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评估研究

2020-10-20 05:31黄徐丰
中学生物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社会责任

黄徐丰

摘要 基于SOLO分类理论,建构了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级,并依据该分层指标以及SOLO开放试卷设计理念和哥特曼量表分析法,编制了一套社会责任素养试题,以期为我国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 社会责任 SOLO分类理论 哥特曼量表法

中图分类号C633. 91

文献标志码B

1 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指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是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社会责任不仅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构成的18个要点之一,也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社会责任在跨学科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教师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并加以落实,同时也要先准确地评定学生现有水平,定位学生的发展阶段,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然而,社会责任素养难以直观、定量地测量和评价。本研究基于SOLO分类理论,建构了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套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试题,并利用哥特曼量表分析法对试题质量进行检验。

2 SOLO分类评价理论

SOLO分类是彼格斯等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的、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其将学习结果划分为以下5个结构水平:①前结构水平: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学习内容,找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②单点结构水平:只凭一个相关的线索就得出结论;③多点结构水平:学生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效信息来解决问题,但缺乏有机整合能力;④关联结构水平:能在多个有效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并有效整合;⑤抽象拓展结构水平:学生能摆脱现有材料的限制,在新情境中进行演绎归纳或迁移拓展。

“SOLO试题”是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学生的开放式反应做出成绩评定的测量工具。它将一个原始开放性问题按照人的思维水平从低到高编制成对应SOLO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4个层次的开放性子问题。这四个子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SOLO试题。教师可通过分析学生对4个子问题的反应样式来评定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

3 社会责任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内涵及其进阶水平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着重发展学生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学习成果,包括:将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作为观察和思考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视角和立场;能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探讨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方法和准绳;形成敬畏生命的观念,遵循正确的伦理道德,能对社会热点议题进行科学的评价。下面结合《新课标》,将社会责任划分为表1的层级水平。

4 关于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的编制和质量检验

4.1 试题的设计和编制

“命题应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指向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试题设计的核心是将原始开放性问题改编成符合SOLO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的4个子问题。因此,保障试题质量的关键是编制出与社会责任各层级精准对应的子问题。本研究通过小范围测试,获得学生的典型答案,以此作为设计不同层级子问题的依据。该方法可以较好地保证试题的质量,但要求预测试的学生必须包括各层级的目标对象,否则难以收集到各层级的相关信息,影响测试的信度。

笔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来自同一城市教学进度相同的3所高中的社会责任层级水平存在差异的30名同级学生,向他们提供原始开放性问题。例如,原始开放性问题:下列使用抗生素的事例常见于许多家庭,请你分析其合理性并提出相关建议。①甲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立即使用抗生素,他认为早用抗生素可以更早地痊愈。②乙在生病时,经常自行在医嘱的基础上加大服药剂量或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测试后,按照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层级将学生答案分层,并提炼各层级的典型答案,以此作为子问题设计的依据,设计出的4个子问题分别为:①抗生素主要是抑制细胞DNA复制、细胞壁的合成等,甲服用抗生素能否达到治疗效果?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③从进化的角度分析,细菌耐药性增强的原因是什么?④请提出两项避免或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措施。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回答第一个子问题而无法回答后面3个子问题,则表明学生能力达到了水平1,得1分;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前两个子问题,得2分,以此类推。

4.2 试题质量的检验

试题的设计和编制只是实现了测量学生“社会责任”素养水平的第一步。要使试题运用于大规模的评价,试题质量检验必不可少。目前,哥特曼量表分析法被认为是检测SOLO试题质量的有效方法。哥特曼量表是一种具有累计特征的态度量表,包含某人对某个特定对象所持态度的一组陈述。哥特曼量表按照陈述肯定程度逐步加强的顺序排列,其逻辑起点是假设当某人赞同某个陈述,就一定会赞同低于该肯定程度的其他陈述。哥特曼量表结构与SOLO试题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借鉴哥特曼量表分析法检验试题的质量。

表2中所列出的反应样式被称为“常态样式”,而与此样式不符合的则被称为“反常态样式”,如[0,1,0,1]。在哥特曼量表分析法中以“再现系数”(rep)作为判定SOLO试题质量的指标。rep= -总误差次数/总反应次数,总反应次数等于反应样式数目乘以被试总人数,总误差次数等于“反常态样式”出现的总次数。rep越大表明试题质量越高,当rep>0.95时,该试题被认为是完美哥特曼表。当rep≤0.90时,则需要分析原因。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①学生的生理、态度或环境等不良因素造成的反应误差;②子问题的难易程度与SOLO各层级不匹配。一般来说,如果“反常态样式”出现率很高,则要从试题本身的质量去找原因。

从表3可知,各种“反常态样式”占所有反应样式的比例为,参与测试的学生人数为60人,则rep= -60x13.33%/(5x60)=0.973。该试题的rep≥0.95,说明其质量较高,可用于實际教学中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水平的评价。

5 研究结论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契机,也带来诸多挑战。设计学科核心素养评估体系是当前评价改革中亟待探讨的议题。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的编制要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发展要求,强调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试题要反映学习的进阶本质,具有阶梯性,能为学生在学习进阶坐标系上的位置提供有效反馈信息,从而支持进一步的教学改进。建立在SOLO分类评价理论基础上的评估设计将促使评价实现从“标准答案设计”向“证据推理佐证”的范式转变,可为核心素养评估工具的开发奠定科学的评价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魏志琴,刘晟,刘恩山.在生物学课堂上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J].生物学通报,2017,52(10):15-18.

[3] BIGGS JB,COLLIS KF著.高凌飚,张洪岩主译.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279.

[4]陈肖萍,李娘辉.SOLO分类评价理论应用于生物学教学的尝试[J].生物学教学,2012,37(1):19-20.

[5]吴维宁,李佳,孔惠斯.SOLO试题的编制与质量检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3):25-2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SOLO分类理论社会责任
“教师巡课”的实践探索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化学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OLO分类理论探讨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与教学衔接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SOLO视角下学生“物质的量”学习的思维发展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