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研究*

2020-10-16 13:57高玉峰孟凡美
关键词:关联度灰色素质

高玉峰,刘 燕,孟凡美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4;2.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图书馆,河北 秦皇岛 066102)

2012年到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乡村振兴之路。“十三五”规划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 000万人。如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好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村劳动力成功转型提供良好的途径,鲍树忠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环境下需要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产业化发展需求和特色化分析,并借助特色化培训措施构建相应教育体系,促使培训内容可以保持针对性发展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1]。高峰等认为环境因素、个体特征、经营状况、信息渠道和服务内容等对农村创业主体在科技创业中产生显著的影响[2]。陈新霞等从教育优势、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创新探索方面构建基于名师工作室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体系[3]。马宽斌等从完善网络教育培训政策法规、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开发特色网络课程、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4]。研究人员虽然从不同方面创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培育,但并不是所有农民都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到底需要哪些素质,并没有人进行研究。

灰色关联系统理论是由邓聚龙教授创立的基于数学理论的系统工程学科[5-6],以前主要应用于农业、工业控制等学科领域[7-8]中来解决包含未知因素的问题,近几年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开始广泛使用[9-10]。因此,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及其他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进行探析,以期找到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素质因素,为政府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培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数据支撑。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李毅等构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模型,提出了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主要包括特质、知识、技能、素质、经营五方面[11]。马建富等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分为三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四十七个三级指标,三个一级素质分别是基本素质、能力素质和情感素质,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养、生态素养、法律素养、信息素养、政策素养,能力素质包括生产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示范辐射能力、创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情感素质包括职业认同、职业精神、职业期望等[12]。陈春霞等通过对35位“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访谈,提炼出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从农动机、学习的热情与能力、个性品质、职业承诺、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市场信息搜集与获取、以客户服务为导向、质量监督与精准管理、成本收益评估能力、模式创新力、关系资本积累能力、情势综合研判能力、风险意识与承受能力、农业安全绿色环保意识、现代企业家精神、农人新思维”等[13]。苏敬肖等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地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模型,共5个维度,即农业素质、基本能力、品质特征、经营管理素质、行业素养,包含17个二级指标[14]。范力军利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2007~2016年间的“核心期刊”及“cssci”论文进行检索,通过聚类分析,构建了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模型,包含个人特征、农业专业化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法律及政策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15]。通过对专家学者文献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经与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座谈,并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和征求意见,最终确定26项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交际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领导能力、政府支持、创新能力、冒险精神、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抗挫能力、沟通能力、市场意识、吃苦耐劳、动手能力、思维灵活、学历要求、经济条件、勤奋好学、健康状态、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发展眼光。

(二)调查方法及样本分布

2018~2019年,在河北省11个地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时,从每地市随机抽取100名新型职业农民进行问卷调查。采取现场调查的方式,即以每个地市为单位,将随机抽选出来的100名新型职业农民集中在一个大教室里,单人隔位就坐,确保调查对象在填写调查问卷时独立完成。由调查人员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确保调查对象每人手中只有一份问卷,再详细地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问卷填写方式及注意问题后,由被调查对象现场填答问卷,填好后由调查者当场收回问卷,整个调查在20 分钟内完成。共发放1 100份调查问卷,收回1 100份,剔除无效的调查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1 056份,有效率为96.0%。其中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占35.4%,专业技能型占20.8%,社会服务型占16.7%,其他(同时兼具有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中的2种或3种特质)占27.1%;男性占78.1%,女性占21.9%;年龄在24岁以下的占2.1%,25~34岁的占18.8%,35~44岁的占29.2%,45~54岁的占36.6%,55岁以上的占10.4%;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3.1%,具有初中高中(中专)文凭的占55.2%,具有大专文凭的占18.8%,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凭的占22.9%;从事农业年限在2年以下的占6.3%,3~5年的占13.5%,6~10年的占18.8%,11~20年的占31.3%,20年以上的占30.2%,见表1。

(三)数据分析方法

1.数据处理

对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26个因素进行数据整理,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法进行统计,把调查对象认为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26个因素中的每个因素中的非常重要、比较重要、重要、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等级依次赋予5分、4分、3分、2分和1分的分值,同时按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其他4种类型,按照影响因素五个等级赋值后,分别计算出每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数。

表1 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

2.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方法分析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第一,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其中以非常重要计分5分为参考序列,以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其他4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影响因素加权平均数为比较序列。第二,对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求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ξ。第三,求关联度ri。第四,确定4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关联度ri大于0.6的影响因素,值越高,说明该因素越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16]。

二、 结果与分析

(一)影响4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素质重要因素分析

把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26个因素按照里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法计算加权平均数得出,见表2。

表2 4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素质主要影响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认为质量意识最重要,平均分值是5,说明374名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都认为质量意识非常重要,其次是管理能力,平均分值为4.853,排在第三位的是决策能力、发展眼光和市场意识,平均分值均为4.824。专业技能型新职业农民和其他类型农民认为专业知识最重要,分值分别为4.950和4.846,其次是质量意识,分值分别为4.900和4.808。排在第三位的都有学习能力和品牌意识。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则认为政府支持和学习能力最为重要,分值均为4.875,排在第二位的则是专业知识、吃苦耐劳和动手能力,分值均为4.750。

(二)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依据参考数列,将4类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影响因素的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见表3。

表3 无量纲化表

求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ξ(表4)和灰色关联度ri(表5)。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从26种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因素中筛选出关联度大于0.8的因素3种,大于0.7小于0.8的因素9种。排在前5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质量意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关联度分别为0.866 1、0.849 3、0.810 1、0.766 1和0.759 2。排在后6位的影响因素则分别为抗挫能力、领导能力、交际能力、经济条件、学历要求和冒险精神,关联度分别为0.596 3、0.545 5、0.501 0、0.467 4、0.385 5和0.384 1,表5。

关联度越接近1,说明关联程度越大,也就是说其越重要。当γ=0.5时,两因素的关联程度大于0.6,便认为其关联性显著,也就是说关联度大于0.6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因素为:质量意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政府支持、发展眼光、勤奋好学、信息意识、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吃苦耐劳、身体健康、决策能力、动手能力、思维灵活、沟通能力和竞争意识。

表4 素质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

表5 素质因子灰色关联度及排序

续表

三、 讨论与结论

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在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26种影响因素中,质量意识、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最为重要。这3种因素与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关联度分别为0.8661、0.8493、0.8101。质量意识是农业长远发展的生命线,新型职业农民的道德信仰和信念似乎比经济价值应该考虑更为广泛[17]。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仅决定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等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也决定了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上下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因此除了自己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政府在培训时应加大专业技能、市场信息、网络传播、广告等相关技能培训[18]。学习能力是新型职业农民不断进步的动力包括学习农业知识、市场需求、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在培育时激发农民内生动力,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创建良好培育氛围,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促进农民自主学习,增强农民培育意识,提高农民自身素质[19]。这三个因素主要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在因素,政府政策支持、培育方式、培训内容与形式、合作社间相互关系、外部产业环境以及合作社与当地龙头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等外在因素也同样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重要因素[20~23]。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灰色关联度大于0.6的因素共有20个,可将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20个因素分为几类,一是外界因素,主要是政府的支持,政府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提高,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从资金上给与大力支持,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身体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健康的身体,是其做好农业栽培管理及技术服务的前提。三是能力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决策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从事农业生产及技术服务应具有的基本能力。四是专业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新的职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前绿色农业、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更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来实现。五是经营素质,包括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发展眼光等,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更需要具有一定的经营头脑。六是个人特质,包括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思维灵活等,虽然个人特质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也应该具备这些特质,这些特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政府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应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的素质有针对性的开展,逐渐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

猜你喜欢
关联度灰色素质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基于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压榨脱水过程优化研究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浅灰色的小猪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