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文学中写作能力培养探究

2020-10-21 06:22秦碧路
青年生活 2020年8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秦碧路

摘要:语言是现代社会的传播媒介,而汉字则是向人们传播信息的载体。基于此,汉语言写作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强调了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论文基于以上情况提出了一些研究,希望可以为汉语言文学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能力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的现状

汉语言文学有着渊源流长的历史,在中华文明的衍进当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和意义。伴随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新的历史使命让汉语言文学焕发新的生机,这也为汉语言专业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以语言类为主的高等院校当中,汉语言专业课有着独一无二的主导地位和魅力,因此作为教师授课重点的汉语言文学成为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如何将汉语言专业学习好就需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写作能力作为依托,这也是日后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个人能力和工作技能。例如,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除了汉语言专业研究外,教师、文案策划、文字编辑、艺术指导等行业都需要大批量的汉语言专业学生贡献学识与才华。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清晰的了解目前汉语言专业在高等院校发展的不良现状,比如学生写作基本功不扎实、教师授课方式老旧、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难有突破等问题,这都严重阻碍了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锻造和成长,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和重视。

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授課教学方式老旧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部分高校的授课方式仍然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这样做难以让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得到突出,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教师授课环节往往更关注理论知识的宣讲,而忽视了实践机会对于学生写作练习的重要性。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评定方式的单一化、主观化,学校往往采用考试机制来进行学业的测定,借以此来间接判断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低。以上几点问题集中在一起,就成为限制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实践写作练习、思维锻炼等方面的阻碍,极不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因为学生缺乏灵活的思考空间,没有充分的练习机会,得不到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必须先解决掉上述问题。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兴趣和专项训练

对于写作功底而言,学生们的基础往往高低不同,差异很大,大部分的学生存在知识积累薄弱,写作功底为零的情况,这当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本身,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经历来看,教育模式一贯的陈旧和教条让学习氛围始终不够放松,学生难有学习兴趣,正是主要原因之一。再者,目前许多高校没有一套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缺乏专项训练的时间与空间,所谓专项训练就是指将不同的写作风格、写作方式、写作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差异化讲解和训练,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写作要义和写作技巧,进而巩固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综合上述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适当的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案调整,首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适当渲染课堂气氛,客观合理的运用兴趣教学进行汉语言文学课的教授和指导,才能进一步开展长期的专项训练。

三、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写作能力培养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及改变固化思维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必须要突破现有定式思维,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该将复杂纷繁的课程内容整理分类,进行针对性的教案设计,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逻辑性梳理,对授课方式进行人性化设计,让课堂更富于乐趣,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为之一振。再者教师更要及时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能用过去的眼界来定位新时代的教学观,应该大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实践教学来配合授课,让学生在兴趣高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最后,创新教育是迫切的,也是必然发展的趋势。在此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有效地融入授课内容中,并与教师形成稳定的师生关系。

(二)优化充实授课内容及建立完善的测评体系

汉语言专业课的写作能力培养应把授课内容的整合、优化作为首要任务来做,精益求精的教学思维和准确扼要的教学思路是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必然前提。另外,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锻造要提供合理的时间与空间安排,让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索、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除了课堂上必要的理论讲解,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独立写作训练。最后就是对学生的能力指标进行客观有效的考评,除了固有的考试评测之外,应该加入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文章分类评价等方式。公开透明的点评可以促进学生们的思想交流,以此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三)建立实践写作的多元化及合理安排课时

首先,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学写作教育一般仅限于课堂模式,实践写作课程较少,而想要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好更广泛的平台。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们只有多实践、多创新,才能更好地提升其能力。因此,学生们的写作平台可以广泛拓展,例如,拓展到社会、时政等,而此类拓展可以让学生们写作的文章有内容、有深度、贴合社会生活。其次,授课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安排授课内容和时间,并且语言文学写作教育要贯穿整个教育,不应该只是针对某一个年级的学生来进行重点授课。因为文学写作是一个长期的创作习惯,是一个文学素养积累的形成。所以文学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始至终。最后,授课教师要依据授课内容来合理安排课时的理论性和实训性,控制教学进度,渗透随时写作的意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及综合素质。

结束语

随着文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写作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应该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改变目前教学的固有模式,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高其个人能力,使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与社会对接,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优秀更高效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玲.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6(58):270-271.

[2]王萃.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70.

[3]陈淑芳.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7):187-188.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