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

2020-10-20 08:43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大别山中心医院465350陈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微创

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大别山中心医院)(465350)陈炜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内骨折的一种,为患者实施治疗,需要将患者的关节稳定性、关节面解剖恢复,如若不然,则会使得患者出现早期创伤性关节炎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2]。胫骨平台骨折多数为粉碎性,且同时存在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因此,为患者实施复位以及固定干预的难度较高,多数是采用合理手术为患者实施治疗[3]。本研究主要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的效果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例数为100例,通过远程随机化法分组。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实验组年龄范围为22岁~66岁,年龄均值为(44.85±11.0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值为(4.02±2.10)d,男性39例,女性11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1岁~67岁,年龄均值为(45.11±10.6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值为(4.10±2.02)d,男性37例,女性1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在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外侧0.5cm处作切口,将关节镜插入至其膝关节处,对其骨折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交叉韧带、半月板是否存在损伤进行探查。在关节镜的辅助下降碎硬骨、骨屑、淤血清除,并将失活的软骨剥离,如有必要,可作小切口将探针伸入,抬起半月板,将其骨折端暴露出来,于关节镜下通过探针、手推压对骨折进行复位,并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的固定。作3cm长左右的小切口于胫骨平台外侧,将皮肤、筋膜、皮下组织等切开,锁定加压钢板(解剖型)插入。作3cm切口于钢板远端,将螺钉置入固定。手术后,常规冲洗、缝合、包扎。

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即在患者的膝关节前外侧或内侧作切口,充分将其胫骨上段和胫骨平台暴露出来,在半月板下,将关节囊横行切开,于直视下实施复位、植骨填塞、修复、固定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情况作观察分析,包括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引流液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作观察。同时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差异,以Rasmussen评分评价,其包括患者的主观评分和放射学评分,分数越高,即代表膝关节功能越好。同时对比两组并发症(包括肢血栓、神经血管损伤、局部组织感染、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等)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满意度(问卷表评价,0分~100分,80分以上表示满意)的差异性。

1.4 数据分析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引流液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等计量资料以t 检验。若P<0.05,则为统计学有意义。

附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附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

附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s)

附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s)

?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实验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引流液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两组完全负重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膝关节功能 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2.3 两组并发症、治疗满意度分析 实验组中,1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实施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00%,48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其治疗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中,4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2例出现神经血管损伤,1例出现肢血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40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其治疗满意率为8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方法,通过切开直视下进行关节面的复位,其切口较长,需要广泛、大量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剥离,较易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软组织并发症的情况,且广泛剥离软组织会使得其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粘连,导致其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应用价值并不理想。本研究显示,接受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的实验组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引流液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不仅可保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且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康复的时间,增加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在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有着一定的价值,其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将手术成功率提高[4],其主要的优点为:①关节镜下可清晰地对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以及复位情况进行观察;②不需要切开将患者的骨折暴露,可微创实施钢板内固定;③手术的切口较小,对患者软组织剥离程度较低,能够对肌肉和皮肤的完整性保证,将表皮组织、肌肉等感染或坏死的几率降低。

综上所述,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不仅可保证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且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其手术创伤程度、手术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预后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关节镜胫骨微创
手术室舒适护理用于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效果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