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整理与保护

2020-10-20 05:46陈素美
传媒论坛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

陈素美

摘 要:中医古籍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历代中医大家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十三五规划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中医药已经成为增进人民健康的重要抓手。中医药事业的创新离不开对中医古籍的整理与保护,中医古籍是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关键,也是后人学习中医,传承中医的核心。现存中医古籍数量众多且散落在全国各地,中医古籍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亟待加强重视,在提升馆藏条件的同时,加强对古籍内容的修复,让中医古籍永久流传。

关键词:中医古籍;分布现状;整理与保护;守正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1-0-02

中医古籍是闪耀着历代中医学家智慧的光芒,是中医思想的物质载体。中医古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历史文物本身,更是关于文字信息的记载。中医学发现至今,大量的经典古籍因朝代更替、战乱饥荒等主客观原因遭到破坏,能够流传下来的更显得弥足珍贵。不同于西医,中医学发现历史悠久,大量文字信息被记录在竹简、丝帛、纸张上,因保存不当而逐渐消失。现存的中医古籍大多为孤本,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通过对当前中医古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出一条可行的保护方案。

一、中医古籍简介

(1) 中医古籍的定义。一直以来关于中医古籍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现代古籍划分的方法主要以民国成立为分界线。将民国成立以前流传的书籍确定为古籍。据不完全统计,中医类古籍现存数量大约有8000千余,其中失传数量不计其数。中医古籍主要记载了古代中医哲学思想、中药、中医诊断学技术、临床诊疗案例,并且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辨证论治體系,坚定了中医学临床诊疗基础,是现代中医学发现的基础。

(2) 中医古籍的保存。经过朝代的更替,不少古籍孤本被遗失。近代鸦片战争以来,频繁的战乱对中医古籍的保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现存的中医学著作也散落在全国各地。以各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省中医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为核心,形成了中医古籍馆藏体系。各省中医药大学肩负起了民间中医药古籍的收集、保存、整理工作。此外,在各省市图书馆、博物馆中也存在少量古代中医学书籍储存。在这些馆藏书籍中,又以复刻本居多,孤本数量稀缺。同时,现存古籍中存在大量遗失、损坏的章节,善本数量不多。中医古籍的整理与保护要求专业人员不仅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古汉语识别能力和考古能力,更需要掌握系统的中医学理论。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人员技能有很高的要求,然而,现在国内的古籍修复人才数量严重短缺。一方面,古籍修复工作亟待完成,另一方面,严重不足的专业人员与浩如烟海的待修复古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全国各地大约有150处机构收藏有中医古籍,这也给中医古籍的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现存的中医古籍,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利的储存环境给尚未整理的古籍完成了严重的破坏,纸张的强度正在不断下降。

二、当前中医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中医古籍整体数量难以考证。中医古籍整体数量庞大,且存在大量古籍流落民间,甚至流传在海外。一直以来,关于中医古籍的总数量难以考证。也从没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有能力对中医古籍数量和名称进行全面收录。中医古籍的数量考证不仅仅在于对已有古籍的统计,更重要的是对现存但未知的古籍的保护。由于中医学家普遍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古籍的流传也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在各省市中医院校和图书馆、博物馆中存在的已知的中医学古籍数量将近9000余。其中不乏存在一定量的民间流传的古籍。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当前中医古籍的整体普查和收录困难。除此之外,中医古籍在不断地抄写和复刻过程中,存在一定量的文字错误,抑或是受到作者地域特色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在相关内容的表述上同现代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古籍中的错误也影响相关人员对古籍的整理和修复,同时也增加了现代人员阅读古籍的难度。

(2) 古籍馆藏条件堪忧。古籍保存的过程就是同时间对抗的过程,自然环境中,空气温度、湿度的变化将会加剧古籍的腐化速度,同时微生物的繁殖也会造成古籍损坏。古籍的保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不具备古籍保存的能力,各大中医院校图书馆受到经费开支和管理能力的影响在古籍的保护上安全性不高。大多数院校图书馆难以保证古籍处在恒温恒压和绝密封的环境。总体而言,中医院校内图书馆在古籍保存能力上明显弱于同级别省属图书馆。这是由于,院校内图书馆整体规模有限,经费支出相对紧张。在相关保管设备的采购和配置上相对落后。同时,大量古籍的移动和迁移难度较大,容易受到各界的阻挠。大多数中医院校和地方馆藏机构缺乏中医古籍修复的能力,古籍修复和古籍保存之间的矛盾严重。

(3) 古籍修复难度大。我国古籍整体数目庞大,古籍修复人才严重短缺,且培养周期长,培养难度大,大多为师徒相传。而中医古籍作为传统古籍中相对特殊的一部分,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在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难度更高。修复人员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古汉语功底,过硬的考古能力,同时还需要熟读中医学著作,对中医学发现的历史沿革、经典学说、医家医者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中医古籍的修复具有很高的准入门槛。我国具备中医古籍修复能力的人员不足百余人,而大多数中医院校和区域馆藏机构不具备中医古籍修复的能力和修复团队。古籍的修复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的是看团队的协作,在保存古籍完整内容的同时,还需要深入分析古籍中透漏的医学知识。促使其更高的服务于现代医学体系建设,促进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严重短缺的修复人员势必对古籍修复进度和修复质量产生影响。

(4) 对古籍保护存在理念和方针上的误区。中医古籍的学术价值更甚于文物本身的价值。不置可否,中医古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意义,但是盲目守旧,将中医古籍束之高阁,那也就失去了古籍应有的学术价值。图书馆在妥善保存好古籍的同时,更不应该让古籍被埋没,影响其实际价值的发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反映了一些图书馆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疏于对文字信息的保护。古籍应当得到传承和发扬,而不应该被珍藏在图书馆、博物馆的展柜中。中医古籍得不到专业的保护和开发。在中医古籍的研究上存在因噎废食的现象。不乏存在一些古籍孤本破损严重,在修复上难度较大,同时已经错过了修复的最佳时机。总体而言,相关古籍的修复工作迫在眉睫,各收藏机构应当积极转变策略,在做好备案的同时,加强中医古籍的保护性开发,避免珍惜史料逐渐流失。

三、中医古籍整理与保护策略

(1) 完善中医古籍保护体系建设。以区域图书馆、博物馆为中心,建立系统化的古籍保护系统。各中医院校成为专门的古籍保护委员会,并为图书馆内成立专门的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室。由校内名老中医牵头,成立专业的古籍研究修复小组,向省级财政和国家财政上报备案划分专业的古籍保护示范区,统一采购专业的古籍保存设备,为古籍的长期保存打下基础。中医院校图书馆和区域相关博物馆、图书馆应当联合起来,成立区域古籍研究委员会,共同应当古籍保护难题,通过区域技术协作,提升古籍修复的能力。以校内优秀人才培养为依托,建立起长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高校招生的优势,培养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提升中医院校古籍修复和保护实力。

(2) 完善中医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发动中医院校教师群体和专家团队,对名老中医和专家学者进行动员,并组织统一的古籍保护培育,提升专业教师的古籍修复能力,是中医学科素养更好的同古籍修复工作结合起来。同时,组织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联合培训,提升古籍管理人员的古籍修复意识,完善古籍保护队伍建设。就长期规划而言,应当形成长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本科生、研究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以中医医史文献领域为着力点,完善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提升研究生的实践技能,为中医古籍的修复储备优秀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图书馆应当全力配合古籍修复整理工作的开展,派遣专员进行协助。整合图书管理人员和中医专业人员的职业优势,用科学的图书管理体制规范古籍整体工作,降低整理任务量。

(3) 促进基层中医古籍的整合。对于保护设施和保护能力不足的区域馆藏机构,在提升其古籍馆藏能力的同时,通过双方协商,可以将分散的古籍统一转移到临近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或省属图书馆进行代为保存。一方面,提升纸质古籍的保存质量,另一方面,为古籍的集中修复提供便利。通过技术合作,改善古籍集中分布区的保存环境,提供专业保存设备,进行专业人才的对口支援。

(4)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古籍进行扫描,拍照,运用影像资料对古籍内容进行整合,实现跨区域共享。相关古籍管理机构应当积极落实古籍共享机制,对中医古籍进行数字化转接,将古籍扫描版本上传至古籍共享平台,从而辅助其大规模运用。让更多有需要的临床医生、中医学爱好者、古籍爱好者能够参与到古籍保护中来。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呼吁民间收藏家让手中的中医古籍分享出来,让中医经典著作得以永久的流传,得以服务于临床。中医古籍的整理和保护是临床运用的前提,让传统中医学思想渗透到临床诊疗工作中来,让经典中医学理论在当下得以继续发光发热。

四、结束语

中医古籍的整理和保护需要以图书馆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古籍的长期存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集中专业学者进行古籍修复,让古籍的文字价值得到开发和利用,紧急修复一批濒危古籍,让中医学思想得以永久流传。

参考文献:

[1]王记录,丁文.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古籍整理的特征、趋势及问题[J].河北学刊,2018,38(05):1-9.

[2]罗朝淑.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果[N].科技日报, 2015-02-26(009).

[3]朱毓梅.論馆藏中医古籍的现状、保护与利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05):37-40.

[4]王琼,金芷君.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古籍出版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中医药,2013,8(09):1124-1127.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
浅谈江苏航院“一体两翼”思政教育模式
守正创新,新时代广播经营之道
党报新闻人执业的“变”与“不变”
基层党建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提升“四力” 守正创新做好典型宣传
找准增强新闻“四力”的着力点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