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会养老问题探究

2020-10-20 06:15闻春杰
法制与社会 2020年26期
关键词:养老问题社会新时期

摘要 养老问题关乎人的幸福,是一项很重要的民生问题。进入新时期,我国的养老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诸多短板。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在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应立足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出发探究养老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新时期 养老问题 社会

作者简介:闻春杰,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9.139

一、新时期关注养老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国传统养老主要是靠儿女解决在老年阶段经济和其它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一状况主要是因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解决。首先,伦理关系的核心是和谐;其次,重视人的内在的价值。新时期养老问题包含实现人的发展和幸福,是老有所养,养老敬老的基本伦理原则和规范,所以从新时期的养老问题中能充分体现其所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性。根据相关数据规定,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即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就意味着该地区或国家此时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也就是说,依照该标准来看,我国目前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养老问题亦相伴而生。

(一)新时期关注养老问题的必要性

随着家庭功能的弱化和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传统式养老的根基正在发生动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多数人特别是老年人多倾向于家庭养老,因此,我国在养老模式上多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家庭组成形式的变革起着重要的推动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等时刻维系家庭结构的元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家庭是整个社会得以稳定有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可以这样说,家庭在任何方面的变革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不仅在领域上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在人口的数量上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人口在数量上也呈现出急剧增加的趋势。并且我国的家庭在规模上受经济发展程度的作用,其中核心家庭是其中的典型形式。根据调查显示,随着计划生育以及接受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在对待家庭人口数量上的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导致了我国家庭平均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我国的家庭结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的推动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家庭种类日益呈现出多元化。

(二)新时期关注养老问题的重要性

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根據十八大文件精神可知,文化因素无论在国家和发展上还是在促进民族的繁荣和进步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因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当今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不同景成为国家和地区中文化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哪个国家拥有了强大的文化实力基本上就等同于掌握了优先发言权,中华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立足于新时代新背景,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这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时刻端正我们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以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在二者的对接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传统文化中既有文化精髓也有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部分。在两种文化的对接中,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不断弱化,面临着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对本土文化严重冲击的困境在新时期的养老问题中,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针对养老这一问题也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中,并不是将中西文化拼凑在一起或西方文化简单的移植,不应脱离我国文化的实际和国情。

二、新时期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现在的中高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版图比较辽阔,人口基数大,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各地方政府关于养老的问题建立了不同的养老体系和制度,在短时期可能可以解决养老问题,但就全国来看,则缺少统一健全的养老机制,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抵御风险能力低,医疗保险基金缺少统一的管理体系等,造成养老资源浪费,养老成本增加。

社会处于转型关键时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很不完善,其中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偏差是重要原因。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期,无论经济形态、文化形态还是人们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为典型的就是利己主义的滋生,主要表现在片面夸大个体的利益,以实现自身的利益为主要目的,这一现实使得人们对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比如,有些地方在养老体系构建的问题上只做表面功夫,只做面子工程;有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所以在养老体系建设方面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财力的支持所有的这些就造成了我国不能够建立比较完善的养老体系。

(二)家庭养老难以为继

经济是家庭养老的支柱,对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意义上养老的领域主要局限在家庭,对当前的养老现状提出了新的要求。有资料显示,新乡市年均收入较高的家庭平均人数为2.83人,按照收入水平可以将家庭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2.96、3.31、3.35、3.39人。目前年轻人的生活现状也不是很理想,所以能支持养老的资金也显得很紧张。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一般都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下一代上,这就造成了低收入家庭对老年人的养老资金支持也就更少了。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人口流动速度也在加快,这一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主体性曾强、自主能力提高的表现。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就面临着各种压力,让原本已经减弱养老功能的家庭变得更加脆弱。对于大部分的子女而言,践行孝道就处于两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想在外地发展自己的职业,另一方面又想能够留在家里陪伴父母,但是,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他们却往往选择了前者。对于父母也存在同样的难题。他们既希望子女能够留在自己身边陪伴自己度过晚年,又希望子女们都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和美好的未来。在权衡之后,父母们更愿意让子女们在发展前景好的地方求学,上班等,自己留守在家里。

猜你喜欢
养老问题社会新时期
现代社会养老问题的全新演绎
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关于老龄社会中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吕梁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