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0-10-16 03:28泉州市正骨医院麻醉科福建泉州36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喉镜插管颈椎

泉州市正骨医院麻醉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及分析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110例颈椎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划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分别落实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治疗方案、喉镜行气管插管方案,对于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所用时间、插管成功率、24h内咽部疼痛和牙齿受损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水平,研究组均要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颈椎手术的患者展开展棒引导气管插管方案,可以明显地提升治疗成效。

当前,有效地处理好困难气道情况首选纤支镜,但是由于设备昂贵,且需要消毒,使用繁琐,所以光棒变为很好的替代工具,因此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已经被大量地应用到了颈椎手术患者中,而且普遍的得到理想成效,得到医生以及患者的广泛认可。此次研究进行探究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到本研究的患者为实施颈椎手术患者110例,选择的时间是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全部患者对于此次研究的内容具备知情权,而且进行签署本院制定的正规知情同意书,研究的展开经过医院伦理协会的批准。在110例患者中,涉及到了外伤、脊髓型颈椎病,分级为ASAI级~Ⅱ级,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上呼吸道感染者、咽痛、内分泌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者。分组的方式为随机分组,划分110例患者为病例数相同的研究组、参照组,各组的人数都是55例。其中,研究组内男性以及女性分别是30例、25例,平均年龄是(50.3±2.3)岁;参照组内男性以及女性分别是28例、27例,平均年龄是(52.6±2.8)岁。对比患者的相关资料,能够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于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术前,都实施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5min。带领患者进入到手术室以后,及时的形成外周静脉通道,同时输注乳酸林格式液,推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用药规格分别是5μg/kg、0.6μg/kg、0.2mg/kg、2mg/kg。对于参照组的患者全部落实喉镜插管方案,研究组的患者全部展开光棒插管方案。

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案为:将无菌石蜡油涂抹至光棒表面和加强钢丝气管导管外壁部位,在气管导管内进行置入进光棒,而且让两者对齐前端。遵循患者的实际颈椎前屈程度,把气管导管前端连同光棒呈“J”形塑形,将手术间的光源进行关闭,进行仔细的观察好颈部光棒亮斑。然后沿着门齿正中的位置,将光棒和气管导管缓缓的插入进,寻找到声门的部位。对患者颈前部进行认真的观察,如果光棒亮斑在环甲膜正中位置,就是光棒对准声门,把光棒和气管导管继续向前推进,颈前光斑更亮,接下来需要操作人员一只手将气管导管进行有效固定,另一只手拔除光棒,然后插入气管导管。之后进行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及经PETCO2波形对于气管导管到位进行确认,再将Ohmeda麻醉机连接,展开机械通气,通气频率12次/min,8~10mL/kg的潮气量,控制好1:2的吸呼比[1]。

1.3 观察指标

对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情况进行比较,同时统计术后并发症问题,包括牙齿受损、术后咽痛、声嘶、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另外,对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记录,主要是采取SF-36量表,客观的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反映出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处理数据的软件是SPSS21.0统计学软件,均数±平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χ2进行组间对比。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比较

通过进行观察患者的插管成功率,结果显示,研究组为98.18%,参照组为76.36%,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插管成功率明显更高,P<0.05。同时观察两组的插管时间,结果表明,研究组为(35.40±11.27)s,参照组为(126.50±12.48)s,研究组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具体的统计以及比较的情况见表1。

2.2 两组24h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所统计,研究组以及参照组患者24h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对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插管方式,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术后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态、精力等方面均要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可以显示出应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方法可以推动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的发挥,详细统计情况如表3所示。

3.讨论

颈椎损伤患者出现关节脱位以及椎体骨折情况是相对常见的,而且很容易压迫脊髓或神经,进一步损伤引发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功能障碍。如果病情较轻的患者,会出现疼痛感,但是如果是病情较重的患者,甚至会产生呼吸困难以及截肢,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构成严重的影响[2,3]。为了防止产生颈髓损伤进行的保护性策略和颈椎内固定术后的物理性因素,对于颈部活动度产生一定的限制,而且影响声门暴露,仅能盲探实施气管插管。所以,怎样在不对颈部活动度构成影响的基础上,使得颈椎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提升,已经成为了麻醉医生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很多的医院在进行麻醉的时候,通常是应用传统喉镜插管方式,但是这种模式很容易由于压迫和损伤脊椎以及神经,让患者产生升高血压的情况,而且也很容易因为患者的咽部结构以及张口受限等影响,产生气管插管困难的情况,也就大大增加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已经逐渐的应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得到一致的好评。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技术通过光在颈部软组织透光原理,对引导气管导管进入气管中进行仔细的观察,提供给了盲探下气管插管更好的可视指标,使得插管的成功率明显的提升。

表1.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比较

表2.两组24h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表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比较情况(±s)

表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比较情况(±s)

组别 例数 生理机能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一般健康状态 心理机能 精力研究组 55 79.80±3.25 78.96±3.20 82.35±2.18 60.78±3.22 75.63±4.02 65.79±2.04参照组 55 72.20±2.46 66.88±2.58 73.20±2.59 49.06±3.01 65.80±2.06 55.49±3.28 t 6.70 20.19 6.79 8.53 11.22 13.2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光棒是一种可弯曲的光导管芯,属于金属质,光棒的顶部设置了灯泡,在其尾部安置了开关、电池。而且其选材具有严谨性,必须具备较强柔韧度,所以,能够依照患者实际的口咽部解剖结构情况,进行任意的调整和弯曲,达到最佳的适用的J型形状。进行插管操作过程中,通过颈部软组织的透光原理,帮助气管导管置入到气管内。在插管期间,使得患者的气道仅是接触柔软的气管导管,所以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外物损伤到或者刺激了气道内壁黏膜的情况,而且颈伸展位下,能够提升患者咽喉通过性,这十分有助于将插管成功率进行增强[4]。在1957年时,国外学者第一次进行报道有关于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使用,由于这种方式具有相对便捷的操作步骤,而且迅速有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创伤,所以很快就在国外推广应用。在历经了更长时间的总结以及革新发展,使得光棒在应用到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的同时,也在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同时可以在平卧位状

态中进行应用,也适用到了侧卧位气管插管中。在2003年、2013年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均于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中,强烈的推荐和支持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是有效解决困难气道的关键性举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我国引进,在经历了很多的实践应用以及不断研究情况下,大量的推广,得到普遍理想的成效。有学者进行临床研究指出,相较于喉镜下插管的成功率来说,应用光棒引导的气管插管所得成功率高,两组之间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时光棒引导的气管插管不会严重的影响到血流动力学,而且最大限度的降低损伤口腔、咽喉部程度。

国外学者Massó等在进行一项研究中指出,采取光棒引导插管跟没有采取肌肉松弛剂进行比较现实,应用肌肉松弛剂基础上,得到更高的成功率,而且在术后,明显地减少了并发症率,诸如咽喉部疼痛、牙齿受损、声嘶等等情况[5,6]。所以,在此次研究中,插管之前,对于患者实施肌肉松弛剂,结果显示,应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患者得到的成功率明显更高,效果理想。对于参照组的患者来说,其插管成功率明显的低于研究组,分析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很多情况下仅可以部分暴露声门,或者是完全不能将声门进行暴露所致。其中也具有5例患者是经试插两次失败后,采取了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方式进行处理。研究组的患者在插管时,为严重的损伤到牙齿,术后24h咽喉部疼痛例数少,显示出了采取光棒期间,因其细小所以有助于在口咽部顺利的通过,能够明显地减小损伤。但是参照组的患者相比来说损伤较多,出血和术后咽痛患者较多,分析原因就是,喉镜镜片时宽厚状态的,在将其在口腔中置入时,能够容易挤压牙齿、咽喉部,所以导致不适感,同时也是由于颈椎的声门显示困难,应该用力提喉镜、按压气管才可以使得视野更加清晰显现所引发。另外,研究显示,直接喉镜插管相较于光棒引导插管来说,所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程度更显著,也从另一角度能够得到启发,即直接喉镜下插管会严重的损伤以及刺激口咽部,远没有采取光棒引导插管方式得到的效果好。所以,经过各种研究所得结论,明显的观察到,光棒引导插管技术不仅操作方便,同时具有更高的成功率,通过减少并发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舒适度,能够将其作常规插管技术推广实践。而且针对部分张口度受到限制的、声门显露困难等情况的病例,以及在术前预计正常但是在全麻诱导后出现了插管困难现象的患者,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发挥出更好的实践优势。

在此次研究中,主要是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颈椎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分别落实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治疗方案、喉镜行气管插管方案,对于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所用时间,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所用时间更短,P<0.05;同时,在比较观察插管成功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24h内咽部疼痛和牙齿受损发生率,参照组相对高于研究组,P<0.05;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水平,研究组的各项指标要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充分的表明了,予以颈椎手术患者展开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模式,可以获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颈椎手术的患者展开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方案,可以明显地提升治疗成效,而且具备可靠的安全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插管成功率以及较少的插管时间。

猜你喜欢
喉镜插管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做喉镜检查痛苦吗?
“波”开迷雾 “镜”益求精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