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促进图书馆事业转型与发展

2020-10-20 05:44唐俊
文存阅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现实路径图书馆

唐俊

摘要:随着全面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落实,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如数字化建设取得突破、全民阅读服务模式完善、传统优秀文化宣传、法制体系完善、总分馆建设等。尽管图书馆事业得到一定发展,但在融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需面向未来,探索图书馆事业转型与发展现实路径,不断挖掘图书馆的潜在价值,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发展成果;现实路径;发展探讨

图书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分子,图书馆事业的现实发展,间接反映出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水平。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培养高精尖人才迫在眉睫。基于市场发展趋势与用户的需求变化,主动对图书馆事业运行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教育工作开展夯实基础。

一、图书馆事业发展成果解析

(一)数字网络化发展得到突破

截止2018年底,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共享电子图书达到2.7亿册,充分说明我国图书馆数字网络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效能,各个地区联合公共图书馆,推动移动阅读平台建设,为用户提供多样化阅读体验,满足用户对知识的各类诉求。

(二)全民阅读服务模式逐渐完善

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图书馆业务开展过程中,也逐渐倾向于阅读服务,策划更多全民阅读主题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社会氛围,调动人民群众的阅读参与积极性,满足社会不同人群的阅读诉求。如图书展览、阅读指导、朗诵交流、图书共享等,基于当地图书馆的业务特色进行个性化服务,不断对全民阅读服务模式进行优化。

(三)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方式不断创新

图书馆开展公共阅读服务时,为挖掘出图书馆的文化价值,各个地区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工作,增强民众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通过古籍文献保护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才投入其中,推动图书馆文化宝库挖掘,为传统优秀文化宣传工作提供原始资料,实现文化自信教育宣传目标[1]。

(四)总分图书馆模式建设不断深入

总分图书馆建设模式,旨在对不同地区的人群进行无死角覆盖,保证人民群众可直接进入图书馆进行学习提升。鉴于我国地域辽阔,且人口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尝试推动总分馆建设模式,人口密度较高的超大型城市,进行总图书馆的建设,而人口密度较小的地级市,则进行分图书馆的建设,使得图书馆资源不断下沉,对广大乡镇基层进行延伸,充分发挥出图书馆运行的社会价值。

(五)图书馆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优化

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进行管理运行时,需不断对其运行管理不足进行完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使得图书馆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优化,简化了图书馆管理层级,提高了图书馆管理运行工作效率。

二、面向未来,图书馆事业转型与发展现实路径探讨

(一)图书馆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面向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进行重新思考,现阶段图书馆事业取得的成果能否得到保证,图书馆运行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哪些阻碍。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坚决不可止步不前,满足于当下的发展成果。为推动图书馆事业转型与现实发展,必须加强图书馆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因为人才始终是一项事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动力源。

鉴于图书馆服务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社会地位、职业要求、工作能力等存在特殊性,图书馆服务管理人员筛选时,应当着眼于未来,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确保选拔人才具备职业情怀、服务意识、专业实力,潜心开展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践行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想。

(二)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式创新改革

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图书馆运行造成很大冲击。图书馆面向未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必然趋势。我国图书馆当下数字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旧需要不断完善提升。通过国内外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水平进行对比可知,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仍存在一定不足。为此需不断推动图书馆数字化改革创新,进而促进图书馆事业转型与发展[2]。

如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式的创新改革,用“信息组织”替换“文献分类”,进而提高文献检索的工作效率,或者对相关数据资源进行压缩,如历史图书包含的信息量较大,可对其图书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为充分发挥出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效能,应当基于用户人群的需求,对服务领域与内容进行统一界定。如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大学生阅读诉求,应当联合教育部对教材版本与名称进行统一,保证学生针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保证大学生培养效果与质量。

(二)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完善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某学科进行深入综合研究时,需前往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而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可有效提高人员搜集资料的效率。新时代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应当探索学科深层次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的一体化服务。为此,图书馆应当对学科服务平台进行不断完善,使得学科服务平台与多个终端进行互通,用户可通过手机终端、电子邮箱等工具进行资料收发,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学科服务。

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开展时,为实现预期工作目标,应当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通过多家图书馆的联盟合作,实现数字化图书资源共享。用户可直接访问多个电子图书库,有效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与效果,为用户提供专业学科知识服务[3]。

(三)图书馆专题数据库建设优化

在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当进行专题数据库建设,并对其不断优化,专题数据库与学科服务平台存在一定差异,专题数据库更加具有针对性。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科资源整合系统的搭建,有效推动了经济学科专题资源库建设,及时收录国内外相关文献,为研究人员提供最新的文献服务。

(四)群策群力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图书馆事业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应当依循国家教育总体规划,保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可靠性与工作可行性。通过群策群力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即将拉开,图书馆事业改革将是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图书馆战略规划布局,才可有序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结构、服务方式、覆盖区域等,图书馆事业转型与改革,旨在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应当聚集特殊人群的阅读诉求,如乡村农民、残疾人士、老人群体、职业人群等,图书馆服务业务越具有针对性,才可实现与用户的无缝对接,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进而发挥出图书馆运行社会价值。群策群力工作模式的开展,旨在收集多方面人群的诉求与意见,保证民主决策图书馆运行模式,使得图书館事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结语

综上,图书馆面向未来发展规划时,为推动图书馆事业转型与事业发展,应当对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发展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找出图书馆当下的发展不足,进而采取针对改革优化措施,实现图书馆事业发展预期目标。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可参考文中笔者提出的几点建议,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饶权.回顾与前瞻:图书馆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6(01):4-15.

[2]冉从敬,何梦婷.新时代图书馆学变革与发展:开放、融合、智慧——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研讨会暨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会议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9(05):22-31.

[3]惠澜,殷环环,顾烨青.“面向未来的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03):5-12.

猜你喜欢
现实路径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审美教育视阈下健康人格建构的逻辑、机理与路径
“互联网+出版”的现实路径及发展前景研究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与培育路径研究
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现实路径选择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