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楼

2020-10-21 03:50张春燕
骏马 2020年5期
关键词:范仲淹高楼

张春燕

这座楼,早于公元220年前就存在,相传为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但真正让世人知道它的存在、它的魅力,则是在北宋的庆历年间,是因为一个人的不朽名篇,因为那些望楼而生发的感慨,因为登楼者关于忧与乐的辨析与思考。

聪明的你,心里肯定已经有答案了。没错,它就是岳阳楼。

在泱泱中国,稍识汉字者,或许不知道四书五经、二十四史,或许不知道四大名著、十大悲剧,或许不知道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但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岳阳楼记》的。因为它一直在初中语文课本里,因为它是考试必背篇目,因为它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一个人的文字,与一个人的精神内核、一个人的行为操守、一个人的平生业绩能够完全相符的,其实不多。写出《忏悔录》和《爱弥儿》等重要著作,对社会、人性有着深刻思考的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有影响全世界的主张,却有着让人无法理解的冷酷和滥情。而为妻子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在众人面前扮演深情绵邈的情圣形象,却又与多位女性有染,且不无得意地写出始乱终弃传奇《莺莺传》的元稹,也屡被后世诟病。更有甚者,一些官僚文人,台上讲正统道义,台下却做着各种肮脏交易。

但范仲淹不一样。他是想到、说到、也做到的人。在中国古代,有“文正”谥号的文官有数十人,但真正被后人尊崇的却屈指可数。梁启超甚至说,“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在中国古代,那些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美好志向,在波谲云诡的环境中挣扎的文人,能够至死不变初心的,寥寥无几。有的,是缺乏历练并展示能力的机会;有的,是缺乏朝着目标矢志前行的执著;还有的,则完全是被残酷的现实打败,将最初的理想抛向了天外。真正有机会、有能力,且能够抓牢机会、展示能力,最终实现抱负的,犹如凤毛麟角。而范仲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范仲淹的一生,都在建楼、登楼、写楼。那是一座座结构雄奇、材质坚固、让人仰望、屹立至今的高楼。

先说岳阳楼,这当然非范仲淹所建,也非他的朋友滕子京所建。后者只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而范仲淹,则凭借滕子京一封请求撰文的信函及随信寄来的《洞庭晚秋图》,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用珠玉般晶莹、金石般铿锵的文字,用心系天下、兼济众生的情怀,建构了一座精神的高楼。这座高楼已经与实体的岳阳楼一起,穿越千年风尘,矗立在世人景仰的目光里。

又有一座楼,一座范仲淹苦心志、饿体肤、不懈攀登的书之高楼。两岁丧父、家境贫寒的范仲淹,读书时的发狠劲儿,非寻常人所能比。他少年时苦读于醴泉寺,每天煮两升小米粥。待粥凝结后,划成四块,早晚各两块,拌点腌菜充饥,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其后到应天学院,苦读依旧。据说他五年不脱衣服睡觉,晚上读书头脑昏重、疲惫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清醒后再读。有朋友见他志向高远,知其将来大有作为,遂赠他佳肴。他婉拒之,担心自己吃了美食,便再也不能忍受清贫生活,再也不能抵达理想境界。就这样,他通过忍住饥寒、耐住寂寞的昼夜苦读,“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二十七岁中进士,为他实现人生理想筑牢了基石,垫高了台阶。他用孜孜矻矻的求学经历,为后世学子修筑了一座执著坚韧、贫不移志、苦不改乐的高楼。

在范仲淹的胸中,永远屹立着一个宏大的楼群。这是他的家国天下,是他少年苦读、中年苦干、晚年情牵的目标。在泰州任盐仓监时,他亲见海堤失修,数万百姓有流离失所之患,于是言辞恳切地上书,建议修筑沿海堤堰。获准后,他亲率沿海几个州的民夫奋战在修堤一线,历经艰辛,终于修成了长达二百九十公里的坚固海堤。这就是沿用了宋、元、明、清、民国数代,跨越千年,迄今还留存有部分堤岸,依稀可见当年情状的“范公堤”。在主持应天府教学工作期间,他以身作则,整肃学风,为国家发现和储备了众多人才。1033年,他为了治理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之后的蝗灾,在朝廷公开质问仁宗皇帝:“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促成皇帝派自己前往赈灾,安抚民众,保一方安宁。1040年,西夏犯边,范仲淹调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龙图阁直学士。他大兴练兵,严明军纪,带出一支劲旅,屡破西夏阵营。西夏人认为他“腹中有数万甲兵”,主动议和。庆历三年,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提出以“明黜陟、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等为内容的改革主张,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节省钱财。这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尽管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改革遭到阻挠。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措施被废止,但他对社稷、对黎民的拳拳之心,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谋远虑,还是永载史册。且此举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做了铺垫。

在范仲淹的生命中,还有一座楼,那是他心中的道德高楼。他将文以载道、“养浩然之气”的士大夫精神贯穿一生,努力维护道德法律、公序良俗。宋仁宗继位后的第十一年,吕夷简把持公器,营私舞弊,朝野遍布党羽,无人敢碰。但范仲淹偏不信邪,他向皇帝上《百官图》,逐一列举吕夷简的结党之实。最终,范仲淹没能斗过吕夷简,被贬为饶州知州,妻子也因病故去。他的朋友梅尧臣写了首《灵乌赋》劝他做个喜鹊,别学乌鸦多嘴惹祸,然而范仲淹回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坚守正义,逆风而行,铁骨铮铮。在主持庆历新政期间,为了全国十五路(相当于省)政通人和,范仲淹对不称职的官员,毫不留情地一笔勾掉。朋友劝他,“你这大笔一勾,可就有一家人要哭!”范仲淹坦然答道:“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好!”对自己严加约束,对他人依法照章管理。这是有明显政治洁癖的范仲淹的作为,也是他被王安石赞为“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因各种各样原因屡遭贬斥、起起伏伏的官员众多,但唯有范仲淹的三次被贬,被世人戴上了明亮光环,甚至赋予了传奇色彩。据记载,他每贬一次,都被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是“极光”,第二次是“愈光”,第三次是“尤光”。这说的是,范仲淹每被贬一次,都给自己增添了更多的光彩,让世人更多地感受到了他的光芒。

在范氏后人眼里,范仲淹还用义举给他们留下了一座永不坍塌的道义之楼。这楼里装着桑梓,装着后世子孙,装着绵延不绝的扶贫济困善行。1049年,范仲淹拿出一辈子的积蓄,在杭州购买了一千亩地,找人经营管理,收入全部用于成立公积金,对范氏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对他们的婚丧嫁娶予以资助,给族人以最低生活保障。一代代范氏子孙,也承袭了他的义举,使得范氏义庄,成了史无前例的非政府慈善机构,并一直延续了八百多年。

范仲淹有“自立、读书、清俭、行善”的八字家训,他以革时弊、守疆土、办义学、兴义田等一系列措施,践行了这八个字,盖起了一座千年之后还闪着温暖明亮光泽的大楼。

而在笔者的心中,范仲淹还有一座楼。那是一座文彩斐然、情怀满满的高楼。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被赞为“真将军之叹”的《渔家傲·秋思》,意境空阔辽远,苍凉悲怆,却又壮志不减,哀而不伤,让我们读出一个家国在胸、诗情在怀的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短短四句《江上渔者》,让我们触摸到一颗对普通劳动者深深悲悯之心。一首《苏幕遮·怀旧》,将读者带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旷远秋色与“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深挚旅情中。还有那首写于受朋黨打击被贬期间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范仲淹用了戏谑的口气来评点历史人物,慨叹:青春转瞬逝,功名如浮云,谁能抗得住衰老与被后世遗忘?从中,可以窥见他深深的苦闷与沮丧,展示给读者一个有血有肉、需要倾诉、需要理解的范仲淹。

这座范仲淹集多年的苦读、善思、勤练,用文字搭建而成,飘逸着墨香的楼,让世人见到一个情系苍生、心恋文字、才华横溢、至情至性的士大夫,一个值得仰慕、值得敬重,也值得欣赏、值得亲近的诗人、词人。

范仲淹的楼,那一座座他用才气、坚韧、爱心和真情搭建起的高楼,经过千年的风雨阳光,依然以巍峨、坚牢的姿态耸立在世人心上,让后世的人们长长久久地仰望、登临、观赏。

责任编辑 冬至

猜你喜欢
范仲淹高楼
高楼搬家
范仲淹画粥苦读
肉夹馍
盖高楼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北边
范仲淹“忍穷”
范仲淹苦读轶事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