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

2020-10-19 08:07赵刚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

赵刚

【摘 要】股骨颈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问题,尤其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速,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650万的髋部骨折患者。加上伴随着股骨颈骨骨折不愈合及无血管性坏死等问题,使该项疾病的临床治疗成为困扰骨科医生的棘手问题。为了找到更理想的治疗方法,医学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当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非手术治疗方法,例如复位、牵引等治愈效果较差。而手术治疗指的是对股骨颈骨进行的内固定治疗,这种技术使股骨颈骨治疗进入了内固定时代,本文将重点对该治疗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尤其多发于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随之下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现象,也更易导致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治疗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体体质等不同,有不同的效果,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有治疗后不愈合、以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情况,因此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极为重视。现阶段,内固定治疗手段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常用手段,本人将着重进行介绍。

1 股骨颈骨折的概述

1.1 股骨颈骨折的发病机制

股骨颈骨折从发病机制上划分可以分为高能量损伤与低能量损伤,其中高能量损伤多发于青少年群体中,是一种直接性暴力损伤,低能量损伤则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诱因是骨质量下降,受到外力刺激瞬间所致。

1.2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股骨颈骨折按照骨折线部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头下型、经颈型、股骨颈基底型,按Pauwells角分型可以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角度越大,受损傷程度越深。根据CT分型方案进行划分,股骨颈骨折可以分为无移位骨折、横形移位骨折、斜形移位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2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种类

2.1 单钉类

上世纪初,三翼钉首先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中,这种单钉类内固定治疗方法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患者能够尽早进行活动康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出现,提升了患者的生存几率和生活质量。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有不可忽视的弱点:单钉的直径较粗且固定时需要被锤入,因此会产生较严重的局部性破坏,另外,后期容易发生钉松动、滑落等现象,当前已基本上很少被使用。

2.2 多钉类

多钉类固定治疗的治疗器材相对较多,例如Moore针、Knowles针、Neufeld针和螺纹针等。对于多钉类治疗器材的固定多采用相互平行的三针固定,且经临床试验得知,平行排列方式要远远优于非平行排列方式。另外多钉类固定的优点还包括可以进行局部麻醉操作,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低,降低了治疗过程中受感染的几率,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但是其不足是固定强度不足,另外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针尖穿出股骨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这种治疗方式更适用于年轻且无移位的患者。

2.3 钩针

钩针治疗法是指将钩针通过预先钻好的孔插入,并且在末端用针钩勾住,防止针钉脱落,在临床实践中,通常使用两个钩针对股骨颈骨进行固定,能够较好的实现旋转稳定性。这种固定方法的优点是操作较简单,受到损伤较小,但是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手术后容易出现再移位、骨折不易愈合且容易发生股骨头塌陷等问题,因此目前这种手术方法也较少见。

2.4 多螺钉类

使用多枚螺钉对股骨颈骨进行固定,是当前治疗股骨颈骨折较常用的方法,在临床中医生多将螺钉以倒三角的形式进行排列,且下方和后方的螺钉与骨皮质尽量贴近。这种多螺钉固定方式的手术成功率很高,术后抵抗轴向暴力的能力较强且不易再次发生转子下骨折。对于螺钉的排布问题,研究发现,倒三角式的排列方法能够更好地承受轴向应力。

2.5 滑动螺钉加侧方钢板

这种手术手段主要包括AO的DHS和Richards钉,这种固定物的头钉能够沿着套管进行滑动,能够对骨折部位具有一定的加压作用,根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这种方法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选择

3.1 老年患者的选择

首先我们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选择进行分析:第一,对于老年移位的患者来说,这类患者骨质量较低,多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接收内固定手术后经常出现固定失败或者伤口不愈合等情况,因此对于80岁以上的患者,他们固执疏松程度较高,且对骨质的预期寿命和功能要求较低,因此不建议选用内固定的方式,此时半髋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是较好的选择方式。对于小于80岁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使用内部定治疗方法。

3.2 青年患者的选择

对于年轻的患者来说,他们的骨密度较高,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高能量暴力原因,因此一旦出现骨折现象,骨损伤情况普遍较严重。且年轻人的身体机能通常较良好,对后期骨功能要求较高。对于这种患者,医学治疗中较好的解决方法是进行早期解刨复位和坚强固定,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全股骨头,同时术后不愈合以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情况也会大大降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复位质量在这类患者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可知,如果患者的复位较差,那么其术后不愈合率可达到80%。对于骨复位质量的评价,可以使用Gardan对线指数进行评定,主要通过对正侧位像的观察,了解股骨颈与股骨干的生理角度恢复情况,进而对股骨颈骨内部定手术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对于身体各项机能符合条件,无明显手术禁忌的患者,应尽量采取手术治疗。当前阶段对于内固定手术治疗器材尚无最理想的选择,各种内固定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但是值得肯定得是,随着旧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新内固定方法的出现,股骨颈骨折治疗必定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黄轶刚.周家钤.俞光荣. 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进展.中华创伤骨科杂质,2010,12:883-885

华荣. 孙建飞. 惠利民.累及距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感染及坏死临床探讨.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970-974

刘永明. 魏国强. 张德军等. 两种方法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8-40

猜你喜欢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