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词典

2020-10-21 03:50陶灵
骏马 2020年5期
关键词:船尾船头乌江

陶灵

歪屁股

乌江河道峡谷连绵,通航河段平均每公里一个滩,水急浪高,江里的木船船板厚达五厘米以上,是内河木船中少有的,不然经不起恶浪的拍打。这种船被称为厚板船,用柏木、红椿、枫香建造,材质坚硬,一般长二十米,宽四至六米,载重量二十五吨左右,上水时最多装十九吨。

厚板船不仅船板厚,船头和船尾都翘得很高,船头才不至于往浪里钻,船尾的浪也打不进舱里。然而它的船尾比船头更翘,高达三米多,甚至四五米。最奇怪的是,船尾左高右低,向右偏斜,高差近两米,是一个歪船尾。1917年,一位美国人在涪陵乌江口拍攝了一张歪船尾的厚板船照片,船正在行驶中,拍摄角度为船尾,看起来极不对称、不平衡,被今人误认为是撞烂的木船而标注图说。

乌江的扯船子干脆喊厚板船为“歪屁股”。这算比较文明的称呼,土俗的叫法为“歪勾子”。“勾子”,屁股的粗俗之名,年岁大一点的四川人都懂。

因水流太急,歪屁股不用舵,船头设前艄,船尾设后艄和小艄代舵。小艄也叫横艄,辅助后艄控制航向。艄能随意出水、入水,可如桨一样划水。艄杆都长,回转臂力大,转向快而灵活。根据水势和滩情,有时两艄,有时三艄一起,协力操控,才可保厚板船平安。后艄又称大艄,差不多与厚板船一样长,直径三四十厘米,用坚韧的红椿木或柏木做成,重量上千。乌江的老扯船子说,最重的大艄达一吨,安装时要二三十人拖上船去。后驾长扳大艄,站在比船顶梁架还高的艄凳上,离船舱板约四米。艄凳也叫“天花板”,长度与船宽一致,但很窄,只有二十来厘米宽。乌江航道多弯多峡,歪屁股不能使用风帆,上水全靠拉纤,下水用切条当桡推进。切条有十米长,相当于大号的桡片,前舱三只,后舱一只。

河流左岸和右岸的划分,都是按顺流方向的左右来确定的,船的左右舷则以船头朝向区分,而走船(行船)都靠右行。乌江左岸航道的水流没有右岸的湍急,歪屁股走上水时,靠右行便是在乌江左岸航道,船尾的左高舷因而可挡右岸激流,右舷虽低,却临左岸,水流缓得多。左高右低的歪屁股正好派上了用场。船尾在设艄时,左高舷坚固牢实,可安放上千斤的大艄,右舷低矮便于设小艄。

民国《涪陵志》记载:“水急滩险,舟用厚板,左偏其尾。掌舵立于船顶,以巨桨代舵,长几等于船。”1936年,黄炎培先生(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入川考察,见过歪屁股后,在诗中写道:“滩恶当门君莫进,黔船曲尾峡中行。”其意为:乌江汇入川江口,有险滩,航行川江的船不能进入,有一种来自贵州的歪尾船,才能在乌江航行。黄先生诗后还有一段注释:乌江多滩,水急如瀑,故翘其尾,并作斜势,以避下滩时水泻入船,俗称“歪屁股”。

抗战期间,英国随军记者欧文路过乌江,看到歪屁股后非常惊奇,并产生浓厚兴趣,专门绘制结构图,在《泰晤士报》上做介绍。而对歪屁股兴趣更大的是日本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肯定是抗战前的事了。乌江龚滩来了一个日本学生坐船,到了贵州,船靠码头,他没急着上岸,而是把乘坐的歪屁股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地看了个遍,画在本子上才走。这个日本学生穿着一身黑衣服,一路上表情总是很严肃,少于说话,一直在船头画图。扯船子们看不懂,弯弯曲曲的,只觉得有点像河流。六十多年后,一个老扯船子还记得,日本学生当时是县上的长官带来的,还给了五块大洋的辛苦费,那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十九世纪末至上世纪初,很多日本人来中国内地“考察”,侵华战争中的军事地图有的比我们还准确。这正应了那句四川歇后语:耗子别左轮——早就起了打猫的心思。

清代和民国时期,自贡盐经釜溪河外运,因滩险浪急,运盐船也是一种歪屁股,但不同的是,这种船不仅船尾偏斜,连船头也是歪的,船头偏向左侧,船尾向右歪,大小与乌江歪屁股差不多,因是走下水,载重量要大些,约五十吨左右。

乌江歪屁股建造起来耗料多,船体笨重,载重量又小,上水拉纤费力费时,还必须换棕。一般八只歪屁股一起走船,上滩时,所有船的扯船子合在一起,轮流把歪屁股一条条拉上滩。此为换棕。后驾长扳大艄,站在高高单悬的天花板上操控,只有艄把可掌握,水急浪高,一路颠簸,重心不稳,稍不慎就被摔进江里,险情常在。随着乌江航道的不断治理和机动船运输的发展,歪屁股逐渐被淘汰、改造,因用材多,一部分卖到了川外缺少木材的长江中下游。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一个船舶考察团出访,在英国一家博物馆里看到歪屁股照片,第一次知道这种船型,很震惊,回国后便着手寻找歪屁股实物。后因种种原因耽误,最终成为遗憾,不然定会留下珍贵的歪屁股原物和更多的资料图片。

1964年,涪陵乌江上最后一只歪屁股被拆解,随着它的过往一起消逝。

炭巴盐

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叫云安厂。“厂”为旧称,因镇上有一个大盐厂,清代实行“以厂统井”的盐监建制得名。

来镇上做生意的下江人十分羡慕,说:云安厂是一个金窝窝,盐卤水像一股股银水流淌。这话有童谣印证:“女娃子,快快长,长大嫁到云安厂,三天一个牙祭,五天一个膀,半个月关回饷。”

有一天,我爷爷来云安厂“走人户儿”,姑爷和他一边裹叶子烟抽,一边摆龙门阵:“老汉,你信不信?外面再劣的烟叶子,进了云安厂,要不了几天,味就醇和了。”云安厂的天空弥漫着盐蒸汽,滋润了烟叶。

我常听姑妈念叨:“精香百味,没得盐有味儿。”她曾给我摆过一个龙门阵,说从前有个皇帝,问他厨子:“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厨子回答:“盐。”皇帝很生气地说:“天天吃的盐有什么好吃的!”认为欺骗了他,便杀了厨子。后来,其他厨子都不敢给皇帝的菜里放盐,吃了几天,皇帝哪还吃得下这菜哟!

无盐吃的滋味儿和日子现在没人尝过。过去贵州人吃盐,流传着一句俗话,是说盐的金贵:“斗米换斤盐。”斗,古代量器,虽然各地各年代的换算标准不一,但一斗米起码有二三十斤重。而实际上,贵州很多地方一斤盐要抵五十斤大米,最多时七十斤大米才能换到一斤盐。乌江边有个江口镇,属四川管辖,运往贵州的盐,有一部分在这里起岸后,再由人背马驮走山路去黔北。江口镇的十家盐商号依次轮流负责贩运和卖盐,其中有个姓杨的老板,卖一年盐,赚的钱就能修起一栋房子。

吃盐的俗话跟着还有一句:“斤盐吃半年。”他们菜里是不放盐的,做汤的时候,才把盐在锅中滚几下,马上拿出来。这种吃法叫牛滚凼——牛在水凼里洗澡,滚来滚去,只能打湿身体,有的地方干脆叫洗澡盐、涮涮盐。如果出现“盐灾”,有钱人家也买不到盐,吃饭時,拿盐在醋碟里泡一下,赶紧拿出来,然后蘸菜吃。

买不起盐,又买不到盐,很多人家只有吃悍椒代替,那是一种又小又辣的辣椒。在黔东南山区,据说有的村民三十年没吃到过盐,他们以酸菜汤代替,甚至用稻草灰泡了水煮菜吃。稻草灰含钠、钾成分,有盐味。

吃盐艰难,不仅在贵州。河南有个老作家,在小说里写了一个亲身经历的盐故事。河南西部深山里,主妇要去河沟捡几个光滑的小卵石备用。家里来了客人,弄一碗盐开水,放入小卵石,摆在桌子中间。吃饭的时候,客人夹起石子,用嘴抿一下味儿,又放进盐水碗里。吃几口饭菜后,再抿抿石子。城里的作家听了这故事,不相信是真的,连编辑也把这情节从小说里删了。再有云南,本身盐产较丰,自古多盐井,为黑白两种。但吃了之后,脖子上长“猴儿包”,也就是得了大脖子病,缺碘所致。滇盐掺和了川盐后,即无此患。

这些吃盐故事我都相信,只是不解贵州人的吃法,盐为粉状物,在汤里怎么“滚”?还能拿起来?在醋碟里泡一下,不化了么?

有一次,我和兄长谢老夫子摆龙门阵,疑惑才解开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年轻时的谢老夫子在贵州修铁路,看到当地人煮汤,提着一块像石块的东西,中间凿有一个小孔,用细绳系着,顺锅边涮几圈,马上提出来。谢老夫子以为这有什么讲究,便问“石块”是什么。回答:“盐。”谢老夫子进一步弄清了,这叫“炭巴盐”,为坚硬的块状。川盐入黔路程时间长,起码一两个月,乌江船运,江水湍急,起岸后人背马驮,山区雨雾天气又多,炭巴盐途中可减少受潮损失。

后来,我读贵州老作家蹇先艾的小说《盐巴客》,川黔古道上,过去经常有背子(背夫),一路几十个,背着仿佛大理石块的盐巴,一块块重叠在背篼上,从旁边侧身而过的人,很担心滚下来打破头。这种盐就是炭巴盐。

我以为叫炭巴盐,是因为形如炭块,又是黑色。谢老夫子却说,炭巴盐是米白色的。

我拜访老盐工“笑罗汉”,他告诉我,盐分“巴盐”和“花盐”,巴盐为块状,花盐是粉状。烧煤熬出来的巴盐与花盐,分别叫炭巴盐、炭花盐,烧天然气熬出来的便称火巴盐、火花盐。而熬制巴盐,从点火、注卤,到煎干、冷却,大概需要四天四夜才能成形。

汉代,川盐熬制已开始利用天然气,当时称“火井”,四川邛崃火井镇便因此得名。清代后期,自贡盐厂附近有火井多处,用很粗的竹筒接到盐灶房熬盐,长达三十多里。大的火井,天然气可供多个盐厂使用。

人聪明,缺盐可找代替品,那么“德”呢?

责任编辑 冬至

猜你喜欢
船尾船头乌江
午睡
四十年船头与船尾的默契
四十年船头与船尾的默契
行吟乌江
吊乌江
致湖面清洁工
生命之船
纸 船
乌江,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