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小学培养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0-10-14 21:34张思维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创造性

张思维

摘要:就城乡结合小学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通过对城乡结合学生运用能力培养的全方位思考与实践,提出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层次性,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关键词:数学运用能力;数学生活化;创造性

城乡结合部小学,实际上就是城郊地域的小学,它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不同,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一,学生大都来自菜农家庭或外地迁入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似城非城,似农非农,身上混合城乡学生的优点与缺点;第二,教师来源渠道广,有本地成长的教师,也有大,中专院校新分配来的年轻教师,还有从郊区以外的农村或县镇调来的教师;第三,学生的父母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农民。受家庭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偏弱,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现行大纲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可见,“数学的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指直接运用简单的基础知识就可解决的纯练习性习题,更重要的是指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去解决不熟悉的问题的才能。前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后者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开放性的、需要更多独创性的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创造性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已是教学改革之必然。[1]

一、初步运用能力的培养

初步运用能力是运用能力的第一层次,是指以某一方面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去解决其他领域的简单问题。[2]

解题的思维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解决这个数学问题;(3)将用数学方法解决的结果再次回到原来问题的实际意义上。从实践中发现,学生解题的最大困难是思维的第一阶段。笔者曾依照张天教老师的方法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位几乎不会做应用题的学生去买文具,给他10元钱。让其买5支铅笔、3块橡皮、2本练习本。该生很快就买回来了,并找回2.6元。我略一沉思,问:“怎么就2.6元?是否错了?”但他很肯定地回答:“没错!”接着他又逐一讲述了每种文具的单价和总价,应付几元,找回几元,条理十分清晰。如果把这件事编成应用题则是六步计算,还包括单位的换算。为何该学生能很清楚的表述出来,而不能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不熟悉原来的实际问题,从而无法理解题意;(2)不具备转化问题的基本功。因而我们的教学必须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数学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为此我们要采用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可操作性一直延续至今,但我们应该勇敢地向其发出挑战,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例如:在教学测量时可带着学生去测量不规则的田、地、花坛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测量中,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这样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而且学习积极性高涨。又如:在教学百分率时,可让学生独立去各班统计缺勤情况,计算出勤率。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百分率概念的理解,又掌握了百分率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学习知识,在生活中去运用知识,促使学生把实际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力的形成。

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综合运用能力是运用能力的中间层次,它是指需解决的问题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数学基础知识。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需要将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公式、法则等联系起来运用。解答综合题的思维过程也可分为三个阶段:(1)分析整理阶段(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单一的小问题);(2)逐一解决阶段;(3)综合研究阶段(总体考虑,求得原来问题的结果)。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能熟练地解决单一的小问题,但把这些简单的小问题综合在一起学生就无从人手。如:学生能很熟练地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由这些基本图形组成的组合周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就感到非常困难。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造成的:(1)平时缺少综合性练习;(2)分析综合思维能力薄弱。[3]

三、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灵活运用能力是运用能力的高层次反映,它是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学生思维要求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创造性和灵巧性。具体表现在能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灵活、创造性地进行思维,及时地调整原来拟定的解决方案。因为客观世界在随时发展变化,它要求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一旦碰到灵活题就无从人手。究其原因主要有:(1)灵活题接触少;(2)思维灵活性与批判性差。因而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4]

1.加强“一题多解”“一法多用”的训练

“一题多解”的衫11练能使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造桥工人用2份水泥、5份石子、3份沙子配制一种混凝土,现有水泥4.8吨,需要配多少吨石子和沙子?”通过剖析,学生用不同的基础知识列出了五种不同的解法。同样也可以变换问题情境,进行一法多角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开放性练习

学生利用特定的算法去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是,对于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因此,在教学中经常穿插一些“结论开放的问题”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运用知识的过程既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人的各种活动实质上就是正确、灵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因而,每个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炜.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05).

[2]顾雪娟.加强数学生活化教育培养学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4(15).

[3]曾令坤.“数学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把握[J].内江科技,2011(01).

[4]廖治华.让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

猜你喜欢
数学生活化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生活化”的把握
“数学教学生活化”亦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找寻生活中的数字,探寻数学中的生活
原型经验应用
数学生活化例谈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与说谎行为的联系:自尊的作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