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区民族戏曲振兴的思考

2020-10-20 06:39曾果果
艺术大观 2020年18期
关键词:振兴思考策略

曾果果

摘 要: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已经成了一种著名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色彩和悠久的历史。自秦朝以来,唐宋时期贵州戏曲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有很多著名曲目传入中原,相继植根于这片土地。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图腾和文化,其中就包括了贵州本地的花灯戏、布依戏、文琴戏、阳戏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戏种为当地的乡村民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商品市场的挤压下,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入侵导致这些传统的戏种濒临灭绝。本文将针对“贵州民族戏曲振兴的思考研究”这一话题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如何传承这些戏曲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贵州民族戏曲;振兴;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8-000-02

戏曲是我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华戏曲种类丰富历史悠久,其中包含着舞蹈、音乐、美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相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艺术,是我国民众文化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文化大革命中,贵州的民族戏曲曾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挤压,很多优秀内容已经全部消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的民族戏曲也得以喘息。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挤压和外国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戏曲再一次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如何提升贵州民族戏曲的质量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是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贵州地区民族戏曲的面面观

贵州的民族戏曲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与当地的巫文化和图腾文化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秦王统一六国,使得中原地区的戏曲文化也随之进入了西南地区,二者相互融合后形成了贵州早期的民族戏曲。然后随着朝代的更替,各地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各地之间不同的戏种也开始逐渐地融合和创新。尤其经过唐宋元明清这五代的漫长历史,贵州民族戏曲不断的吸纳和創新,使其发展的愈发成熟。其中花灯戏是贵州地区最出名的戏曲之一。民国年间在很多贵州的农村地区都开始流行花灯又称为地灯和茶灯因为。花灯的主要来源不同,逐渐形成了东西南北四路不同形态的花灯。东路的花灯受到湖南本地辰河戏的影响较大,而西路的花灯多受到昆山腔和弋阳腔的影响,南路的花灯主要受江西地区的采茶调影响,而北路的花灯则与川剧有着莫大的渊源。[1]

除花灯戏之外,贵州本地还有一种戏曲称之为阳戏,主要在遵义地区较为流行。阳戏主要受到川剧花鼓戏花灯戏等戏种的影响,有这些戏种不断借鉴创造和发展而来。因为洋戏不需要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佩戴面具,表演难度较低,内容较为通俗易懂,且由各个戏种融合创新而来,因此有较强的趣味性,所以在贵州的各个地区都较为流行。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贵州地区的文艺组织迅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地戏班、花灯戏班、布依戏班等各个地方戏曲社团几乎遍布了贵州的各个农村地区,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巨大打压和冲击,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在此期间,有很多优秀的内容都灭绝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全省的文化戏曲才逐渐地恢复起来,20世纪50年代末贵州文化局根据当时全省的戏曲状况扩大了戏曲演员的招募量,扩大了当地戏曲班子的表演规模,也引进了大批戏曲人才,壮大了戏曲表演规模,对当时的贵州民族地区戏曲的传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是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创新的贵州民族戏曲曲目得以搬上舞台,比如《孟姜女》《龙王女》《二度梅》《女嫁多夫》等等,这些都为贵州民族戏曲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力量。[2]

二、加强贵州民族戏曲传承的策略分析

(一)追根溯源挖掘其中的优秀内容

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本就是草根艺术,起源于贵州的农村地区,是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国文化的入侵,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忽视了贵州地区民族戏曲传承的重要意义,过多的关注电影、电视、娱乐圈的发展却忽视了本土的艺术形式。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贵州民族戏曲的表演人员就应该努力创新深入挖掘其中的优秀内容,追根溯源不断寻找贵州民族戏曲的渊源,挖掘其中的优秀内容丰富现代贵州民族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除了需要这些戏曲演员的努力和创新,振兴贵州民族戏曲同样也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随着贵州民族戏曲的发展和创新很多的政府官员都开始在其中“大动手术”,力图将贵州传统戏曲变成高雅艺术和阳春白雪,这就严重违背了贵州民族戏曲自身的发展规律,导致这些传统的艺术变了味,日趋同质化,这种现象也令人担忧。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优秀的艺术,当地的政府官员也应该努力的秉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不能过多地干预戏曲的创新和传承,给戏曲创新和传承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贵州民族戏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二)坚定的执行实施地方戏曲振兴计划

自2015年10月起,国家就制定了“实施地方戏曲振兴计划”这一战略决策。越来越多的地方戏曲在国家的这一战略决策下得以振兴。贵州地区的政府也应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振兴当地的贵州民族戏曲,多举办文化艺术节,吸引各地的游客来参观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和旅游节等形式宣传贵州民族戏曲,激发全国人民对贵州戏曲的热爱,让这些游客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贵州民族戏曲的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贵州民族戏曲的欣赏、传承和保护过程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的发展和传承。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激发游客的观赏兴趣。当地政府也应该积极鼓励当地的戏曲演员,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不断丰富戏曲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根据时事的发展不断创新,写出更多更有趣的剧本进行表演,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保护当地的戏曲不断的发展和传承。

(三)加强戏曲演员的基本素质培养

为了更好地传承贵州民族戏曲,除了政府需要提供大力的支持,创作人员要不断转变观念,创新剧本之外,戏曲的表演人员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努力学习与戏曲相关的内容。戏曲表演人员真正领悟到戏曲的精髓之后才能更好地调动自己身体的每个器官,呈现出更加优秀动人的表演,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传承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应该积极组织这些演员深入到贵州地区的百姓生活当中去,感受到贵州地区的风土人情,了解到每一个民众的心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贵州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体现出贵州当地的特色,更好地表演贵州民族戏曲。[4]

(四)政府人员要提高对贵州民族戏曲传承的重视程度

为了更好地振兴贵州民族戏曲,完成地方戏曲振兴计划,贵州政府人员也应该提高对贵州戏曲传承的重视程度,做好实地的考察。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都要提高对于贵州民族戏曲振兴事业的重视程度,努力按照文化馆的功能和要求合理设置群众文艺工作岗位,配备相关的戏曲专业人员辅助指导,要认真学习和坚持贯彻国家领导人的精神指示,深入到文艺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关心人民的生活,帮助人民群众表达他们的心声,让贵州戏曲在传承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贵州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努力做贵州民族戏曲振兴的践行者、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要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鼓励,坚决执行好党中央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做好挖掘本土文化和人才的工作,努力培养贵州民族的戏曲创作人才,并积极抓住省级市级的民族戏曲群众文艺评奖项目申请演出等机会,推出一批又一批的贵州民族戏曲表演人才和文艺骨干,更好地推进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振兴与传承,为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承贡献应有的力量。[5]

三、结束语

贵州地区民族戏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贵州民族戏曲中包含各种优秀的戏种,其中有一批已经被申请为我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尚德教化和淳化民风的表演,无一不体现着贵州地区人民的积极乐观和纯朴善良。传承贵州地区的民族戏曲不仅可以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发挥其中的教化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贵州地区的戏曲表演,不断丰富和创新贵州民族戏曲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赋予其在新时代下的新内涵,使其能够为振兴乡村文化,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代兵.对贵州民族戏曲振兴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09):61-64.

[2]齐晓芳.河北地方戏曲传承与振兴发展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6):211.

[3]胡劲松.振兴戏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艺术时空,2018(06):10-18.

[4]杨广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戏曲振兴[J].大舞台,2018(04):12-14.

[5]范春双.振兴戏曲要从基层院团做起——“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观察[J].戏剧文学,2017(09):28-32.

猜你喜欢
振兴思考策略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谈东北机械工业振兴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菲谈“振兴”五大领域合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