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0-10-20 08:44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徐春燕许克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附表癌痛依从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徐春燕 许克璞

虽然随着新型治疗手段和新型药物的不断普及,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已有明显上升,但患者生活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在维持生命的同时亦遭受病痛的持续折磨。癌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极为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持续、剧烈的疼痛不仅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亦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和治疗依从性[1][2]。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不仅是临床医生的治疗重点和难点,亦是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重心。此次研究以在我院就诊的80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其癌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征得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后,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癌痛患者分为A、B两组(A=40,B=40)。A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62.49±5.63)岁。B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62.38±5.57)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生命体征监测、口头健康知识教育、保持病房舒适整洁等。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①成立疼痛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1名癌症专科医生任小组指导老师,其与护理人员为普通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和临床医生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癌痛相关知识、疼痛评估方法、镇痛药物认识和使用、针对性护理技术、医患沟通技巧等,护理干预操作前所有护理人员均应接受相关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②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在口头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一对一向患者讲解癌痛治疗相关知识,并积极与患者沟通,其实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对于身体状况许可的患者可鼓励其参加医院或科室举办的知识讲座,加强不同病友间的相互交流,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家庭和亲人的关爱;③疼痛评估:每隔6h对患者进行一次疼痛评估,NRS评分>3分时可使用止痛药物,若患者采用静脉注射镇痛可在用药15min后评估药物止痛效果,若为皮下注射、口服药物则可在用药30min、60min后评估止痛效果。对于连续3d NRS评分<3分的患者可调整疼痛评估频率为每2d进行一次;④放松训练: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握拳等方式进行放松训练,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阅读、观看影视节目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爆发性疼痛发生率;使用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评分≥8分为依从性高,统计两组服药依从性高的患者比例;使用NRS评分评估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疼痛程度(0~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使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含27个项目,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处理数据,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爆发性疼痛发生率和高用药依从性比例比较(n,%)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RS评分比较(±s,分)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RS评分比较(±s,分)

?

附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ACT-G评分比较(±s,分)

附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ACT-G评分比较(±s,分)

?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爆发性疼痛发生率和高用药依从性比例比较 B 组护理干预后爆发性疼痛发生率(1 5.0 0%)低于A组(35.00%),而高用药依从性比较(80.00%)高于A组(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

2.2 护理前后NRS评分比较 B组护理后NR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2。

2.3 护理前后FACT-G评分比较 B组护理后FACT-G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3。

3 讨论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挽救患者生命,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治疗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的关注。癌痛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出现原因较为复杂,但基本可归于肿瘤直接压迫、肿瘤治疗引起和肿瘤间接性引起三种类型,其中以直接压迫较为常见。长期、剧烈疼痛会严重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甚至因为疼痛难忍而丧失生活信心,从而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期限[3]。因此对于癌痛患者的治疗不仅局限于简单的药物止痛,还应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帮助其重拾生活信心[4]。此次研究探讨了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癌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疼痛护理干预的B组护理干预后癌痛程度有明显缓解,不仅其护理后NRS评分较低,爆发性疼痛发作频率亦有明显降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ACT-G评分,B组护理后FACT-G评分显著高于A组,这提示疼痛护理可有效改善癌痛患者生存治疗。疼痛程度显著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癌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结果显示B组治疗后高服药依从性比例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A组。疼痛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癌痛患者生理和心理表现而制定的一种个性化、人性化护理模式,通过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且能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做好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用药、指导患者放松训练等方式则可直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在疼痛评估下用药还可有效维持患者疼痛稳定性,降低爆发性疼痛发作频率。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癌痛患者疼痛程度,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附表癌痛依从性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的实践与成效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癌痛到底有多痛,您了解癌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