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板桥书画的取法谈其艺术的得失

2020-10-20 14:29张琦
锦绣·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神韵审美传承

摘 要:郑板桥的书法自谓“六分半书”,以乱石铺街法写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在当时二王书风统领的书坛,令人耳目一新。但这种一味追求情趣的格调,不免少了些书法传承千年而不变的庄严与隽永。郑氏的绘画以兰、竹、石著称,这是他洁身自好,托物言志的情怀。一丛疏兰,几竿瘦竹,高石嶙峋,这是板桥道人笔下的常物,但这份高傲的寄托在无限重复的范式中显得有些呆板和单薄。

关键词:书法;绘画;取法;传承;俗格;神韵;审美

在大写意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明代徐渭的横空出世,使大写意走向成熟。在明清四百多年,出现了陈淳、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面貌迥异、造诣极高的艺术大家。生活在清代的“扬州八怪”也因擅长大写意绘画而被载入美术史,这是一批活跃在扬州一带的文人画家,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中颇具传奇色彩的郑板桥(原名郑燮)尤为突出。

郑板桥的书法自谓“六分半书”,以乱石铺街法写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在当时二王书风统领的书坛,令人耳目一新。但这种一味追求情趣的格调,不免少了些书法传承千年而不变的庄严与隽永。郑氏的绘画以兰、竹、石著称,这是他洁身自好,托物言志的情怀。一丛疏兰,几竿瘦竹,高石嶙峋,这是板桥道人笔下的常物,但这份高傲的寄托在无限重复的范式中显得有些呆板和单薄。这既是他心中的写照,也成为其在艺术上难以突破的壁垒。而这矛盾的根源就是自我的思考与反观,思考在传统中如何更好地取法,发现与自己追求契合的语言。本文就郑板桥书画的取法来剖析其艺术的得与失。

一、舍本猎奇,乏韵得姿

中华文化重要的特征就是传承性,书画艺术最重临古,向前人学习是追根溯源、入门筑基的不二法门。郑板桥是乾隆进士,其学问修养自然高深。入仕后七年的知县经历,郑板桥勤政廉洁,赈济灾民,可官场的黑暗腐败令他心灰意冷,称病辞官,寓居扬州,卖画为生。这段经历看似与其书画无关,实则密切相关。理想与现实的挣扎,失意不失节的孤傲,这种不圆滑不世故表现为书画上与时风的格格不入。

郑板桥在书法方面,几乎没留下一件临习传统经典的作品,这说明他没有对传统引起足够的重视。康有为评其书说:“乾隆之世,已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自清以来,帖学渐微,碑学兴起。郑板桥逐渐放弃了对二王和黄山谷传统正脉的学习,转向学习《瘗鹤铭》诸碑,猎奇好学本是好事,而于碑学,他也没有深入一家,研其精髓,只是将隶书笔法掺入书写,这种简单的聪明之举虽然形成了自己得意的“六分半书”,但这种怪,康有为指出了问题,是他想变而不知道怎么变得结果。摒弃古法的创造精神是可贵的,但他舍掉本源的怪书终究还是缺乏古法用笔的神韵,只留下字在纸上出其不意的形姿。

二、字融画意,相怪格低

《易经》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郑板桥在书法上的取法使他不能成为大师的主要原因,那么,他的绘画,同样因相同的观念而不能开宗立派。板桥字体最他的特点是各体杂糅,主要将隶书结体和笔法与行草书融为一体,这是他独特的创造。回溯书法史,历代大家虽风格显著,但书体纯粹,真草隶篆各体分明。郑板桥则别出心裁,尝试将各体熔铸一炉,将字在结体上进行大胆夸张,或扁或长,忽大忽小,尤其将画兰竹笔法掺入其中,颇具意趣,这种字融画意的“革新”,成就了相貌古怪的“板桥体”,却降低了审美的格调。这使得中国书法倡导的“千古不易”的笔法和“气韵生动”的审美,在“板桥体”中难以扑捉。

板桥道人的绘画,沿袭了徐渭大写意的体式与精神。终日石为伴,一生写兰竹。这种借物壮怀,寄情水墨的方式是典型的文人生活,他笔下的兰竹怪石清雅峻拔,秀逸洒脱。尤其画竹颇得心法,著名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三段论,是他对绘画理论重要的贡献。以他的墨竹为例,与不同时代的大家试做比较,宋苏东坡爱竹画竹,一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对竹子气节的倾慕,他的墨竹、朱竹俊美脱俗,坚韧挺节;明代徐渭笔下的竹与他其它作品一样,水墨淋漓,酣畅至极;而晚于板桥的吴昌硕画竹,风樯阵馬,掷笔有声。此时,再看郑板桥之瘦竹,似乎缺了一点东坡的从容,少了一点徐渭的忘我,也不及缶翁那样苍辣。

三、艺卓三绝,赢在道心

艺术的魅力在于实践者如痴如醉的钻研其中而佳作迭出,板桥道人于诗书画方面的勤奋耕耘终成其一身三绝的卓然成就。板桥擅诗,其书法往往皆是自家诗文,绘画落款也是下笔成诗,抑或画论、随笔每题必佳。其中在《兰竹石图》中题曰:“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此段款识可谓板桥道人在诗书画学习上不囿传统,张扬个性的艺术主张。

艺术的成功不光需要勤勉的自觉和创新的勇气,心性的磨砺和气格的升华才能是艺术不竭的源泉。板桥的一生充满传奇,洁身自好的高雅必然放弃贪腐的官场,“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成为大多数中国人亲近的格言,生活中,看懂世道人心,才会不较真、不纠结、不抱怨,在放下后自我反省,重塑自己。板桥道人的“吃亏是福”也是对现实生活深刻的领悟,书画之外,功在平常。其大量诗文的忧国忧民,莫不体现出一个纯粹文人的正道之光与大道之爱。

结语

艺术需要个性的表达,但能与天地人融通的宣泄,一定是大写意绘画的至高境界。郑板桥画竹的独创与心得,为后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其惯用的细笔瘦竹,谨严的竹叶笔致,总让人感觉内心紧收,不曾放旷,力单气薄,失之快意。诚然,其鲜明的艺术风格,曾拥用大批的追随者。然而以画谋生的窘迫不免要迎合藏者的口味,无奈在笔墨的重复范式中保持不变,这种迎合与重复终究落入俗格,影响了其绘画的进一步思考与反观。艺术贵在创新,而创新却要建立在对传统扎实的积累之上。取法的高低决定发展的高度,郑板桥在人生上是失意的,在艺术上是成功的,然而公正的历史观也只能把他列入“扬州八怪”的范筹,却不能跻身大师的行列。书画是一门永留遗憾的学问。郑板桥在书画上的得失,作为主体很难摆脱自己的格局,但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抱着一种批判的精神是对当下的一份参照和警示。

参考文献

[1]王家诚.郑板桥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2]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琦(1974-),男,汉族,新疆乌鲁木齐市,目前职称:国家二级美术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书画。

猜你喜欢
神韵审美传承
珠峰神韵
7月,色彩斑斓,青春涌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续风流,扬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