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0-10-19 20:02李礼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李礼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全髖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为90.0%(36/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且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40)与对照组17.5%(7/40)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生物型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还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并促使其病情更快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在临床上,创伤性骨关节炎(TOA,Traumatic Osteo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骨创伤,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且是由于人体关节软骨功能因创伤受损或退化所致[1]。该病症在任何年龄人群中均可发生,但在青壮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是改善其生活质量,恢复其关节活动功能的关节[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即对不同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療效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27-67岁,平均年龄为(52.4±5.4)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为(53.6±4.5)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术前对骨折部位经X线拍片确定,然后行CT三维重建,然后选择合适模型。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彻底暴露髋关节后,逐层拨开关节囊,并将股骨头取出,之后在相距小粗隆上端1cm处进行股骨颈截骨,充分显露髋臼后,将其下方软组织彻底清除,并做打磨、植入骨水泥型股骨假体。

观察组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麻醉方式同上,术前对骨折部位经髋关节正位片确定,然后行CT三维重建,完成手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彻底暴露髋关节后,逐层拨开关节囊,并将股骨头取出,之后在相距小粗隆上端1cm处进行股骨颈截骨,并做打磨、植入生物型股骨假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综合评定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即优、良、中、差)以及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为90.0%(36/40)与对照组77.5%(31/40)相比,且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40)与对照组17.5%(7/40)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软骨功能损伤有关。作为维持骨关节正常运动的关键保障,关节软骨具有减少关节间摩擦、分散应力等作用,如果其受到高强力冲击,则其发生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因而容易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而在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手术方法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而以往主要采用的手术方法为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治疗,其具有操作简单,良好复位与内固定效果等优势。但其固定力有限,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大[3]。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对人体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的,如:过敏,排斥反应,术中一过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且病人后期要行翻修手术的话还会出现骨水泥取出困难等。而近几年临床逐渐广泛应用的另一种手术即为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其具有操作简便、手术疗效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再加上该术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因而可促使患者术后更快康复[4]。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为90.0%与对照组77.5%相比,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与对照组17.5%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该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5]报道一致,这表明全款关节置换治疗患者可有效减少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且能缩短其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因而患者术后可快速康复。因此可以看出,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还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并促使其病情更快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王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8):76+78.

刘传法.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0):253-254.

杨大飞,柯文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6):146-147.

具紫明.浅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6):39.

钟东,袁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4):67-70.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