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分析

2020-10-20 05:46白云祥秀梅
传媒论坛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全息背包新闻报道

白云祥 秀梅

摘 要:在媒介融合浪潮下,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被运用于新闻报道。在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5G技术智能化传播成为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报道的“标配”。本文从5G技术与媒体融合、5G技术在两会新闻报道中的融合运用以及两会报道融合5G技术传播带来的新发展三方面入手,选取2020年两会报道为例分析5G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融合运用。

关键词:5G技术;两会报道;融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1-00-02

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各大媒体新闻报道方式中也不断出现众多新的亮点。在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的新闻报道中,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记者与采访对象“云访谈”交流、AI合成虚拟直播、跨地域多场景播报等新技术成为本次两会期间各大媒体打造融媒体新闻报道的技术支撑。

一、媒体运用5G技术成为全国两会报道标配

5G技术全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最新的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一次巨大突破和变革。5G技术通过其自身网络实时传播、超低延迟两大特点实现信息传播的极速传达与媒体融合的加速化。5G技术的成熟运用给人们带来便利体验同时,也成为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方式与方法的助推器。

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媒体运用5G技术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5G技术的问世是新闻媒体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5G技术为新闻内容生产与分发等传播链提供全新体验和变化。5G时代下“短视频+新闻”将成为主流的新闻传播形式不再受到网络传输的限制。短视频新闻通过三五分钟时长迅速传播,在5G技术加持下用户的短视频观看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阅读。[1]其二,5G技术成为了各大媒体的标准配备。2020年两会新闻报道除了常规图文、音视频报道以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5月20号进行国内首次5G+8K实时传输和快速剪辑制作,通过利用5G网络开展直播连线,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两会新闻,摄制的8K实时视频也同步在国内各大城市40多万个超清大屏上展示。新华社也在报道中首次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使用5G网络传输和全息成像技术让身在异地的代表与记者跨越时空的界限交流。

二、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中的融合运用方式

每年的两会都是新技术和新科技产品演练的大平台。受疫情影响为避免两会期间记者云集,今年的两会记者采访报道采取远程通道5G技术连线进行,参加采访的记者身处几公里之外的大会新闻中心驻地,在镜头面前和电视屏幕前向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提问。技术升级融合、互动方式融合以及应用传播融合成为本次两会报道中的融合运用。

(1) 技术升级融合:5G设备背包成为主流装备。今年的两会中,大多数记者都配备了集结5G功能的多功能装备背包。作为采访技术的最新融合,通过一个5G背包就可以简化传统媒体行业的采编环节一体化。与以往沉重的摄像机器臂相比,5G背包具有轻便携带、互动互联性强的特点,类似于普通背包大小且总重量不足1公斤,记者背上它可以实现快跑的同时又不耽误拍摄视频,一个小背包作用抵得上一辆转播车。

5G背包由记者背上后与肩上的摄像机相连,拍摄的视频数据通过线缆传到背包里,背包内置4K解码器和5G模组,通过后台解码器进行5G网络下4K级别的直播视频采集。5G技术以其大宽带、低延时的优势在改变视频媒体的采编传送环节同时,快速传输能力也降低了视频编辑处理的门槛,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对媒体行业的采、编、播、传等各个环节带来新的突破变革。[2]

(2) 互动方式融合:“云采访”与“虚拟直播”。根据防疫要求,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新闻记者通过网络视频等非面对面“云采访”模式进行交流连线。记者通过微信申请小程序或向各驻地新闻联络员提出采访申请并填写相关信息,大会新闻组核实并征求委员意见后根据网络视频采访间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安排。采访间内5G数据终端盒子作为今年两会的新鲜事物,它的出现使得5G网络不再受空间限制,通过信号全面覆盖帮助使用者通过接入自己的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使用5G网络。

(3) 应用传播融合:云端相连突破时空界限。新华社在今年两会首次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通过使用5G网络传输和全息成像技术帮助身处异地的代表与记者跨越时空“相见”。实现“面对面”的实时交流。人民网利用5G技术低延迟、高画质、强互动的技术手段搭建出虚拟演播厅,推出《两会云客厅》节目通过三维实景建模、平面动画结合实景拍摄的线上立体虚拟场景,让委员、专家们实现“一键入厅”,与主持人实施对话。在另一档两会访谈节目《代表委员云调研》中,人民网通过自主搭建人大和政协两套数字化演播室+网络访谈的录制系统,受邀者通过下载客户端软件注冊即可以用电脑、手机等多渠道方式与演播室进行实时连线采访。

三、两会报道融合5G技术传播带来的新发展

(1) “沉浸式”双向交互体验加强。技术升级带给新闻报道最大的变化是报道方式的转换,带给用户的则是感知上的新闻“沉浸式”全新体验。5G技术带来全新变革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全息化”的交互式新闻感受。以5G+VR技术为例,VR技术通过设备与人进行“沉浸式”交互,通过虚拟技术的应用带给用户近似真实的全景式体验。新闻全息化报道不仅能够实现新闻事件即使、全面的报道外,更能够及时准确的捕捉拍摄对象,以新华社为例,通过AR直播眼镜,帮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眼珠的转动就可以及时快速的捕捉画面。人民网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运用5G技术推出旗下的人民视频AR扫描,通过扫一扫人民日报关于两会报道的AR图标,就可以在手机等移动端口实现观看浏览,增强对于两会内容报道的深度解读和理解。

(2) 报道方式呈现出智能化特点。人工智能技术也随着5G技术的成熟运用出现在新闻生产和传播的环节中。新华社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等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降低新闻采集时间、提升新闻编辑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幅缩减新闻传输速度并形成数据新闻的个性化推送,直接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感。随着AI技术的运用,特别是“AI主播”的出现加速新闻报道方式进一步智能化。新华社推出的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的正式上岗是今年两会报道智能化趋势的重要体现。主播“新小微”通过纯AI技术驱动,播报新闻过程中根据语义生成相对应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播报形态可通过不同角度全方位实现,立体感和层次感极大增强。

(3) 短视频形式创新报道内容形态。两会新闻报道作为媒体报道中的重要环节,内容优质是基础,报道形式更为关键。碎片化信息时代吸引用户眼球的往往是具有特色创新的报道形式。在今年两会报道期间,媒体报道几乎不约而同的都将短视频作为内容输出点进行传播。

短视频报道以其自身直观、生动、深刻、立体的方式帮助用户高效快速地进行内容的接收和阅读。与以往传统媒体开设两会话题进行讨论不同的是,5G技术加持下的媒体融合更注重深度融合传播,各大媒体打造出一批具有多样化内容报道形式的精品。以央视新闻新媒体为例,《两会VLOG》等系列短视频通过抖音平台进行合作传播两会声音。短视频形式在移动化端口过程中的裂变式传播为创新传播手段、提升“两会”报道传播力作出重要创新,优化报道内容、加强交互合作,实现两会融合报道新格局,完成了媒体新闻生产变革的重要实践。

四、结语

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新技术应用更为普遍,5G等众多先进技术投入使用,与媒体融合进行深度结合变革。然而对于两会报道中的新技术运用我们也应当也应该有以下反思:其一,在新传播技术的运用方面,主流媒体能够较快地接纳新技术的运用并凭借自身财力进行设备的升级换代实现新技术对于新闻报道的积极作用,然而新技术的高昂成本以及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匹配,对于普通媒体而言目前仍然存在难以运用新技术与媒体融合相结合;[3]其二,以5G技术融合报道目前仅限流行于重大新闻报道之中,对于以后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常规报道之中仍待观察。在此两点基础之上,主流媒体融合与新技术结合运用未来仍需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冯雯璐.全国两会报道的新技术应用[J].新闻战线,2019(07):106-107.

[2]张洪忠,刘旭阳.融媒体打造:2019两会报道中的新传播技术应用[J].中国记者,2019(04):30-33.

[3]张茹.从两会新媒体技术看媒体融合发展[J].今传媒,2019, 27(07):16-18.

其他作者简介:

秀梅,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社会、民族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全息背包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全息“魔镜”在身边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一汽奔腾T77
手机看三维全息影像有望成现实
鼓鼓的背包
可帮忙挡雨的背包
全息,何以为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