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看“X狗”

2020-10-16 13:57何颖薇
关键词:词缀新浪百度

何颖薇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汉语中以狗喻人的用法在现代产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单身狗”的广泛使用,人们开始使用词模“X狗”进行构词来形容某一类人群,如“考研狗”“学生狗”等,“狗”开始表现出类词缀化的倾向。针对这一现象,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万晓丽对“X狗”的产生原因、用法和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她的研究主要针对自指的情况,没有涉及他指[1]103-107。孙文高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究了“X狗”的产生原因和语义、语法特征,虽提及了可以充当“X”部分的词类,但没有对每类词内部选择标准进行描述[2]87-88。笔者将针对以上方面作出补充,对“X狗”语法、语义和语用的特征进行研究。

一、 语法特征

(一) “X”的音节数量

通过对新浪微博、豆瓣和百度贴吧三个活跃用户较多的网站进行检索,共收集150条语料,筛选出87个“X狗”相关词汇,其音节数量统计,见表1。

表1 “X狗”的音节数量

由表1可知,“X狗”中,“X”多为双音节词,只有少部分是单音节或多音节词。

单音节词如:

(1)快乐的一年从颜狗开始。(新浪微博,2019-01-01)

(2)如何评价家里蹲吧那些人?这也太懒了吧?里面全是懒狗?(百度贴吧,2019-11-18)

(3)有啥要问的可以在评论区问问我,本菜狗会试图回答。(新浪微博,2019-12-06)

双音节词如:

(4)编程狗来“科普”下脚本和外挂的区别?(百度贴吧,2017-10-31)

(5)今天当了一把软件狗,但是杀得真过瘾。(百度贴吧,2019-01-15)

(6)跟风狗看什么都好,什么技能都想点亮。(豆瓣,2016-10-02)

(7)不得不说年过三十,精力是一天不如一天,摇滚青年不好当啊,还是老老实实当我的攀岩狗吧。(豆瓣,2019-08-20)

(8)转发抽一个250rmb祭奠描图狗。(新浪微博,2018-12-07)

(9)感谢那些能抽出时间每日打榜的数据宝宝,能补上搬砖狗的不足。(新浪微博,2019-11-27)

多音节词如:

(10)身为一个万年单身狗(对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不用强调)以及一个重度死宅(可以找到一万种理由不出门)没有男朋友,也没太多的社交。(新浪微博,2018-07-24)

(11)古代文学狗燃起了希望。(新浪微博,2018-12-07)

(12)致敬贴吧权限狗。(百度贴吧,2017-04-05)

此外有与“X狗”结构相似、由数字或是姓氏等单音节词和语素“狗”构成的词语,如:

(13)二狗公司今天年会,不知道在哪里蹦蹦跳跳,一整天都没个消息,以前谈恋爱时信息都是秒回,还时不时来撩一把。(新浪微博,2020-01-06)

(14)说出去跨年,我和吴狗约了去鼓楼医院看病。(新浪微博,2019-12-31)

语例(13)和语例(14)这类词语用于特指而不泛指某类人,不属于“X狗”词群,不在讨论之列。

(二) “X”的词性

“X狗”的词性分布见表2,其中,其他指“X”为兼类词或短语。

表2 “X狗”的词性分布

由表2可知,“X”部分的词性主要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当名词充当“X”时,既用于自指也用于他指,分为两类,第一类表示爱好,如:

(15)曼达洛人也太好看了吧!赞美迪士尼!星战狗落泪了!(新浪微博,2019-11-14)

(16)说实话战子哥这种这么喜欢cue唯粉的人,我要是西皮狗我就很讨厌他。(新浪微博,2019-12-29)——此句中西皮狗CP狗的音译,指喜欢character pairing(人物配对)的人群。

第二类表示职业或身份,如:

(17)会计狗,最近正在走辞职流程。充满迷茫,真心不想干会计这行,又不知道能做什么。(豆瓣,2016-02-25)

(18)我一个普通的大学狗一年竟然花了四万多?(新浪微博,2020-01-06)

(19)本人程序狗,估计得去要饭了。(百度贴吧,2019-03-04)

(20)我为什么讨厌现在的学生狗?(百度贴吧,2017-07-07)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狗”较为特殊,可以根据阶段不断进行细分,如“大学狗”“高二狗”等,这些细分的“学生狗”多用于自指,但小学狗却是例外:

(21)拒绝黄赌毒,拒绝小学狗。(新浪微博,2018-12-05)

小学狗最初用于形容游戏素质不好的小学生,随着时间发展,开始泛指用语不文明、心理不成熟和实际年龄小的人。小学狗和其他阶段的学生狗用法不一的原因有二:一是“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小学生因年龄小,言行相对不成熟,在“X狗”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人们以贬义的语素“狗”替换语素“生”,用“小学狗”来指代言行不成熟的人。此外,小学阶段的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小学狗”极少被用于表示长期处于疲惫状态的人。二是网民年龄分布的原因,根据CNNIC第40次调查报告,网民以20~29岁的群体占比最多,为29.7%,30~39岁的群体次之,为23%[3]。小学生在网民数量中不占优势使得“小学狗”多用于他指,又因为用作他指,其贬义意味比“中学狗”等“X狗”强烈得多。

当“X”为动词时,自指和他指选择的动词类型有所不同。自指时“X”为社会活动,如:

(22)除了上班做打工狗,真的没别的赚钱方式吗?(豆瓣,2018-03-26)

(23)追星狗想配个长焦,求大神推荐。(百度贴吧,2015-06-01)

(24)上班前去医院抽血,下班去医院拿化验结果,不被批假的上班狗看个病真是太难了。(新浪微博,2020-01-06)

他指时“X”为不良行为,如:

(25)只是为了惩治剽窃狗,还所有知道的不知道的被剽窃的原创作者一份公道。(百度贴吧,2014-04-11)

(26)曝光一只抄袭狗,抄我文章抄的一点水平都没有。(豆瓣,2018-03-09)

(27)你们是怎么看待周围那些跟风狗的?(百度贴吧,2018-03-11)

形容词充当“X”的情况较少,自指时“X”多为表示不良状态,包括精神状态和现实状态,例如:

(28)皮肤过敏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悲伤狗最近才深有体会。(豆瓣,2016-05-12)

(29)最近也不知怎么了,不愿与人交流,其实内心巨丧无比!表面上嘻哈鬼,背地里沮丧狗!(新浪微博,2019-08-23)

他指时“X”多为表示不良特质,如:

(30)我告诉你就是你本身太挫,又不努力,还负能多多,看谁都是阴暗的阴暗狗心理,心里就只剩下戾气和嫉妒了。(新浪微博,2018-06-14)

(31)不是我们说你们小气狗!能不能有点能力!(百度贴吧,2018-10-30)

(32)现在看透了,你不仅是个微博王,热度怪,还是个自我帝,虚荣狗。(新浪微博,2019-11-26)

但有“恩爱狗”一词,恩爱不含贬义却可以充当“X”:

(33)情人节到了,单身狗如何华丽反击恩爱狗?(豆瓣,2017-08-22)

(34)又是一年“双十一”,一边是恩爱狗们大秀恩爱,一边是单身狗们可怜楚楚,同是人类这个物种,为何会分化出如此差异的两个类型呢?(新浪微博,2019-11-11)

(35)恩爱狗勿入,只有单身狗才能体会到的乐趣。(百度贴吧,2017-08-28)

通过语例可发现“恩爱狗”常与“单身狗”一起出现,它是作为“单身狗”的对应词而诞生的,属于特殊情况。

(三)词模充当的语法成分

“X狗”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1.作主语

(36)高中狗一枚,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都听不进去课。(豆瓣,2016-06-11)

(37)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单身狗要睡觉了。(新浪微博,2018-12-31)

2.作宾语

(38)看了一眼放心了,全世界都在骂无良节目组和抄袭狗。(新浪微博,2018-12-31)

(39)伙伴转给我的,太贱了,就是讨伐你们这些剽窃狗了,抢别人理论体系、逻辑框架,不讨伐留着过年?(新浪微博,2019-03-29)

3.作定语

(40)一个老师的男朋友在跨年夜来找她了,一堆单身狗老师嚎叫。(新浪微博,2018-12-31)

(41)一个北京上班狗的买房之路。(新浪微博,2019-11-27)

二、 语义选择

(一)两种语义选择

黄红娟在《“狗”的负面义及其在汉语中的生成新论》提到:“‘狗’在汉、法等语中的负面义分别有两个演化方向:一是低劣,比如地位低贱、品德低下、行为卑鄙、无价值等;二是处境待遇差,包括脏、乱、累、饿、病、困等。”[4]汉语中传统的以狗喻人的词汇,“走狗”“丧家狗”中的“狗”,取黄红娟提到的第一个负面义,用于抒发对他人强烈的厌恶和鄙视。

新兴的“X狗”分为两种情况,他指的情况保留了狗“地位低贱、品德低下、行为卑劣、无价值”的负面义,指做出违反法律或违背道德的不良行为的一类人,如:

(42)此人之前就偷过某作者的图,作者找上门之后删了图,但是当作者要求她删除其他作者侵权图片的时候此盗图狗就把作者拉黑了。(新浪微博,2020-01-05)

(43)借此平台曝光传销狗赵燕。(百度贴吧,2019-12-26)

新兴“X狗”中,“狗”的形象义从单项变为双项,不仅对原有形象义进行了保留,还新增另一种形象义。自指的情况下,狗取“处境待遇差,包括脏、乱、累、饿、病、困”的负面义,指长期处于辛苦或是不如意状态的一类人:

(44)早起傻三年,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加班狗?(微博,2018-09-16)

(45)同考研狗,问一句还有心情学习呢?(豆瓣,2018-06-12)

两种形象义除指代对象的不同外,感情色彩也有所区别,试看“剽窃狗”和“苦力狗”的比较:

(46)希望剽窃狗最后受到所有人唾弃。(新浪微博,2018-12-21)

(47)当然,作为一只苦力狗,该干的活还是要干的。(豆瓣,2019-07-30)

语例(46)体现了说话人的厌恶情绪,而语例(47)只是轻微的自嘲,自指时贬义色彩无疑更弱,两种形象义背后的感情强度是不一样的。

(二)语义选择的影响因素

首先,“X狗”对狗“地位低贱、品德低下、行为卑劣、无价值”负面义的保留和狗的文化含义相关。“从汉语成语中就能看出狗在古代人们心中主要是负面形象,象征着低贱、卑劣、狠毒、无耻、苟合、偷摸、轻浮、恶人、奴才、势利眼小人、多管闲事的人。”[5]“狗”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用作詈词,因此当“X狗”用作他指的时候,人们选择“X狗”而不使用“X族”或“X者”,和使用狗来贬低他人的文化传统有关,“狗”品德低下、行为卑劣的负面意义和文化印象固定且深入人心。

其次,“X狗”新增“处境待遇差,包括脏、乱、累、饿、病、困”这一负面义,与狗的地位和作用有关。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生活中,并不像现代西方把狗作为家人、爱宠看待,更多的是作为“工具”使用,例如看家。狗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通过俗语“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可以发现,狗在人们心中是疲惫、劳累的代表动物之一。

(三)语义选择的中英对比

1.色彩义的对比

汉语中“X狗”词群不论他指还是自指,尽管程度不同,但贬义色彩一直存在。英语中较具代表性和认知度高的“lucky dog”给人“X dog只带有褒义的印象,但实际并非如此。李洁在《汉语语素“狗(犬)与dog”所构成词语语义对比研究》中对176个与“dog”相关的词组进行分类,以数据说明英语中dog所组成的词语三种色彩义均有分布[6]47-48。其中表示贬义的有yellow dog(卑鄙的人)、dead dog(废物)、under dog(失败者),表示中性的有dump dog(沉默寡言的人)、sick dog(病重的人)、black dog(沮丧的人),表示褒义的有top dog(领导者)、big dog(大人物)[6]40-41。汉语的“X狗”和英语“X dog”都存在贬义的用法。

詹蓓总结了“dog”在英语可表褒义的原因:一是西方家庭中狗起到了重要的陪伴作用,二是常以养狗的方式培养个人责任感,三是狗效忠主人的特性被自我家庭中心、利己哲学盛行的西方所接受和赞扬,四是较高的经济基础使得狗在西方家庭的待遇较高[7]。董小晶则就dog的贬义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英美国家 ,狗被视作人类忠实善良的朋友 ,但又由于联想到野狗, 而且英语是受外来语影响很大的语言。”[8]这就不难看出为何“dog”给人只表褒义错觉的原因:首先是表褒义的lucky dog认知度较高,其次是西方文化中狗的贬义来源较少。在现代开放的环境下,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受西方对“狗”多数持褒义看法的影响,人们对詈词“狗”的接受度逐渐上升,贬义色彩的减弱使得“X狗”被接受用于自指。

2.形象义的对比

“狗”品德低下、行为卑劣的形象义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相关的体现。汉语中的“X狗”更多用于描述有不良行为的人,如“抄袭狗”“盗图狗”“山寨狗”,只有少数情况下用于指有不良特质的人,如“小学狗”。但英语中的“X dog”更多地用于指有某一不良特质而不是有某种不良行为的人。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dirty dog(卑鄙小人)、lazy dog(懒汉)等。

而“狗”处境待遇差的形象义在汉英中也都有体现,汉语中的“考研狗”“高三狗”“工科狗”等都用于表示某一长期处于疲累、辛苦、不如意状态的人。英语中的sick dog(病重的人)、black dog(沮丧的人)和homeless dog(无家可归的人)等词组也有这个意义。

汉语和英语对狗行为卑劣和处境困难的形象义均有体现,可见狗在不同文化的使用者中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整体上留有共同的印象,因此在以狗喻人时,在“狗”语义选择上选取了行为卑劣和处境困难这两个形象义。

三、 语用探究

“X狗”的广泛使用与语言内部因素和使用者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语言内部的因素

1.语言的内部规律

包括类推机制和经济性原则。“利用原有词项和规则创制新词,这是语言的类推机制表现之一。词语之所以能够类推,在于语言内部的规则性。”[9]25“X狗”词群在起源词“单身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范式不断进行类推增加数量,从而适应各种表达需求。这一过程推动了狗的语义虚化、使其构词能力得到增强、构词过程变得简便。

朱山喜对构词的经济性原则进行了描述:“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要求语言的组合使用的过程中的达到语言的最少化和效果最大化统一。……经济性原则在构词过程中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词语音节数量的要求,二是组合规则的要求。”[10]58根据朱山喜的标准,“X狗”的构词既符合多数网络新词“双音节词+类词缀”的音节规则,又符合偏正结构的结构规则[10]59-60。此外“狗”的隐喻义使“行为卑劣的人”或“长期劳累的人”可简省至一个“狗”字即可表达。“X狗”的广泛使用是类推机制和经济性原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2.汉语自身的发展倾向

张静提到:“汉语本是一种词缀较为匮乏的语种,但是近年来,一些实词本身所具有的语素意义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进而转化为一种新兴词缀。”[11]“狗”的类词缀化并非个别现象。因为社会飞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近年来汉语产生了大量新词,为适应造词频率,汉语开始出现词缀化现象,该现象也体现在网络新词中。邹晓玲将类词缀的界定标准总结为四个:意义的虚化、构词时位置固定、具有类化性和具有能产性[9]6-15。 “狗”符合以上四个标准,属于词缀化大潮中的一员。

3.汉语语素“狗”自身的特点

狗并非汉语中唯一用于喻人的动物,另有“千里马”“笑面虎”等词,但只有“狗”发展为类词缀,原因有二:一是使用频率高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汉语关于动物的俗语总数有 2 235 个,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动物分别是马,虎,狗,牛,鸡。”[12]比“狗”使用频率更高的“马”已不再作为常用交通工具,人类因为“虎”的习性并不与其亲近,两者均距离日常生活较远。狗在现代社会常充当宠物,与生活紧密相关。二是狗被用作詈词的文化传统。表达不屑或者自我嘲讽都属于贬义用法,因而选择贬义语素,部分常见的詈词带有性别隐喻,如“鸡”,但“狗”的指称范围没有性别限制。三是语素“狗”属于强势模因。模因论指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对文化进化进行解释,模因指文化基因,简而言之是模仿后进行传播。模因现象同样出现在语言中。曲艳娜指出:“强势模因的概念为结构简单、意思比较好懂,书写较为容易的词、句子等,而模因得以复制的标准为具有复制忠实性、多产性和长寿性。”[13]“狗”既具有强势模因的特点又符合模因复制标准,因此得以在模因竞争中胜出。

(二)语言使用者的心理

在“X狗”中,“狗”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中的“族”“者”“们”,但是为什么在当下人们更倾向使用以“X狗”指称具有相同特点的某一类人群?

1.语言使用者追求新意的心理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一种追新求异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的显著特点是新、异,而且富有创造性。新颖是词汇的一个基本特征,词句要具有时尚性、带有时代气息,才能被大众不断接受和传播。”[2]87通过对语料的来源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新兴的“X狗”词群并不在正式的书面语中使用,其使用场合多为网络平台,在我国,使用网络的多为10~40岁以下的人群,这类人因为较年轻,有着追求时尚的心理,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也比长者更高。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去人们把追星的人统称为“追星族”,但是现在人们改为使用“追星狗”,因为“追星族”已经不再新颖和时尚。

2.是语言使用者对狗逐渐接受的心理的影响

万晓丽指出“X狗”词群的产生的原因有三:“V成狗”的泛化、狗职能的转变和中西文化的碰撞[1]105。另一个与狗相关的词模“V成狗”的广泛使用,提高了人们对詈词“狗”用于自指的接受度。狗也从过去用作看家的“工具”变为当今用作陪伴的爱宠。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中外交流频繁,中华文化作为极具包容力的文化,接纳了西方文化中关于狗的正面认知,人们对狗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语言使用者的自身需求

包括自身的心理诉求和人际交往的需求。若说用“X狗”表达对他人的不屑是对传统形象义的沿用,以“X狗”自指则是为了表达自身的心理诉求。以狗处境困难、长期劳累的印象隐喻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是当代人处于节奏快、压力大的生活环境下负面情绪的发泄。万晓丽认为“X狗”具有“礼貌幽默的交际效果”[1]106,使用者在发泄情绪的同时,因“X狗”带有的调侃意味,既可表达“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又可表现幽默的个人性格,在人际交往中展示自己并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结 语

综上所述,语法方面,“X”多为双音节词,选择范围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词类内部有各自的选择标准,词模可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语义从单项变为双项,既保留“行为卑劣”义,又新增“处境困难”义,语言内部因素的作用和使用者心理的影响是“X狗”得以广泛使用的语用原因。目前“X狗”尚未退出网络常用词舞台,仍具有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文章选取“X狗”为对象进行探究,但其作为个例不能体现类词缀的所有情况。汉语近年表现出的词缀化趋势,有其独特研究价值,而相关研究仍存在较多问题尚未解决,“狗”作为类词缀的其中一员,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词缀新浪百度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猴子虽小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百度年度热搜榜
浅谈现代汉语类词缀
不懂就百度
新浪读书排行榜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