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0-15 01:24沙勇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应用策略高中化学

沙勇军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我国教育教学方式更加具备多样性,愈发多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如问题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给构建高效课堂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问题教学 高中化学 应用策略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在问题的引导下带领学生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深人思考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思维活跃,最终达成灵活应用知识、智力发展、提高学习能力等教学目标。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教师严格遵守新课标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合理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和初中阶段相比较,高中化学的学习难度不断提高,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采取“填鸭式”教学法,教师在讲台上一味讲,学生在讲台下拼命记,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加上高中化学的重难点内容较多,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新课改实施以后,问题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育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将实践教学理论和化学思维能力结构理论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储备,还可以让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养成良好学习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适当时机给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找到学习重难点并逐一突破。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师自身就要准确掌握教学重难点,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和学生进行深人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只能由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提问,让学生的思维保持高度活跃,将注意力全部集中的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有关“金属钠”的知识时,“钠”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物质,此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开展以“钠的性质”为主题的实验活动。在开始正式实验之前,先在酒精灯灯芯里加人适量的金属钠,然后给学生展示灯芯遇水即燃的现象,并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滴水就能点着灯芯?”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全身心投人到后续探究金属钠的性质这一实验活动中,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钠与水反应的很多现象产生深刻认识,通过认真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培养问题意识,促进问题解决

要想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就要用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疑难点,推动其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上升区之间发散思维,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找到正确答案。就高中化学教学而言,要想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实际学情,高中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思维异常活跃,在看待具体事物时有着自身独特认知。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利于教师导人问题,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容易,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学会带领学生探索更为广阔的领域,不应执着于答案的正确与否,要适当结合情感教育,用心培养学生。

例如,在讲授“碘遇淀粉变蓝色”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提出逻辑性较强的问题,确保学生能沿着正确方向发散思维。如提问:“碘和淀粉的性质、成分是什么?为什么遇到淀粉之后碘会变为蓝色?”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角度做出思考,结合事物或现象本质,研究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在表象方面出现的变化,助力学生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在学生大体了解碘和淀粉的性质、成分以后,再次提出问题:“碘遇淀粉变蓝色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灵活切换思考方向,更加全面认识和了解事物生产的过程,并形成深刻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可在课堂上直接带领学生做出相关实验,让学生在亲眼所见的前提下深入观察和研究相关内容,带给学生感官刺激,给其留下深刻印象。最后,由教师提出具备点睛作用的问题:“除了淀粉以外,还有哪些物质能让碘变成蓝色?”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从已知区向上升区迁移,最终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正是应用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目的。

3.分析问题,形成探究思路

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教师重视带领学生分析问题这一教学环节,有些教师只关注问题的提出,却忽视了问题分析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站在学生角度合理调控问题难易程度,在适当时间提出适当问题,让学生将自身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優化整体教学效果。在带领学生分析化学问题时,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特点,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理划分,并鼓励各小组积极开展实验探究,让各小组中的“学困生”也能深度接触和学习化学知识,提高班级整体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焰色反应实验”这一课时,教师可借助简易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和操作,亲自动手将镍丝、铂丝或铁丝绕在玻璃棒上,并蘸洗于稀盐酸内,然后放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此时就能够看到被检验溶液里所含元素的特征焰色。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在一旁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观察和记录,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其实践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问题意识。

4.教师精讲引导学生想想思维

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地位,给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增加一定难度,难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从创新自身教学方式入手,在备课阶段精、细、准归纳和整理相关知识点,有利于高效实施教学工作,促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SO,的特性”这一知识点时,先不给学生讲述SO,是什么,而是直接把其放到清澈的石灰水里,让学生自己观察石灰水变浑后又恢复清澈的过程,学生看到这一现象立马联想到CO,会有类似变化过程,从而进行自主思考,那么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后又变清的气体除了CO,还有什么?怎样区分CO,和SO,?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使学生认识到CO、SO,的特性,同时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在教师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教学模式下,通过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思维渠道,使学生更快更准的学习。

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将“问题”作为教学手段,以“问题”承载教学重难点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既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又锻炼了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教无定法,教师要创新地对“问题”进行设计,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注释】

①韩殿君.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35.

②杨梅.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发展,2019(11):92.

③李恒华.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6):9-10.

④周利.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及实践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⑤赵娟.双向问题探究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应用策略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