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0-10-20 08:44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00卢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浆细胞骨髓瘤本院

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00)卢坤

医学上通常将肿瘤细胞起源于人体骨髓中且其浆细胞为B淋巴细胞终极功能阶段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称为多发性骨髓瘤(MM)[1]。大量临床相关资料显示,该肿瘤疾病时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以及肾脏损害与高钙血症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因此,为能够在优化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综合疗效的基础上最小化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同时持续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深入探讨,并作如下相关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后,严格遵照知情与自愿原则选择64例本院于2015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者;②身体各项器官和机能不全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④意识不清醒或患有精神疾病者;⑤不愿配合实验研究或不符合本次研究其他相关标准者。纳入标准:①经本院临床医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者;②年龄≥18岁者;③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订相关协议文件者),并将其按接收治疗意愿的不同分别为传统组与鉴别组,每组32例。其中,传统组男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20∶12;最高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65.33±5.20)岁;Durie-Salmon分期:ⅡA期3例,ⅢA期18例,ⅢB期11例。鉴别组男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21∶11;最高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为(65.35±5.22)岁;Durie-Salmon分期:ⅡA期4例,ⅢA期18例,ⅢB期1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Durie-Salmon 分期情况),其比较结果显示数据并未存在统计学差异差(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传统组 实施常规化疗方案后,耐心指导传统组患者每晚口服沙利度胺(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86;用法用量:1次/d,100mg/次[2]),并依据患者的临床综合实际情况谨遵医嘱采用表柔比星(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318;用法用量:15mg/m2[3]),和地塞米松(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93;用法用量:20mg/d,持续用药3~4周[4])对其进行治疗。

1.2.2 鉴别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硼替佐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55)对鉴别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单次注射1.30mg/㎡,2次/周,连续用药2周后停药10d,3周为1疗程,两次给药至少间隔72h。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估标准

1.3.1 观察指标 由本院临床观察小组以医学相关规定为依据并结合自身临床相关工作经验就两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针对性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四肢乏力等)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依据Kamofsky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化:患者的Kamofsky评分增加≥10分以上;稳定:患者的Kamofsky评分增加≥5分以上;降低:患者的Kamofsky评分减少≥10分以上[5])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分析。

1.3.2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几乎未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且生存质量乐观;好转:患者病情逐步趋于稳定,不良反应较少,且生存质量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与生存质量均无好转迹象且不良反应日益加重[6]。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统计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运用t进行检验,对计数资料则通过卡方值进行比较,若结果显示为P <0.05,则可视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附表 对比两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n%)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不同治疗后,两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87%(传统组)和93.75%(鉴别组),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且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分析研究结果可知,鉴别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传统组患者,且两者在该项数据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其中,前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3%,后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0%。

2.3 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实施差异性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所改善,但鉴别组患者(90.63%)的生存质量总改善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68.75%),且两者在该项数据中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性质(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多发性骨髓瘤又称浆细胞骨髓瘤或浆细胞瘤,且其属于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一种。有学者经研究发现,该疾病具备了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且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过度生成等一系列显著性临床特征,且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除了多发性溶骨性损害等诸多并发症之外,由于患者的正常免疫球蛋白生成受抑,因而易引发严重程度不一的细菌性感染现象,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和临床治疗难度。部分临床专家指出,沙利度胺、表柔比星以及地塞米松等均为临床用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规性药物,尽管其能够暂时稳定患者的病情,但同时极有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腹胀腹泻以及四肢乏力等多种不良反应,易为患者埋下其他健康隐患。相关临床研究发现,作为一种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和丙氨酸基硼酸的衍生物,硼替佐米可在进入患者体内后通过可逆性抑制26S蛋白酶体糜蛋白样活性,达到防止特异蛋白水解以及进一步维护正常细胞环境和减少正常细胞死亡的治疗目的。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癌细胞毒性作用,可在有效抑制或延迟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肿瘤的生长,进而不断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此同时,在本文研究中,鉴别组患者在临床疗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系列相关指标中均优于传统组患者,且两者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符,并进一步体现了硼替佐米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猜你喜欢
浆细胞骨髓瘤本院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促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丢失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白芍总苷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