,有的会过分看重金钱的作用而耽误学习,或影响孩子与同学的正常交往,可能还会养成唯利是图的恶性。有人提出要培养孩子的财商,财商和智商、情商一样重要。孩子们慢慢长大了,这时,需要正视他们的不成熟,积极引导。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他们灌输正确的金钱观,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财富是怎样获得的,如果获得了,怎样去面对和使用财富。教师还要让学生认识东西的价值、认识公平交易,认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告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有很多更加美好的、比钱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如同学之间的友谊、互相帮助的精神,这些是纯洁的、无价的。

培养孩子正视萌动的“爱”

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听办公室同事说,他们班同学反映班中有好几对“情侣”,还有一对公然在教室里手牵手。后来,笔者在本班以开玩笑的语气说:“我们班有没有谈恋爱的啊?以后要是结婚了,可要给我发喜糖啊!我可算是你们的媒人哦!”班上的同学就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这些“恋爱”秘密。其实小学生所谓“谈恋爱”很多时候是模仿电影或电视中的情节,尤其是现在网络小视频、游戏等,大都是无意识的,懵懂的。有一些只是出于对异性的好感和友谊,跟成人的目的性是不一样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讲故事明道理,切忌直接指责:“这事多么不应该!”“多么不道德,多么可耻!”而是间接讲道理,比如,可以借助比喻来说明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感受。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教导过早恋的青少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要过家庭的生活,但是,如树上的果子是熟的好吃,还是生的好吃?就拿杏子来说吧,要是没成熟就摘下来好吃吗?人也像果子,要长得成熟,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又有养育子女的能力,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就可以得到真正幸福了,要是书还没有学习好,工作能力没有培养好,谈恋爱会有好处吗?”人生就是这样,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适合做什么样的事,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谈恋爱”还为时过早,让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做事,学习与人友好交往才是小学生的事。

开展有意义的班队活动,学生到了高年级以后,自主意识开始增强,性别意识就更加明显。他们会开始出现男生和女生两大派系,互相不在一起活动,会传一些流言蜚语,影响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不利于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十一二岁的男孩女孩,逐渐进入了“异性疏远期”,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敏感期和过渡阶段。学生的性别意识逐渐明晰,男女生与生俱来的差异,在交往中也就逐渐疏远,甚至反感。

从发展心理学观点出发,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早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疏远期,疏远期的产生是由于生理原因引起的,由于第一性征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出现而引起的。在这一时期,“男女界线”颇为明显,如非必要男女学生很少一起活动,有时候非要男女之间合作,有的人也会忸忸怩怩,甚至闹情绪。个别男女学生之间接触得频繁了一些,可能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弄、讥讽,这样就会使男女学生更难以靠近。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都已产生了接近和向往异性的愿望的萌芽,但“欲擒故纵”,外表上对异性却故意“敬而远之”。为了帮助学生自然地度过这一特殊的交往期,使男生女生能了解彼此的共性和差异,用接纳、理解的态度去化解与异性交往中的矛盾和烦恼,学会与异性和谐相处,笔者尝试利用班会形式,共同探讨男女同学的相处之道,何为正常关系,怎样看待男女同学交往。这样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这一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长资源,亲情教育。一旦发现学生间出现了这样的“早恋”现象,班主任在了解相关情况之后,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家长对此事的态度和处理方法。班主任是引导者,也是家长的伙伴,要提醒家长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成人的活动,尤其是带有这方面影响的电视、电影和网络内容,多给他们讲解一些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方式方法,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引导者和榜样。言行举止既要文明高雅,又要充满亲情和严肃,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话题,做低级趣味的事情。

面对小学生“早恋”问题,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去对待它,研究它。既让学生明白早恋的危害,正确认识男女生交往的“度”,自觉调整言行举止。这对他们以后学习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青春是多彩的。它有美好的色彩,令人心醉,令人神往,会给人留下令人回味无穷的乐趣;但也有灰暗的色彩,会有点糊涂、有点马虎、有点淘气……但孩子已慢慢长大,他们还是单纯的,还不成熟,教师要用智慧和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积极向上地去感受世界、感受人生,做好这一段人生路上孩子的导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男女生异性笔者
老师,别走……
异性齿轮大赏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学校费心防早恋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