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实施

2020-10-20 14:31成大伟
文存阅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思维

成大伟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等的掌握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进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构建和谐课堂,促进教学相长。同一问题,提问的角度不同,提问的时机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教学过程;教学结构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物理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与实施问题。

一、新授课导入时提问

新授课中所讲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发展和提高。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根据新课内容正确设计导入性的提问,就能将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上来,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使学生不感到突然,产生对新课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积极思维,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动量”概念引入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递给你弓箭你敢接,而射出的同样的弓箭你为什么不敢接呢?

(2)空中的气体分子具有很大的速度(可达105m/s)。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我们最珍贵的最薄弱的眼球,为什么你却没感到丝毫的难受?

这样一问就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迫切地希望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积极地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课堂活动,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在讲解重点和难点问题时提问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时,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状态,在学生“心欲知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时,不失时机地用问题的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寻找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提问时要注意语言表达,语音语调、轻重快慢等,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使提问的针对性更强,提问效果更好。

物理上有些知识的整体性较强,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范围太大,学生不容易回答完整。这时可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分割提问,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原来的大问题也就解决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司空见惯的,学生对问题不理解或回答不上也不鲜见,教师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备,千万不能死搬教条或有急燥情绪,要随机应变并冷静处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千万不能不顾教情学情生搬硬套,要灵活机智,在提问时,根据情况变化,随时改变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做到有针对性地发问,特别是当学生答不出时,不能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及时调整方案,或改变提问方式,或降低问题难度,或铺设思考台阶,或分解问题要素,或提供启发信息等,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确保学生能思善思、思而有得。

另外,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神态,当课堂进行大半时,学生的精神往往有所不振、注意力不够集中。根据这种情况应及时提出问题,使学生注意力回升。例如:在力学“摩擦力”一课中,当介绍完摩擦力概念、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的方向判断后,向学生提问:“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摩擦力将会怎样呢?”这时学生的学习情趣倍增,想象得到发挥,课堂气氛及时得到调节。课堂如同一个舞台,课堂教学如同一场游戏,要把握时机把教学内容推向高潮,让学生情绪激动起来,要让学生有积极参与欲望,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

三、课堂结束时引申式提问

课堂结束时,对于需要进一步引申的问题,教师不直接做答,而是指出疑问让学生课后充分思考求得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结构化达到巩固、加深的目的。设计一些学生平时不注意和易混淆的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还应经常设置障碍,引学生“上当”,然后分析“上当”原因,增强学生的“免疫力”。

总之,课堂提问具有很大的艺术性,有艺术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准确把握合适的提问时机,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问题作为出发点,把握准确的提问时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心理,教师及时为学生布设解决疑难的阶梯,从而造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显著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巧用情感教学,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结构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当前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